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李万庆

季刊

1673-9469

journal-1@hebeu.edu.cn

0310-8579122

056038

河北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她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工程、建筑学、给排水、暖通、空调、计算机技术、采矿、地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数学、物理、化学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溶蚀环境下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微观性能研究

    蒋建华张巍赵克寒马福良...
    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钙溶蚀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微观性能的影响机理,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开展了氯化铵溶液加速钙溶蚀条件下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微观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蚀龄期增长,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超声波速减小,最可几孔径和大毛细孔占比增大,普通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孔隙率持续增大,掺有粉煤灰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同一溶蚀龄期内,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超声波速减小,内部pH值和溶蚀过渡区尺寸减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超声波速先增大后减小,内部pH值和溶蚀过渡区尺寸增大.溶蚀过程中,当粉煤灰掺量为 10%、20%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孔隙结构细化,抗溶蚀性能提升,而当粉煤灰掺量为 30%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孔隙结构劣化,抗溶蚀性能下降.

    自密实混凝土钙溶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掺量

    压裂路径对水力压裂裂纹扩展影响试验研究

    刘剑邵振宝付京斌吴珍锁...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煤岩体弹塑性对结构弱面的影响效果,按照起裂位置、压裂方向与层理方向的组合关系开展了压裂试验,利用非金属超声探测仪和声发射对压裂过程进行监测,从裂纹扩展形态、缝宽、渗透流量等方面对压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从能量角度进行了相应解释.试验结果显示,顶板覆岩起裂优于本煤层起裂,垂直层理压裂优于平行层理压裂.垂直层理方向的压裂效果最好,裂纹扩展形态更为复杂,呈"O"字形,其渗透系数均值为 6.6 mm/s,是平行层理的 1.10倍.裂纹由顶板覆岩起裂越界传递至煤块,相同起裂能量情况下可在煤块中形成 3.08~3.38 倍的当量长度裂纹.

    煤层气水压致裂裂隙缝网煤岩层理

    降雨入渗下强风化泥岩高边坡失稳模型试验研究

    齐向阳苏成宋宏芳王莉苹...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简阳市龙泉湖高速公路强风化泥岩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原理的边坡缩尺模型,开展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下的边坡试验,通过对边坡降雨全过程监测,分析不同降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风化泥岩大孔隙性和亲水性是边坡失稳的物质基础,降雨后边坡基质吸力快速消散是失稳的本质原因;降雨初期,强降雨使坡体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基质吸力骤降,其骤降时间与降雨强度成反比;前期强降雨会加速边坡破坏,缩短边坡的破坏时间,而降雨历时长短直接决定边坡是否会发生破坏;边坡表面变形以坡顶张拉裂隙为主,连带发展至上坡表面及内部深度,坡顶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分布变化大于上下坡,这导致坡顶最先发生破坏,逐渐发展至上坡.

    强风化泥岩降雨条件基质吸力模型试验二级边坡

    玄武岩纤维对无粘性间断级配土管涌遏制效果试验研究

    高唱陈亮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玄武岩对间断级配无粘性土管涌遏制的效果,通过开展含玄武岩纤维间断级配土的管涌室内试验,研究了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和土体防治位置对于管涌发生发展的遏制效应.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使得土体内部的迁移通道变得更加曲折和狭窄,从而遏制土体的管涌发展;当纤维含量较小时,全部土体防治比上覆土体防治的遏制效果好,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上覆土体防治的遏制效果与全部土体防治的遏制效果相接近;当纤维长度为 15 mm时,全部土体防治的遏制效果优于上覆土体防治的幅度最大,当纤维长度为 10 mm时,二者相差不大.

    管涌玄武岩纤维纤维含量纤维长度上覆土体防治

    水泥硅灰稳定未陈化钢渣-碎石基层材料试验研究

    叶洪东杨衡朱立华巩英娇...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泥硅灰稳定未陈化钢渣-碎石材料用于基层铺筑的可行性,采用硅灰控制钢渣的体积膨胀性,试验得出抑制钢渣膨胀率最小硅灰掺量为 2%,并以此为前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水泥硅灰稳定未陈化钢渣-碎石基层材料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硅灰稳定未陈化钢渣-碎石基层材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泥掺量,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与抗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钢渣掺量.

    硅灰未陈化钢渣正交试验设计力学性能抗冻性能

    再生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研究

    王李鑫安新正蒋毓晋张龙娇...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再生细骨料取代天然河砂对再生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立方体抗压强度与静弹性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确定基于超声检测得到的再生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之间的函数计算公式,制作了不同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与立方体试件各 6 组,采用传统静力试验法与超声检测法对各组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测得的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静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静弹性模量与动弹性模量的定量关系回归方程.基于超声参数建立了考虑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静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以及静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有显著的影响,且均随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

    再生混凝土超声检测弹性模量再生细骨料掺量抗压强度

    镍铁渣粉水泥土的固化机理研究

    黄炜炜陈峰郑铖杰李致远...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镍铁渣粉掺量对水泥土固化材料的作用机理,通过深入研究镍铁渣粉水泥土的微观性质,更准确地揭示固化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规律.利用激光粒度试验分析了镍铁渣粉和水泥的粒径分布,发现了镍铁渣粉的离散性和平均粒径均略小于水泥;通过同步热分析试验,研究了镍铁渣粉水泥土的内部结构,结果显示镍铁渣粉填充了水泥土的孔隙,提高了颗粒间的胶结度,从而提高了其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微观试验,表明了适量的镍铁渣粉有助于提升水泥土的动静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泥土的强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镍铁渣粉水泥土固化机理微观结构

    真空预压过程中水分运移机理研究

    吴其海吴跃东刘坚刘世旭...
    53-5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连云港炼化—徐圩电缆隧道项目,考虑真空预压过程中出现的非饱和硬壳层,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结合非饱和土相关理论研究了真空预压过程中的水分运移机理,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抽真空过程中不断下降,上部土体变为非饱和状态,孔隙水压力出现负值;饱和区水分运移是不断汇入并向排水板汇聚的过程,非饱和区水分向排水板汇聚的同时产生汽化,在水分汽化与基质吸力增大的循环之下,孔隙水压力进一步减小,土体得以继续固结.

    真空预压硬壳层非饱和理论水分运移机理

    堵塞对碎石渗井渗透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刘正锋冯怀平辛恩泽马德良...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透水网格承载能力,砖体下方常采用水泥硬化措施,造成铺装渗透性下降,为解决该问题,在透水网格中添加了碎石渗井.碎石渗井因截留外来环境中的颗粒物导致渗井-透水网格渗透性能下降.研究了不同类型堵塞物对碎石渗井堵塞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改变碎石粒径的方式对碎石渗井的构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碎石粒径会影响其抗堵塞性能,当粒径为 20~30 mm 时,碎石渗井在堵塞影响下可以保持较好的渗透能力.

    碎石渗井堵塞渗透性透水铺装

    水-岩作用下砂岩力学特性及损伤特征研究

    陈金宏鲁鲲鹏张合星胡应全...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能,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对砂岩的力学性能及其宏观破坏形态特征的影响.基于三维激光技术和分形理论量化了砂岩宏观断裂面的结构特征,确定了内部结构的劣化程度,建立了宏观断裂面特征与力学参数的联系.结果表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水对砂岩结构劣化分为急剧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增长阶段;砂岩的宏观破坏形态由单一的剪切破坏向轴向劈裂破坏转变;宏观断裂面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可以用于定量评价砂岩内部的劣化程度和反映其力学性能.

    含水率力学特性破坏形态三维激光分形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