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的选育、特性分析及栽培技术

    余长平周华平叶青松吴承国...
    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达美5号是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以HZ1711为母本、Q4-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020-2021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950。85 kg/hm2,比对照品种华玉11增产8。53%,具有突出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品质优良、制种产量高的特性,于2022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达美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介绍了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为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玉米(ZeamaysL.)达美5号高产优质抗病选育特性分析栽培技术

    不同播种方式下高油酸花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表现

    蔡金兰康彦平孙付山李艳凡...
    6-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油酸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中花215、中花28和中花34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单粒播种、双粒播种、单双粒间播)对高油酸花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对高油酸花生生长性状及产量均产生一定影响,单粒播种更有利于花生单株生长发育,相比其他两种播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和干果产量;单双粒间播和双粒播种的干果产量无显著差异;3个高油酸品种单粒播种的经济效益最高,单双粒间播次之,双粒播种最低;相同播种方式下,中花215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中花34次之,中花28最低。

    花生(ArachishypogaeaL.)高油酸播种方式生长性状产量

    组合式气象灾害下江汉平原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陈龙周罗海伟杨青青胡玉婷...
    10-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湖北省中稻前期经历连续晴日高温天气,随之又遭遇了长时间低温寡照天气,探讨这种组合式灾害天气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是评估水稻产业化生产中气象灾害及其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试验选取现行主推品种荃优华占、全两优鄂丰丝苗、Y两优1号、晶两优华占、兆优6377、Y两优900和隆两优华占共7个品种,采用2期播种,分别经历了高温(C1)和低温寡照(C2),测定了其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随播期及其天气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水稻品种在高温和低温寡照条件下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影响,不同品种所受影响程度不同。产量方面,荃优华占和Y两优1号在C1下产量显著低于C2,Y两优900在C1下产量显著高于C2(P<0。05),其余品种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品质方面,与C1相比,C2下绝大部分品种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等品质指标显著降低;通过对比相关品种在正常天气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可知,全两优鄂丰丝苗、晶两优华占、兆优6377和隆两优华占对高温和低温寡照均有较好的耐受性;荃优华占、Y两优900对高温、低温寡照均比较敏感。组合式气象灾害依据类型各有其特点,低温寡照灾害的危害有可能超越高温热害的危害。

    组合式气象灾害高温低温寡照杂交水稻产量品质江汉平原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丁寿颐贾琦琪李清嘉刘泽瑾...
    15-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对中国省级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并利用主导因素法进行潜力分区。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北京、天津等快速城镇化区域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较低,需发挥其经济发展优势。提出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潜力评估,并能有效识别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类型,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和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提供支撑。

    自然资源综合潜力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统一管理中国

    南渡河流域农田土壤-水稻系统硒与镉富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沈琳丽罗松英梁志鹏梁晓琪...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定南渡河流域农田表土和水稻共80份样品的硒(Se)和镉(Cd)含量,采用生物富集系数分析土壤-水稻系统中Se与Cd的富集特征,并结合Pearson系数分析表土与稻米Se含量、Cd含量、pH以及有机碳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达到了足硒-富硒标准,且有40%稻米样品达到富Se大米标准;土壤中Cd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300 mg/kg),稻米Cd含量均小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0。200 mg/kg),未发现有Cd污染。研究区土壤-水稻系统中Se含量呈正态分布,有明显的分段现象;Cd含量受外源干扰强,空间分布较不均衡。Se与Cd在水稻中都达到中等富集,其中稻米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对Se的富集能力。研究区的富Se土壤与当地酸性土壤环境以及高有机碳含量有着密切联系。综上,南渡河流域农田土壤Se资源丰富,不存在"富硒镉米"现象,可加以开发利用生产绿色富Se农产品。

