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基于山西省欠发达县5 307份农户样本

    李惠敏郭青霞丁一康庆...
    69-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山西省58个欠发达县5 307份实地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ISM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山西省欠发达县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悖离现象较普遍,已经成为该区域土地流转进程中较明显的障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存在较普遍的悖离现象,在有土地流转意愿的2 742户农户中,1 892户农户(69。00%)并没有发生土地流转行为;在没有土地流转意愿的2 565户农户中,1 163户农户(445。34%)发生了土地流转行为;农户年龄、无非农就业能力、流转收益低、难找交易对象、担心失去保障和担心毁约对悖离现象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农户健康状况、农户受教育程度、总人口、非农收入占比、最大块耕地面积和最小块耕地面积对悖离现象产生负向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悖离因子进行深层次分析,形成"一路径,两驱动"的层次结构;以提高农户非农就业能力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农户个体特征与家庭特征对土地流转的限制影响,立足调控思路,结合因素作用路径,提出适应化的调控举措。

    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悖离Logistic-ISM模型欠发达县山西省

    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钟家意胡泊石保纬熊娜...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流转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土地经营差异、家庭非外出劳动力权重、农户流转土地意愿、农户租入土地意愿对农户流转土地决策有负显著影响,家庭外出劳动力权重对农户流转土地决策有正向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建议提升农户的教育水平,鼓励以家庭农场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共存的农地经营方式。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广西

    数字普惠金融门槛下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

    张靖尉李敬锁
    80-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其中,东部地区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随着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先增强后逐渐放缓;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门槛变量,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超过门槛值之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逐渐增强。耦合效应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与农业绿色生产率变动基本一致,佐证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绿色生产率之间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效应。

    农业绿色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新型城镇化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

    多尺度视角下新疆城市化发展地域差异分析

    玛丽娅木古丽·阿不力米提杨胜天布买日也木·买买提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熵值法、相关系数以及灰色关联分析,采用SPSS、Matlab及ArcGIS等软件,分析地州和县域尺度下的新疆人口发展水平(PDL)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CUDL)等级地域差异分布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北疆和东疆呈聚集型增长,南疆呈分散型缓慢增长趋势,整体城市化发展水平呈北高南低趋势,部分偏南边界县域仍处于欠发达状态;2006年前后新疆人口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等级结构均有明显变化,2010年新疆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稳增态势;新疆人口发展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强相关,各子系统与新疆城市化水平得分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表现为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地域差异

    基于AHP-TOPSIS-耦合协调模型的农业发展水平实证评估

    谢林波杨振宇匡博麟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新农业发展格局体系发展迅速,为加快国内农业循环发展,以2012-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最优解距离法、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农业发展格局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并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前三省份为山东、广东、江苏,人均GDP与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高度协调;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中东地区还有待提高。

    新农业发展格局体系面板数据AHP-TOPSIS模型耦合协调模型

    产业链视角下湖北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黄雨露卢泓钢郑家喜
    104-11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产业链的视角系统阐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上游(良种繁育、饲料生产)、中游(医疗服务、养殖体系)、下游(物流运输、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20个指标的渔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2019年湖北省各县(市、区)数据分析了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同时测度了产业链视角下两两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先上升后稳定的态势,高质量发展区域分布在长江和汉江流域;湖北省渔业各产业间的耦合度处于高度耦合状态,但协调度基本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各县(市、区)渔业产业链各环节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基本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因此,应重视渔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按照"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思路发展,构建生产、加工、可持续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渔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湖北省

    陕西省宝鸡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马良孟梅
    112-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宝鸡市特色优势产业,在增加农业产值、农民收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产品综合加工水平低、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等方面,为促进宝鸡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了培育高素质农民、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深化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丰富品种结构、完善种植保险制度等建议。

    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宝鸡市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十三五"时期新疆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特征

    罗雪红苏向辉马瑛林文姬...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测算和提高新疆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十三五"时期新疆14个地(州、市)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分析来看,只有伊犁州直属县(市)在"十三五"时期的规模报酬不变,呈DEA有效;其他地区由于规模效率或纯技术效率下降导致综合技术效率呈DEA无效,规模大多递增。从动态分析来看,"十三五"时期Malmquist指数小于1。000,表明新疆畜牧业经济效率呈下降趋势,且技术进步的变动是阻碍畜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技术管理力度,以新型牧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提高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推行适度规模。效率水平高的地区应保持畜牧业经济发展优势,进行技术推广;效率水平低的地区需从政策、登记体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

    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新疆

    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空间集聚与农民增收研究

    付艺杰孙瑜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山东省2009-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检验模型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空间集聚情况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空间集聚对农民增收均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据此提出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各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合理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产生的资源、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建议,以期促进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健康增长。

    科技创新空间集聚农民增收山东省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张卓康李志超
    129-13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2019年黄河流域内72个市(州、盟)数据,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Moran'sI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揭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察期内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创新发展水平和开放发展水平是薄弱环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空间非均衡分布,逐渐由"东高中西低"转变为"东西高中低"的特征;区域农业发展有空间相关性,并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状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人口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负向效应。由此得出黄河流域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差异化农业模式、发挥区域农业辐射效应、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因素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时空特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