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余敏辉

双月刊

2095-0683

xuebao2261@sohu.com

0561-3802261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努力做到学术性、导向性、专题性、师范性、地方性的统一,繁荣学术理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服务。它对我国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以及高等师范教育等进行理论探讨,为校内外优秀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秩华章弦歌不辍,九州桃李薪火永传——在淮北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建校5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2024年9月12日)

    毕明福
    1-2页

    在淮北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建校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9月12日)

    范奇
    3-4页

    额外投资行为与换算文本建构

    吴礼权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凡是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投资者对于不确定的未来收益作出准确的预判.预判的依据,既要包括商业经济情势,也要包括政治发展情势.情势不利,则不投资,已投资的则需停止继续投资,以求止损保本;情势有利,且确定有利可图,则需要额外投资.在语言活动中,也有这种投资行为.换算文本的建构,基于"语言即资源"的视点,就是一种额外投资行为.它的最大特点是,为了实现文本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最佳修辞效果,往往以超出达意所需的语言资源予以投入.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似乎有违"投入-产出"以少博多的原则,实际上则契合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经济原则,是投入与产出的另一种平衡.

    额外投资换算文本资源配置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宋代劝农文的农政思想

    肖建新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劝农文有内容、有思想,并非"空文",其中农政思想尤为重要,是宋代劝农思想的根本.宋代劝农文,在农本、重农思想基础上,以劝勤为取向和重点;强调地方官应以劝农系衔,既要劝农又要劝官,防止扰民害农;并要粉壁榜标,公开信息,明确要求,传播政令.这些劝农方面的农政思想,对宋代农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方面具有历史穿透性的认知,值得我们今天珍视..

    宋代劝农文重农劝农官粉壁

    汉官印文字制作方式之我见

    刘东峰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官印文字的制作方法,历来学者的主要观点分为铸、凿皆有说和官印皆刻说两种.铸、凿皆有说认为朝爵印为铸印,武官印为凿的观点不完全正确.官印皆刻说亦存在多点质疑.铸与凿两种工艺各有优点与不足,汉代官印文字制作方法是不分官职皆可铸可凿,具体制作方法随印章需求量的多少灵活选择.

    官印文字铸造凿刻

    数字化转型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卓翔芝余晨露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采用数字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和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对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资产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管理层语调和研发投入两个角度的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管理层信心和增加研发投入间接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本文丰富了相关理论框架,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指导,强调了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吸引高端数字人才和加强监管的重要性,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此研究为理解和实践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

    数字化转型管理层语调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

    版权声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28页

    安徽省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汪颖颖黄光锋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进安徽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水平提升是安徽迈向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进而全面融入RCEP的重要抓手.根据2011-2021年11年间安徽省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数据,研究发现:安徽与RCEP国家的数字贸易整体上处于逆差状态;安徽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进口和出口从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上皆分为三个梯队,且三个梯队之间均出现"断层";安徽在进出口中均处于第一梯队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在金融服务和视听及相关服务方面竞争力中等,而在其他行业竞争力较弱;安徽与RCEP国家的数字贸易互补性不是很强,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互补性存在单向互补和双向互补两种情形.为了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安徽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数字贸易合作方式与落地措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重点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充分利用安徽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的互补性,促进安徽与RCEP国家数字贸易的发展.

    安徽数字贸易RCEP竞争性互补性

    虚拟与现实的隐秘张力——社交媒体倦怠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交互影响机制研究

    刘强赵茜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社交工具升级、现实社交能力降级,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互影响越来越隐秘而深刻.本研究通过对个体社交媒体倦怠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影响研究透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559个有效样本,依次验证社交媒体倦怠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关系,角色压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虚拟与现实的相互建构和相互融合在个体的虚实交互影响中得到了印证.虚拟侵蚀现实,以致社会自我效能感失灵;但现实也会矫正虚拟,使个体重拾信心.社会自我效能感超越虚实的调节作用具有警示意义——人的主体性既是虚拟与现实边界的尺度,又是虚拟与现实相互作用的支点.

    社会自我效能感社交媒体倦怠角色压力交互影响

    算法围猎下的抵抗者:青年社交媒体可见性管理行为的扎根分析

    凌霄许雅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时代,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沦为人际电子监视的渠道,青年用户通过一系列自我可见性管理行为作出抵抗,维护着个体的隐私边界与心理舒适区.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爬取在线数据的方式进行质性分析,对3052份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出青年用户社交媒体可见性管理行为的模型.研究发现,在当前人际电子监视语境下,迫于对监视风险与隐私收益的权衡,以及对角色压力与社交过载的倦怠,身负隐私侵犯经历的用户往往倾向于通过身份、关系、内容、互动四个维度,强化对个人信息可见性的精细控制.这一行为既是平台与用户双重规训下积极主动的隐私管理,也是隐私犬儒主义的体现.研究丰富了用户社交媒体"戒断"的光谱,全面揭示了青年用户在线隐私保护的复杂性,为理解"社交回报—隐私保护"的平衡提供了启发性思考.

    人际电子监视可见性管理扎根理论角色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