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特征优选的GF-6WFV影像主要粮食作物提取

    许康黄冰鑫王鹏飞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分六号(GF-6)宽幅多光谱影像具有红边波段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GF-6 WFV影像主要粮食作物提取方法。首先从预处理后的GF-6影像中提取光谱特征、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红边指数特征,然后利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特征优选来构建最优特征集,最后基于最优特征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影像进行分类从而提取主要粮食作物。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为研究区,采用6种方案进行粮食作物提取试验,并探讨不同特征、不同分类模型对小麦、水稻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提取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GF-6 WFV影像可以准确提取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在红边波段和红边指数上主要粮食作物与其他地物间具有较高的可分性;利用最优特征集和XGBoost算法对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最高,在小麦和水稻、玉米提取试验中比未采用红边特征时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3。08、5。58个百分点。

    高分六号粮食作物红边波段特征选择XGBoost

    广西地方紫云英种质资源收集及表型多样性评价

    韦彩会董文斌李忠义唐红琴...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8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以及0~4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2项农艺性状表型分析显示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产量、生物产量及生育期特征,累计贡献率达72。089%;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前 10位的种质资源为GXLF20180011、GXLF2019109、GXLF2019156、GXLF2019118、GXLF2019112、GXLF2019117、GXLF20180006、GXLF2019125、GXLF2019111、GXLF2019136;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全生育期为134~147 d,盛花期茎粗(直径)为2。83~3。66 mm,盛花期株高为 41。63~54。73 cm,单株分枝数为 2。83~4。19个,每分枝花序数为 5。85~6。99个,总花序数为17。55~26。23个/株,结荚花序数为14。33~19。97个/株,鲜草产量为10 458。15~48 792。75 kg/hm2,干草产量为1 037。36~5 724。34 kg/hm2,种子产量为246。75~991。20 kg/hm2。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种质资源收集表型多样性广西

    鄂中地区油菜专用肥施用效果

    谷贺贺方雯陈金李旭春...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油菜(Brassica napus L。)专用肥对鄂中地区直播油菜产量的提升效果,于2019-2021年在湖北省沙洋县开展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肥、常规施肥、宜施壮专用肥和洋丰专用肥4个施肥处理,考察各处理下成熟期油菜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养分含量、地上部养分积累量以及肥料偏生产力等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常规施肥和专用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油菜子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专用肥处理总养分投入减少了41。3%,而两者油菜子产量无明显差异。施肥显著增加了油菜地上部生物量,促进了油菜地上部对养分的吸收。油菜专用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宜施壮专用肥和洋丰专用肥处理平均肥料偏生产力在2019-2020年、2020-2021年分别提高了80。6%和68。2%。综上所述,油菜专用肥在保障油菜高产稳产的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直播油菜(BrassicanapusL.)油菜专用肥产量肥料利用率鄂中地区

    菜子饼肥等氮替代化肥雪茄烟叶产质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变化

    李富强廖成陈红华乔保明...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施用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氮对雪茄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式,以雪茄烟叶品种CX80为材料、菜子饼肥为有机肥氮源,按有机肥氮、化肥氮不同配施比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0:100%)、T1(10%:90%)、T2(20%:80%)、T3(30%:70%),研究各处理对植烟土壤pH和养分含量、雪茄烟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氮替代比例的增加,呈现出土壤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硼含量逐步下降,有效钼持续增加,pH、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钙含量、交换性镁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先上升后下降;与CK相比,T2株高、叶数分别增加12。02%和3。09%,T3中部最大叶面积增加7。69%,T2、T3烟叶产量显著增加(P<0。05),烟叶均价分别提高7。64%、7。57%;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晾制后烟叶烟碱、总糖、总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糖碱比和钾氯比上升;感官评吸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T3最高,其次是T1、T2。

    菜子饼肥等氮替代雪茄烟叶植烟土壤烟叶品质

    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

    孙明解环环刘德锐吕臣浩...
    84-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田间试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瑞菲为试验材料,通过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探究其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能显著增加植株茎粗(P<0。05);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肥和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可显著改善番茄品质,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P<0。05),番茄果实色泽度和硬度均有所改善;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肥和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能有效提高番茄产量与经济效益,产量分别增加12。7%和29。2%,净利润分别增加3。65万元/hm2和7。72万元/hm2。综上,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可实现番茄增产增效,在实现轻简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控释肥养分增效剂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产量品质

