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黄金祥

双月刊

1008-6927

xuebao1@hebau.edu.cn

0312-7521043

071001

河北保定市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索农村教育科学与实践,报道农林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我国农林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李宏亮李星莹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对工程教育的新需求,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研讨“三部曲”后,关于新工科建设的讨论热烈展开,如何在变化的新兴产业需求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重点.现阶段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多元主体缺失、行为短期化、教育理念非系统性等现实困境.借助“PDCA循环”理论,将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工作流程重构,即: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构筑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互动机制;以发现问题为导向,提高关键环节成效;以“PDCA循环”理念完善新工科创新教育体系.基于此,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是:以适应甚至领跑新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绩效为杠杆,不断激发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内生动力.

    PDCA循环新工科创新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四阶梯”实践课程教学法

    杨利江陈晓梅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了构建科学、有效、可行且专业特色明显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经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认为:基于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简称NLP)的能力四层次理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分为“认知”“体验”“孵化”“转化”四个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应根据能力发展的这四个阶段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在各个教学阶段相应地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项目小组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科、专业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交融与渗透,从而提高创业的创新性,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率.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四阶梯”教学法

    基于数学建模活动的双创型人才多维度培养体系

    张成堂毕守东王凯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建模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高等院校数学建模活动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实践等问题,分别从“基础-应用-创新”三个层次的分模块课程优化设置,在不同教学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完善,以及数学建模与校园组织活动交叉融合下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实践锻炼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维度培养体系,以期达到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双创型人才数学建模多维度培养体系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鹏
    15-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信息熵理论介定系统内部组态信息的缺乏程度及对不确定性事件概论的度量,将该理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情况联系起来,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遇到的6种问题情况中的信息量和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进行分析,得出横向分析下实际情境标准差从高到低依次是:眼界视野>社会环境>专业技术>创新意识>兴趣耐力>心理趋向,“眼界视野”问题情况理解相异程度最大;理论情境标准差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技术>社会环境>兴趣耐力>创新意识>眼界视野>心理趋向,在相对稳定的分析环境中,“专业技术”问题情况分歧最大,“眼界视野”排名靠后.利用“大创”团队建设过程中搜集问题情况的信息量和分析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表达结果,可以协助“大创”团队广泛进行“双创”活动,优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一种融入国家发展“双创”升级版策略的有利举措.

    创新创业实践信息量信息熵均衡度问题情况分析

    高校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的现代转向——兼谈《学位条例》第5条的修改

    周苏湘董笑梦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以论文答辩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存在忽视各学位类别的价值定位、各专业学科的独特性以及受教育者获得公正评价权的问题,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精细化分工时代,研究高校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的现代转向对促进我国硕士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要实现高校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的现代转向,需在客观分析改革阻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国家地区的经验,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先在国内一流高校、一流学科进行试点,有限拓宽硕士研究生学位答辩方式,提供专业学位硕士多元答辩的空间.

    答辩制度改革硕士教育专业化《学位条例》第5条修改获得公正评价权

    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实践与思考——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张丽芳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开始实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两年多来,先后有57名学生走上学生校长助理的岗位,建言献策560余条,有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民主化开展.实践证明,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有利于保障高校“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参与到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课程改革、授课质量评价、管理服务考核等工作中,从而切实推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高校学生校长助理民主管理

    高校就业状况对招生质量影响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于路存杨香河王建忠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北农业大学的就业状况和招生质量为对象,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就业情况对招生质量的影响,提出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就业率对招生质量影响的差异.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就业率与招生质量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发现涉农专业的就业率对招生质量的影响比非涉农专业更为显著.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非涉农专业要构建学科特色,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提高招生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涉农学院要保持和加强学院优势,提高毕业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学校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涉农专业的认可度.

    河北农业大学就业状况招生质量随机效应模型

    地方农林院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邓春景王晓敏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为有效对接社会需求,针对地方农林院校法律教育产品的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地方农林院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导向,目标定位于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借鉴德国课程设置,探索合班授课单班研讨模式,将真实司法案例引入课堂,开设案例研讨课.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课上的参与度,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笔试、口试等多元化考核机制,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地方农林院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考核机制

    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程军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高层次的应用型文化产业管理和服务人才,这对当前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其所在地域文化资源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本地的优秀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出符合当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文章通过典型案例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为这种融入途径提供一个较为成功的范本.

    地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面向社会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常小燕李西灿李新举丛康林...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该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足.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独立工作能力的评价一般,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能力评价普遍不高,为此,基于“土地管理学”与“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改革,以提高该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升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社会需求测绘工程专业土地调查“土地管理学”课程“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