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Medical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颅多普勒超声定量监测对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

    刘银银黄述春覃玉术吕正祥...
    55-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定量监测对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0 例SAH后CVS患者近远期预后,记录患者TCD定量指标监测,Logistic回归分析近、远期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构建不良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第 1d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Vm)、第 3 d MCA-Vm和第 1d Lindegaard指数(LDGI)是SAH后CVS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第 1 d MCA-Vm、第1 d LDGI是SAH后CVS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预后风险评分=1.28×第1 d MCA-Vm+3.45×第 3d MCA-Vm+1.15×第 1 d LDGI,ROC曲线面积 0.851,最佳界值 11.2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99和 0.812,远期预后风险评分=2.16×第 1d MCA-Vm+1.44×第 1 d LDGI,ROC曲线面积 0.719,最佳界值 8.4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0.844 和 0.469;结论 对于SAH后CVS患者要及早开展TCD监测,构建不良预后风险模型,预测其预后风险,分级处理和治疗患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经颅多普勒超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不良预后

    疝气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术在腹股沟斜疝患儿中的应用及术后复发分析

    赵腾府汪广兵张昭曹瑞萌...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疝气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术在腹股沟斜疝患儿中的应用,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 2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疝气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16.611,P<0.05).术后 13 例复发,经单因素分析,内环口直径、发病部位、巨大疝、疝环粘连程度、环扎或缝扎、哭闹多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内环口直径≥2 cm、巨大疝、疝环粘连程度中度、疝环粘连程度重度、环扎或缝扎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疝气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促进患儿更快恢复;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复发与内环口直径≥2 cm、巨大疝、疝环粘连程度中度、疝环粘连程度重度、环扎或缝扎有关.

    腹股沟斜疝患儿疝气针单孔腹腔镜术复发

    产前超声四腔心切面与三血管切面筛查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

    曹俊萍姚建锋靳维维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四腔心切面(FCV)与三血管切面(3V)筛查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 82 例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观察FCV与 3V对不同孕周显示状况,以临床结局为准,分析FCV、3V及两者联合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效能.分析心脏疾病检出状况及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不同孕周胎儿FCV、3V显示成功率差异显著,孕 13+6周FCV、3V显示成功率高于孕 11 周、孕 12 周(P<0.05),FCV联合 3V对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 85.71%、100.00%、98.78%、98.68%、100.00%、0.916,均高于单项诊断(P<0.05).6 例胎儿中室间隔缺损 2 例(FCV正常/室间隔可见回声中断,3V图像正常),三尖瓣下移畸形 1 例(FCV表现三尖瓣位置低,三尖瓣重度反流,3V表现"V"字形血管不对称/正常),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1 例(FCV表现正常,3V表现于气管后方可见一动脉血管向右肩部走行),左心发育不良 1 例(FCV表现单一粗大血流/血流不对称,3V图像表现"V"字形血管消失或不对称/正常),单心室 1 例(FCV表现单一粗大血流,3V图像表现"V"字形血管消失或不对称/正常).结论 于孕早期进行FCV与 3V联合筛查可有效显示心脏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

    早期乳腺癌患者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对美容效果和生存预后的比较研究

    丁皓吴祥虎陈春龙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 62 例早期乳腺癌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整形组(采用整形保乳术)30 例和常规组(采用常规保乳术)32 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 3 个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 1 年生存率.结果 整形组手术时间、肿瘤与切缘最小距离长于常规组(P<0.05),整形组切除组织与乳房体积比大于常规组(P<0.05),整形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组(P<0.05),整形组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血清VECF、TPS、CA125 较术前均降低,但整形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形组美容优良率高于常规组(χ2 =4.737,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 =4.885,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整形组 29 例生存,生存率为 96.67%,常规组 31 例生存,生存率为 96.8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1,P=0.973).结论 与常规保乳术相比较,整形保乳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可提高美容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乳腺癌保乳术整形美容预后

    血浆D-D、凝血因子、PC变化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DVT的多因素研究

    罗小克徐艳平陈小艳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凝血因子、血浆蛋白C(PC)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且术后发生DVT的患者 45 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未发生DVT的患者 90 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并分析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乳腺癌病理学类型、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TNM)、辅助化疗、合并疾病情况、红细胞(RB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D、凝血因子Ⅷ(FⅧ)、血浆PC的水平,并采用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D、FⅧ、血浆PC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DVT的关系.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侧分布、病理学类型、TNM分期、高血压、糖尿病、RBC、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辅助性化疗患者占比、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T、APT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 D-D、F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浆P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FIB增高、D-D升高、FⅧ水平升高及APTT水平降低是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2,2.042,2.134,1.430,P<0.05).结论 引起乳腺癌术后发生DVT的因素众多,D-D、FⅧ水平升高会显著的增高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DVT的风险.

    D-二聚体凝血因子蛋白C乳腺癌根治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土家药头顶一颗珠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张浩利袁一丹罗瑜叶妮...
    76-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顶一颗珠药用价值很高,在土家医药领域有悠久的使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头顶一颗珠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也备受关注.基于中药Q-marker理论,从植物亲缘学、药性药效和化学成分有效性等方面对土家药头顶一颗珠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推测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亚油酸、棕榈油酸和偏诺皂苷元可作为土家药头顶一颗珠的Q-Marker候选物质.

    头顶一颗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

    干咳未必阴虚 知常还需达变——干咳1例治验

    孟庆静杨树升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咳嗽特点为无痰或痰量甚少.其病因病机多为肺阴亏虚、肺气上逆,或风燥犯肺、肺失宣肃而咳;治疗多以养阴润肺止咳或轻宣外燥为法,方用沙参麦冬汤、桑杏汤或杏苏散.杨树升主任医师在临证之中,曾遇一干咳患者,前医用养阴润肺止咳、疏风清热均无效时,反辨证为脾虚痰湿,用苓桂术甘汤 1 剂而效.故文章通过医案采撷总结干咳的治疗常法,及辨证论治后的"知常达变".

    干咳病因病机脾虚湿盛医案知常达变

    金劲松教授从脾肾论治痛风的经验

    高梓恬李勇冯婵金劲松...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痛风是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不良,尿酸盐晶体沉积引起肢体关节疼痛,久之累及肾脏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痹证""浊瘀痹""历节"等范畴.金劲松教授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在于脾肾两虚、湿热瘀结,治疗应当从脾肾出发,重视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焦的气机升降枢纽之职,从源头阻断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强调健脾益肾、利湿活血、通畅气机与治未病思想.

    痛风从脾肾论治名医经验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程柳陈炜宁章艳章甜...
    86-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头痛是传统针刺的优势病种,近年来大量的临床以及基础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上针刺治疗偏头痛不仅可单独使用,还能结合中医的各种复合手法进行综合治疗.此外,针刺的时间、穴位、方法等因素都会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笔者通过查阅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相关文献,从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以及影响临床效果的作用因素等方面概述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肯定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作用突出,无不良反应,易于实施等特点.

    偏头痛临床疗效针刺作用机制

    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概述

    徐新宇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和常见眼部并发症,其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不足、精血耗损、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湿、瘀血阻滞为主.针刺具有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效果,对本病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通过辨证选用单纯针刺、电针以及针刺联合中药、中成药、西药等手段,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视力,降低了眼底的炎症反应和视网膜的出血、渗出和水肿等,发挥了中医优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消渴内障肝肾亏虚瘀血阻络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