    混播绿肥压青下植烟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特征

    陈伟陈懿姜超英杨全柳...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混播绿肥压青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小区定位试验设计,设置不种植绿肥(对照)、单播黑麦草(Lolium perenne)、单播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cens)、混播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混播绿肥压青)4个处理,连续定位2年后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混播绿肥压青土壤的细菌总数和硝化细菌数量分别是对照的2。25~3。62倍和1。60~3。11倍,是单播黑麦草的1。31~1。76倍和1。43~2。92倍,是单播光叶紫花苕的1。25~1。88倍和1。08~1。27倍;混播绿肥压青土壤的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大田前期分别为单播绿肥的1。13~2。00倍和1。02~1。93倍,大田中后期均低于单播绿肥;大田后期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烟株不同生育时期混播绿肥压青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也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单播黑麦草和单播光叶紫花苕。由此可知,混播绿肥压青有利于改善植烟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可作为植烟土壤保育技术模式。

    植烟土壤混播绿肥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中国耕地功能转型时空分异及形成机理

    熊强郑亮江进辉
    94-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刻画中国耕地功能转型路径及形成机理,构建了耕地功能转型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基于综合指数模型测度了2000-2020年中国省域耕地功能转型指数,并分析了中国耕地转型形成机理。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中国耕地社会功能先增加后降低,经济功能则先降低后增加,生态功能基本保持稳定。子功能中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和生态功能处于主要地位,欠发达地区耕地经济贡献功能较强,东北地区耕地社会功能较强。2000-2020年中国耕地功能变化发生了趋势性转折,开始沿城乡居民需求发展方向演变。从耕地转型形成机理来看,总体而言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非农产业比重和中东西部地区差异对耕地功能转型驱动有所降低,地区经济总量对耕地功能的驱动有所增加,人口密度对耕地功能的影响力总体处于稳定状态。

    耕地功能转型时空分异形成机理中国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熊圆圆李禕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0年5期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从扩张强度及扩张强度差异指数、聚类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及多元回归模型对南京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扩张强度指数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扩张强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015-2020年城市用地扩张强度最高。基于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差异指数分析,南京都市圈高速扩张区域集中在都市圈边缘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南方向,城市用地扩张布局向均衡化发展。基于聚类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城镇用地扩张2000-2010年呈随机分布,2010-2015年城镇用地扩张呈高值聚集,2015-2020年用地扩张呈随机分布。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集聚度逐渐提高,斑块分布愈发集中化,斑块形状在不断整合扩张中趋向复杂化,城市用地斑块内交通连接度不断提高,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向协同化发展。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等因素为推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

    城市用地用地扩张驱动因素南京都市圈

    基于"三生"功能的晋中市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马昕王瑾刘慧芳郭永龙...
    111-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生"功能为视角,定量分析山西省晋中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探究市域土地利用转型规律。运用地学信息图谱、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探究晋中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和隐性形态时空格局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转型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晋中市处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转型状态。2000-2010年图谱单元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农业生产用地向绿地生态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的转换,2010-2020年图谱单元类型以农业生产用地与绿地生态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晋中市各区县转型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在晋中市东北部形成"Z"字形空间集聚特征。榆次区、平遥县与其周边的寿阳县、太谷区、祁县和榆社县共同形成"T"字形高速发展区。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对土地利用显性转型的驱动力较大,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因子对隐性转型的驱动力较大。

    "三生"功能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山西省晋中市

    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

    张蓉毛德华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三生空间"用地类型划分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土地用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的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中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数量动态变化幅度大;从"三生空间"用地转型结构来看,以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为主导,同时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大量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逐渐减缓的下降趋势,其中2005-2010年恶化程度最突出,研究期内低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不断扩张;影响生态环境改变的主导因素是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相互转换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的对外扩展侵占了大量的林地生态用地。

    "三生空间"用地转型生态环境效应生态贡献率长株潭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