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

唐伟

月刊

1003-8477

hbsk@263.net

027-86798366;86798261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鹂路60号《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

湖北社会科学/Journal Hube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湖北省委直接领导的综合性应用理论月刊。刊物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求真务实,融现实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影响能源结构的门槛与空间效应研究

    谷潇马强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实施的根本遵循是兼顾发展,而能源结构的改善则有助于兼顾发展和减排,绿色金融则为改善能源结构提供了重要金融工具.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绿色金融显著优化了能源结构;以绿色金融和绿色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超过门槛值后,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改善作用显著提升;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同时改善本地和其他地区的能源结构.应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发挥绿色金融的区域外溢效应.

    "双碳"目标绿色金融能源结构门槛效应空间效应

    全球价值链调整与"湾区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调适

    张彦
    11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达经济体启动"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旨在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这使"湾区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面临"嵌入遭低端锁定"和"攀升遭围追堵截"的双重发展困境,其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外部冲击""发展不均""攀升压力"等,使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产业结构待优化、高端制造影响力欠发挥、"中心—外围"协同发展合力不足、高端制造业潜能待激发等突出问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需构建"战略—模式—产业—市场"四位一体的发展策略,重构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贡献"湾区经验".

    全球价值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透视与建构方案

    楼秋然
    12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轮公司法修改的一大制度突破在于,将职工代表引入职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公司的董事会.从全球公司治理的类型划分来看,这一改革是中国公司法向多元利益相关者型公司法靠拢的证明.从比较法来看,无论是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欧洲大陆公司法还是英美公司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或者董事会的公司法改革.本轮公司法修改对职工董事的引入不仅有其路径依赖的一面,也与不断强化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政策紧密相关.从维护职工权益、实现更为多元的利益保护、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等职工参与的制度目的来看,职工参与需要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或者享有实质性职权的监事会,但其比例应当适度以免产生制度异化.在此宏观背景下,未来中国《公司法》应当从完善职工董事的适用公司标准、摒弃职工代表同时进入董事会与监事会、提升职工董事法定比例、解决职工董事的信义义务冲突问题和预防职工董事职权被架空等五个方面对职工参与公司治理进行制度完善.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多元利益相关者职工代表比例董事会职权

    违反党纪终身追责之法理思考与制度完善

    祝捷周娴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律处分条例》不限制违纪行为的追责期限.与国法时效两相比照,"党内不设置追责时效"的法理逻辑在于:党纪追责源于对党员政治身份的规范,而国法追诉是对一般社会成员行为的普遍约束;终身追责符合党内"义务优位"的制度安排,而时效与国法"以权利为本位"相契合;党纪追责权不存在消灭可能,而时效设定国家权力会随时间经过而消灭;终身追责终极目的在于保障党长期执政,而国法时效侧重"维持既存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在继续坚持终身追责的同时,还应从以制度完善促进追责规范、以资源集中紧盯追责重点、以证据优化实现追责精准、以纪法贯通促进追责高效等四个方面协同作用以消除追责乱象.

    终身追责时效制度义务优位自我革命

    从自然美学走向日常生活美学的内在逻辑及其绿色美学意义——以齐藤百合子为讨论中心

    徐晓蕾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齐藤百合子是一位日裔美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活跃于当代美学研究学界.她的美学研究跨越了诸多美学领域:自然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绿色美学等.在这看似复杂的美学研究体系中,其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自洽.这种逻辑自洽使得齐藤百合子的三个美学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齐氏的自然美学和日常生活美学虽然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但是遵循了同样的理论模式,即遵循了"内容(What)—原因(Why)—方式(How)—价值(Value)"四重结构层次的理论模式,此即齐氏自然美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齐氏在自然美学和日常生活美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倡导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结合的绿色审美观.

    齐藤百合子自然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绿色美学

    论苏格拉底—柏拉图技艺类比视域的道德论证

    郭鹏坤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格拉底—柏拉图在早期著作中经常在技艺专家与改善灵魂的专家(好人)、专家技艺与道德知识之间作类比.这些类比是建立在技艺专家和好人共享知识性特征与一些内涵相似基础上的.但是,通过文本分析,技艺专家与好人、道德知识与专家技艺的相似性是局部的,而二者差异则是根本的.道德知识和专家技艺的价值等级不同;好人与技艺专家为善为恶的维度不同;好人与专家技艺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条件关系不同,二者与对象的处理关系也不同.因此,它们的相似性并不足以构成苏格拉底—柏拉图道德论证的模型.

    技艺类比好人专家技艺道德知识

    湖北省农村宣传员队伍建设与乡村社会治理(1949-1956)

    石武英
    15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农村秩序不稳,形势错综复杂.为揭破各种谣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的积极性,克服部分农村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湖北各县在县委、区委、下派工作队和农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等运动迅速建立起一支支农村宣传员队伍;随后又结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他们进行了普遍整顿,提升了农村宣传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党领导下,农村宣传员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推动了农村社会变革的顺利完成,唤起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和政治参与意识,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农村宣传员存在于特定历史背景下,随着农村改革事业的完成和农村党组织的成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湖北省农村宣传员社会治理

    从本色到折色:清代湖广南粮征解体制的演变

    吴族勇
    1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漕运领域中的南粮起源于明代,用于供应南京.入清之后,南粮改充地方驻军粮饷及漕运运费.就湖广南粮的征解而言,清初战争结束后,湖南的南粮主要征收折色;湖北南粮则大部分用作荆州驻防八旗兵粮,仍征解实物.雍正年间,湖北南粮款项中的耗米、水脚银征收标准有所提高,在解运环节开始推行北漕、南粮抵兑的举措,其实际目的在于攫取费用以充地方公用.咸同以降,经过骆秉章、胡林翼等人的改革,湖广南粮全部改折,改折后的南粮在供应兵粮之外仍有盈余,补充了省级和中央的财政收入.

    清代湖广地区南粮征解漕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