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段惠军

月刊

1007-3205

hbydxb@126.com

0311-86266947

050017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和临床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适宜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高等医药学院校师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宗美男王一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其中90%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且发病例数逐年升高.大血管病变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旨在指导患有大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选择及应用最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糖尿病,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苏尼替尼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邱素华章华顾盼师晨霞...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对苏尼替尼(Sunitinib,SU)引发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s)在不同浓度的SU(1,5,10 μmol/L)中进行孵育,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然后观察非选择性 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1,Bis-1)、选择性新型PKC抑制剂(Rotterlin)或抑制肽对SU引发心肌细胞毒性的影响.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SU组、SU+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低剂量(0.375 mg·kg-1·d-1)及CHE高剂量(0.75 mg·kg-1·d-1)组.连续灌胃SU同时腹腔注射CHE,给药3周后取心脏组织,提取线粒体,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和Ⅴ活性;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磷酸化PKC亚型包括PKCα、PKCε以及PKCδ的表达情况.结果 SU孵育NRVMs后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减少ATP含量、增加LDH释放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非选择性PKC抑制剂Bis-1可预防SU引发的上述改变;选择性新型PKC抑制剂Rotterlin和新型PKCε抑制肽亦可预防SU引起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小鼠给予SU后,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和Ⅴ的活性均显著下降,电镜显示,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明显肿胀、嵴融合等形态改变;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CHE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和Ⅴ的活性均显著升高,电镜结果显示,CHE明显减轻SU所致线粒体形态改变.Western检测显示,SU组心肌磷酸化PKCε表达量显著升高,而磷酸化PKCδ、PKCα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高剂量的CHE显著抑制了磷酸化PKCε的过表达,使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PKC抑制剂对SU导致的心脏毒性具有显著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源于抑制新型PKC(主要是PKCε亚型)的过度激活.

    蛋白激酶C抑制剂苏尼替尼心脏毒性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何建建李海婧王彬刘玲玲...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scose,TyG)指数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价值.方法 选取ACS合并DM患者142例,收集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TyG指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SYNTAX评分)以及MACE发生情况等.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TyG指数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TyG指数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远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142例ACS合并DM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重度(重度组)56例,冠状动脉病变轻度(轻度组)86例.重度组的TyG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yG指数与SYNTAX评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TyG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最佳截断值为7.73,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0.4%(45/56)和84.9%(73/86).142例患者中失访4例,138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生心源性死亡15例(11.11%),复发性心绞痛8例(5.80%),再发性心肌梗死5例(3.62%),心力衰竭4例(2.90%),靶血管重建2例(1.45%),共发生MACE 34例(24.64%).MACE组年龄、TyG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非MACE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VEF、年龄、TyG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是远期MACE事件的影响因素,随着ACS合并DM患者LVEF水平降低,年龄、TyG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加,MACE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P<0.05).结论 TyG指数与ACS合并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是远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MACE事件发生风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糖尿病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邢蓓蓓申红王巍刘璞娟...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2019年1-12月和2020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华法林治疗方案:起始剂量为3 mg/d,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为1.5~6 mg/d.研究组患者则在入组后,依据维生素K还氧化酶还原酶复合物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以及细胞色素 p450 酶 2C9(cytochrome P450 2C9,CYP2C9)的基因多态性,AA 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3 mg/d,GG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6 mg/d,AG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4.5 mg/d.比较2组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药代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VKORC1以及CYP2C9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2.01±0.02)vs.(2.22±0.01)](t=102.879,P<0.001)、过度抗凝次数[(9.62±2.37)次 vs.(22.58±2.74)次](t=39.188,P<0.001)、华法林半衰期[(58.71±0.02)h vs.(61.99±0.03)h](t=996.536,P<0.001)、药峰时间[(2.71±0.02)h vs.(2.99±0.03)h](t=85.070,P<0.001)低于对照组,INR 达标时间[(6.52±2.72)s vs.(4.89±2.33)s](t=4.986,P<0.001)、清除率[(138.01±11.02)mL/hvs.(112.22±11.25)mL/h](t=17.940,P<0.001)、最高血药浓度[(621.29±11.92)μg/L vs.(607.78±11.94)μg/L](t=8.772,P<0.001)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皮肤紫癜(x2=4.655,P=0.031)、牙龈出血(x2=7.211,P=0.007)、鼻腔出血(x2=5.661,P=0.01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可有效降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华法林基因多态性

    MiR-133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燕庆王彦玲陈华刘东霞...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MiR-133a作为一种新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作用,尤其在心肌纤维化、心肌保护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就miR-133a的分子结构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心血管疾病微RNAs综述文献

