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快速蒸发电离质谱技术鉴别咖啡掺伪

    吴婉琴江丰范小龙黎星...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咖啡及其掺伪物黑豆、黑玉米以及不同比例掺伪咖啡样品进行评估,采用快速蒸发电离质谱(REIMS)采集各样品一级全扫质谱数据,构建样品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PCA-LDA)模型,并进行leave-20%-out模式验证。结果表明,咖啡粉、黑豆粉及黑玉米粉样品的识别正确率为100。00%,咖啡粉、黑豆粉及不同比例黑豆粉掺伪咖啡粉样品的识别正确率为97。07%,咖啡粉、黑玉米粉及不同比例黑玉米粉掺伪咖啡粉样品的识别正确率为96。60%,可以较好地区分咖啡、黑豆、黑玉米以及不同比例掺伪咖啡样品,构建的模型可实现样品的瞬时实时识别。采用Live ID软件对随机的原料样品和不同比例(5%、10%、20%、30%、40%、50%)掺伪咖啡样品进行实时识别,结果表明各样品均被正确识别,掺伪比例检出限最低可达5%。该方法可高效、快速、准确地监测咖啡掺伪情况,有效满足咖啡样品中掺伪黑豆和黑玉米的鉴别需求。

    快速蒸发电离质谱咖啡掺伪PCA-LDA模型

    碱性激发剂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的分析

    罗加辉龚爱民王福来邵善庆...
    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以粉煤灰混凝土为对象,分析不同碱性激发剂掺量(0%、5%、8%、10%)对粉煤灰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EDS光谱衍射图对粉煤灰混凝土碱激发过程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碱性激发剂掺量的增加,不同养护时间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种碱性激发剂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碱性激发剂掺量为8%时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小;4种碱性激发剂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激发剂掺量为8%时粉煤灰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减小幅度最小;4种碱性激发剂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激发剂掺量为8%时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抗压强度减小幅度最小。2种碱性激发剂掺量(0%、8%)下粉煤灰混凝土的主要元素均为Ca、O、C、Si、S。碱性激发剂掺量为8%时可以有效促进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增加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含量,改善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碱性激发剂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

    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的区块链赋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理论模型

    林永民刘展飞王怡涵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生鲜农产品现状展开剖析,得出了当前农产品供应链面临"农村销不出,城市买不到"的现实困境。因此尝试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新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平台。以分布式账本、大数据、共识机制等功能为基础,通过破除各主体间信息壁垒、调整供应链信息流通模式、一键式服务、信息追溯机制、数据共享机制以及平衡产地市场与终端市场确保供应链各方主体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区块链生鲜农产品理论模型

    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算法的桑椹菌核病严重度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朱志贤邱盼张成董朝霞...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5种不同发病级别的1万张桑椹果实图像进行训练,基于YOLOv3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迁移学习法,获得桑椹菌核病严重度目标检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鲁棒性,与同样采用迁移学习的EfficientDet、Faster R-CNN和YOLOv4原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YOLOv3模型对健康果实和菌核病果实检测的平均精确率均值为0。79,比其他模型提高6。76%~54。90%,其对不同发病级别菌核病果实检测的平均精确率比其他模型提高7。04%~80。95%,查准率和查全率为最优或者次优。采用Flask+Vue技术构建的检测识别系统可在1s内获取病害严重度、果实大小、置信度信息,也能实现对视频的动态识别,为桑椹种植中自动化病害监测和快速高效精准施药提供了可靠的软件处理平台。

    桑椹菌核病深度学习算法迁移学习法YOLOv3病害严重度检测

    基于集对分析和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滇中引水工程资源水价定价

    别梦琴毕红春商晓剑王静...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滇中引水工程基础数据为依据,根据选取独立性、可量化性和可获取性的原则确定水源地水质(X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X2)、人均GDP(X3)、生活污水处理率(X4)和人口密度(X5)5个评价指标。通过集对分析联系数模型测算资源水价并确定该资源水价指标的评价矩阵,采用博弈论方法将D-AHP法及熵权法所得权重进行组合赋权,结合水费承受指数和居民承受能力确定资源水价向量,计算资源水价。结果表明,通过5个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间的联系度矩阵计算得出滇中引水工程居民生活用水资源水价为1。75元/m3,水源地水质、人口密度越大,资源水价越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GDP、生活污水处理率越大,资源水价越高。测算结果可为滇中引水工程居民生活用水资源水价的确定提供参考。

    资源水价集对分析熵权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滇中引水工程

    滑液囊支原体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的诱导表达及生物学特性

    曹晓怡胡巧张文婷邓兰兰...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PdhD)的蛋白表达产物,分析蛋白的免疫原性,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分析PdhD的二级结构和主要抗原域。将PdhD基因的第593、731、1 712、1 833 nt处的A突变为G,使改造成功的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中正确表达;经IPTG诱导后获得约70 ku的蛋白。对PdhD蛋白的622个氨基酸进行二级结构的预测,Garnier-Robson法预测出18个α螺旋中心、12个β折叠区段和17个T转角区段,Chou-Fasman法预测出24个α螺旋中心、23个β折叠区段和 37个T转角区段,Karplus-Schulz法预测出 42个柔性区域。PdhD的主要抗原域为 Gln27-Phe36、Vla38-Val51、Ala89-Ala99、Pro137-Asp159、Gly307-Ile336、Gly369-Gly386、Gly397-Gln416、Ala433-Val447、Ieu486-Tyr504、Ala541-Asn549。免疫原性分析发现,PdhD重组蛋白能与兔源Anti-MS血清发生强烈反应,与兔源Anti-MG血清和兔源血清Blank均不发生反应。PdhD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候选抗原用于亚单位疫苗的研发。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MS)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诱导表达免疫原性分析生物

    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究

    胡世霞潘峰邢美华王维薇...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相互依赖的紧密关系,揭示了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意蕴,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面临的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复合型人才存缺口、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挑战,并提出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复合型人才内培外引,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加大品牌推广与宣传力度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策略。

    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预测

    郭红喜龚琦柯彦若肖彩虹...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数据,从环境友好、产业协调、生产效率和生活保障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指标权重,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较大,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同时,环境友好程度和产业协调程度还未得到充分发展,而生产效率和生活保障水平的增长速度较快。并就此提出了推动流域核心城市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预测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数字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挑战与路径

    房兴达张震宇侯冠宇
    22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生产力通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革新环境治理模式、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缓解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但数字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也面临技术发展与资源短缺的平衡、数据流动的隐私保护与安全、数字鸿沟与生态失衡、数字资源与生态产业的融合障碍、数字教育体系与生态人才的培养不足等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优化治理模式、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治理效率、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劳动结构等。

    数字生产力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基于能源消费与研发创新的中介视角

    刘宇轩田泽
    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8-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其"减碳增绩"效果。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同时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即发挥显著的"减碳增绩"效果,并且经过动态效应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依旧稳健。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的政策效果在重产业地区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证实,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减碳",通过促进研发创新实现"增绩",促进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效应的研究,对中国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低碳经济转型双重差分模型能源消费研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