    土壤-水稻系统富集特征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南渡河流域

    江汉平原典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氮磷流失特征及风险

    张怡杰庄艳华张沁菁张亮...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典型区域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作为研究区,研究单一稻作(RM)、稻虾共作(RCC)、稻虾共生(RCS)3种典型模式稻季氮磷流失特征及其风险。田间原位监测表明,RCS田面水水位显著高于RM和RCC(P<0。001);全生育期田面水总氮(TN)平均浓度表现为RCC[(4。44±6。61)mg/L]>RM[(3。23±5。54)mg/L]>RCS[(2。95±4。71)mg/L],总磷(TP)平均浓度表现为RCC[(0。38±0。46)mg/L]>RCS[(0。37±0。42)mg/L]>RM[(0。22±0。26)mg/L]。RCC、RCS模式TN流失负荷分别是RM模式的1。39、1。19倍,TP流失负荷分别是RM模式的2。19、10。16倍;整体上,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氮磷流失负荷大于单一稻作。RM、RCC氮磷流失关键期为施肥后1周与降雨的耦合期,RCS氮磷流失关键期为成虾收获排水期。影响RM、RCC、RCS模式氮磷流失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降雨、施肥,降雨、投饵、频繁的人为灌排水,高水位运行、成虾收获期人为排水。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农业面源污染氮磷流失江汉平原

    湖北省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

    赵书军朱柳周剑雄徐大兵...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2022年湖北省烟叶主产区4 205份土壤样品的化学性状,并与2011年植烟土壤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22年湖北省植烟土壤pH平均为6。3;有机质含量为25。8 g/kg;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21。3、56。70、351 mg/kg。与2011年相比,2022年植烟土壤有酸化趋势,有机质含量总体较稳定,碱解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在烟叶生产中,一方面需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控,另一方面需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推广"绿肥压青""深耕"等措施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合理调整烟草专用复合肥的配比。

    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变化趋势湖北省

    生境土壤水分变化下梭梭幼苗的生长特征

    王潇曼王泽任财郑晗晗...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置不同水分梯度,分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幼苗根区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梭梭幼苗生长的变化,探究梭梭幼苗在不同时期、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梭梭幼苗根区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小于20~40 cm土层,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梭梭幼苗生长期(6月、8月、10月)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在0。05的检验水平下符合正态分布。在不同干旱胁迫下,梭梭幼苗植株各形态指标(株高、冠幅面积、基径)的增幅随时间延长均呈递减趋势,6-8月,梭梭幼苗株高增幅表现为轻度干旱处理>中度干旱处理>重度干旱处理>CK,冠幅面积增幅表现为轻度干旱处理>CK>中度干旱处理>重度干旱处理,基径增幅表现为CK>轻度干旱处理>中度干旱处理>重度干旱处理;8-10月,梭梭幼苗株高、冠幅面积、基径增幅均表现为CK>轻度干旱处理>中度干旱处理>重度干旱处理。生长期梭梭幼苗生境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含量与植物的株高、冠幅和基径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506和-0。711,其中与基径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C.A.Mey.)Bunge]幼苗生长生境土壤水分

    HPS生物有机肥显著提升阿克苏地区苹果园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

    魏智博周高兴李欣王新建...
    47-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苹果(Malus pumila Mill。)为试验材料,以HPS生物有机肥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HPS生物有机肥处理,施肥量分别为24、15 kg/株,并减施50%的化肥,同时以常规施肥管理为对照(CK),考察了HPS生物有机肥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苹果叶片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2个HPS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苹果叶片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均有提升,且以施用24 kg/株HPS生物有机肥处理最高,其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果实单果重和纵径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这说明在化肥减施下施用HPS生物有机肥可提升土壤养分、叶片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且以24 kg/株的施用量较佳。

    HPS生物有机肥土壤养分苹果(MaluspumilaMill.)叶片养分果实品质阿克苏地区

    辽河三角洲湿地能量交换特征

    苗静杨同宇易希延孙琳琳...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辽河三角洲湿地能量交换特征,利用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盘锦水稻试验站2019年的观测数据,分析盘锦湿地稻田平均场特征和感热通量、潜热通量以及辐射收支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气温10。9℃,年降水量747。8 mm,降水主要发生在5-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88。7%;全年以西南风为主,其次为东北风,春季风速较大,其他季节风速较小。各季节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最大值均集中在中午,感热通量在春季最大,全年平均值为9。26 W/m2;潜热通量集中在5-9月,年平均值为53。39 W/m2。太阳总辐射是影响净辐射的主要因素,各季节净辐射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向下短波辐射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向上短波辐射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在湿地与大气的能量交换中,全年以潜热交换为主,其中春季和夏季以感热交换为主,秋季和冬季以潜热交换为主;Bowen比与风速、蒸散系数与饱和水汽压差呈正相关,蒸散系数与风速呈负相关,Bowen比随饱和水汽压差的增加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增加至趋于稳定。

    湿地能量交换辽河三角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