    树突状细胞调节心肌梗死的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杨星陈晓延宁忠平李延飞...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是全球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MI后的炎症反应和心脏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本综述着重探讨了 DCs在MI中的调控机制,尤其关注了 DCs 衍生的外泌体(DC-derived exosomes,DEX)以及耐受性 DCs(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在MI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心肌梗死树突细胞治疗综述文献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徐艳娇马晓迎杨星梦孙福云...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与CK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倍受关注.CV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机械刺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遗传因素、透析方式、营养不良和炎症等,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CVC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肾疾病心脏瓣膜钙化危险因素

    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脓毒性休克患儿临床特征与预后差异

    岳燕科连甜甜康磊刘帅...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收治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内不同发生地点脓毒性休克的诊治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纳入单中心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患儿203例,将其分为医院获得性脓毒性休克组(医院获得组)45例和社区获得性脓毒性休克组(社区获得组)158例.比较2组人口学、基础疾病、感染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院获得组较社区获得组年龄更大[5.6(10.3)岁vs.2.1(6.8)岁],基础疾病[(62.2%(28/45)vs.36.1%(57/158)、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44.4%(20/45)vs.18.9%(30/158)]、存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比例[31.1%(14/45)vs.1.8%(3/15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获得组白细胞[1.42(10.61)×109/L]、血小板[26(133)×109/L]低于社区获得组[8.15(13.53)× 109/L,151(188)× 109/L],C 反应蛋白[138(112)mg/L]高于社区获得组[64(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灶方面,医院获得组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为感染灶的占比低于社区获得组[8.9%(4/45)vs.29.1%(46/158),6.7%(3/45)vs.20.3%(32/158)],血流感染占比高于社区获得组[35.5%(16/45)vs.11.1%(2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获得组真菌阳性率大于社区获得组[8.9%(4/45)vs.1.3%(2/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获得组使用两种抗微生物药物占比高于医院获得组,使用三种及以上抗微生物药物占比高于社区获得组,抗真菌药物使用比例医院获得组高于社区获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获得组脑功能障碍占比高于社区获得组[17.7%(8/45)vs.6.3%(10/158)],住院时间长于社区获得性组[15(21)d vs.11(17)d],住院病死率高于社区获得克组[31.1%(14/45)vs.15.8%(2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获得性脓毒性休克、合并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乳酸、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住院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的影响因素(OR值=1.04、2.42、1.12、1.20、1.09、0.48、0.55、0.22、0.56和0.25).结论 医院获得性脓毒性休克相比社区获得性脓毒性休克患儿基础疾病比例更高,抗感染和血管活性药物需求更高,住院预后更差.

    休克,脓毒性病原体预后

    儿童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特征及外周血早期预警指标

    张雯魏博涛马翠安张同强...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特点,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意义,以期提高对儿童流感的认识水平,为儿童流感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发热和(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儿428例,根据流感病毒抗原结果分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甲流组)172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乙流组)132例及对照组124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3组间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组和乙流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甲流组和乙流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RP及NLR可为流感患儿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流感,人疾病特征儿童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随访研究

    张巧丽王爱琼付强高有汉...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5~10岁OSAS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患儿一般资料;结合患儿临床特征,经鼻咽侧位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总结其诊断、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OSAS患儿主要临床特征为睡眠打鼾(120例,100.00%)、睡眠憋气(89例,74.17%)、张口呼吸(107例,89.17%)、听力降低(14例,11.67%)、遗尿(10例,8.33%).120例患儿中87例(72.50%)伴有扁桃体肥大,88例(73.33%)伴有腺样体肥大,15例(12.50%)伴有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轻度OSAS11例(9.17%),中度OSAS59例(49.17%),重度OSAS50例(41.67%).针对轻度和中度OSAS患儿(不伴有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结合家长意愿,16例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孟鲁司特钠治疗,10例(62.50%)患儿治愈或明显好转;45例接受扁桃体切除,44例(97.78%)患儿治愈或明显好转;42例接受腺样体切除,40例(95.24%)患儿治愈或明显好转;15例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14例(93.33%)患儿治愈或明显好转.治疗后3个月、6个月,OSAS患儿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治疗前,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OSAS患儿临床表现明显、伴发疾病较多,可结合鼻咽侧位X线摄片、PSG、纤维鼻咽镜检查综合考虑进行诊断,针对患儿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其中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是治疗OSAS的有效治疗手段.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早期诊断治疗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