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CAR LMR T淋巴细胞亚群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达海丽张旭光田卫伟解菊芬...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T淋巴细胞亚群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诊治的105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75 例健康体检者设立为对照组。根据MM患者治疗后随访2 年是否出现复发或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n=34)和预后良好组(n=71),对比血清CAR、LMR、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CAR、LMR、CD3+、CD4+、CD8+、CD4+/CD8+对 MM 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 ROC 曲线模型分析 CAR、LMR、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综合参数预测 MM 患者预后的 AUC 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 CAR、CD8+高于对照组,而 LMR、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CAR、CD8+高于预后良好组,而LMR、CD3+、CD4+、CD4+/CD8+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CD8+升高和 LMR、CD3+、CD4+、CD4+/CD8+下降会对 MM 患者预后产生影响(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CAR、LMR、CD3+、CD4+、CD8+、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综合参数预测MM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637、0。792、0。726、0。767、0。669、0。750、0。853,P<0。05)。结论:血清CAR、LMR、T淋巴细胞亚群在MM患者中呈异常表达趋势,检测其变化有利于为评估MM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T淋巴细胞亚群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 GDF15 sTREM-1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张国勇马铮张琳江雪...
    239-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 年6月至2023 年6 月本院收治的 CHF 患者 96 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其中轻中度心力衰竭组 46 例(NYHA分级为Ⅰ~Ⅲ级)、重度心力衰竭组50 例(NYHA分级为Ⅳ级),另按2 ∶ 1 比例选取同期本院检查健康体检者48 名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 CA125、GDF15、sTREM-1 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血清 CA125、GDF15、sTREM-1 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通过 ROC 曲线分析血清CA125、GDF15、sTREM-1 水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 CA125、GDF15、sTREM-1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S、EF均低于对照组,LAD、LVEDD均高于对照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A125、GDF15、sTREM-1 均与FS、EF呈负相关(r=-0。605/-0。617、-0。516/-0。512、-0。572/-0。613,P<0。05),均与LAD、LVEDD呈正相关(r=0。827/0。818、0。819/0。834、0。846/0。878,P<0。05)。重度心力衰竭组CA125、GDF15、sTREM-1 水平均高于轻中度心力衰竭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CA125、GDF15、sTREM-1 为重度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分析血清 CA125、GDF15、sTREM-1 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 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61、0。695、0。822,以预测评分绘制ROC曲线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AUC为0。848,敏感度为84。0%、特异性为82。6%。结论:血清CA125、GDF15、sTREM-1 在CHF患者中高表达,与心功能相关密切,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联合评估效果更好。

    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糖类抗原生长分化因子-15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心功能相关性

    乙肝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结核耐药基因分布情况

    孟颖张倩支力强
    24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TB)/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频率和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对来自TB/HBV共感染患者的 100 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了回顾性实验室分析,其中Beijing谱系株最为普遍(49%),其次是EAI谱系株(35%),少数菌株包括Haarlem(2。0%)、LAM(1。0%)、MANU(3。0%)、T(4。0%)和U(6。0%)。所有菌株均于 2014 年至 2018 年从患者的痰、胸腔积液标本中分离。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Spoligotyping分型和24 个位点穿插重复单元(MI-RU-24 分型),并对rpoB、katG、inhA和inhA启动子、rpsL、rrs 和 embB 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总共有 42株(42。0%,42/100)菌株表现出耐药性;9 株(9。0%,9/100)是多重耐药株(MDR)。对异烟肼的耐药率为25。0%(25/100),利福平的耐药率为 10。0%(10/100),乙胺丁醇的耐药率为 5。0%(5/100),和链霉素的耐药率为40。0%(40/100)。在利福平耐药菌株中,90%(9/10)具有利福平抗性的分离株在 RRDR中具有突变(密码子507-533)。在异烟肼耐药菌株中,分别有 100%和 21%的 katG 和 inhA(包括 inhA启动子)发现基因突变;其多药耐药性主要与katG基因中的Ser315Thr突变相关(7/9,77。8%)。59。5%存在耐药性的菌株属于北京谱系,66。7%的MDR菌株属于北京谱系。结论:在 TB/HBV 合并感染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接近一半(42%)为耐药株,其中以Beijing谱系为主。

    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核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感染

    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肌松拮抗策略对肺叶切除患者肺功能影响效果分析

    郭宇东马晓燕李文娟申彦杰...
    250-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罗库溴铵-舒更葡糖钠与罗库溴铵-新斯的明肌松拮抗策略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本院行肺叶切除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罗库溴铵-舒更葡糖钠肌松拮抗策)与对照组(予以罗库溴铵-新斯的明肌松拮抗策),每组 43 例。对比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R)、去甲肾上腺素(NE)、丙泊酚用量、皮质醇(Cor)、血氧分压(PaO2)、瑞芬太尼用量、氧合指数(PaO2/FiO2)、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肌松拮抗剂起效时间、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 FEV1、FVC、PEFR、NE、Cor、PaO2、PaO2/FiO2 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时点,观察组的FEV1、FVC、PEFR高于对照组(P<0。05);在T1、T2、T3 时点,观察组的NE、Cor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切皮时、拔除气管导管前 15min、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即刻,观察组的PaO2、PaO2/FiO2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而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PACU 停留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肌松拮抗剂起效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及术后 1、7d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库溴铵-舒更葡糖钠肌松拮抗策用于肺叶切除患者中有利于减轻对肺功能的影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肺叶切除肺功能罗库溴铵舒更葡糖钠新斯的明肌松拮抗策略

    斯钙素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邓润叨付霞霏
    25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斯钙素2(STC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宫颈癌患者(n=88)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患者宫颈组织中STC2 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STC2,比较宫颈癌组织与癌旁组织STC2 mRNA,分析STC2 在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对其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TC2 mRNA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STC2阳性表达在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2 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STC-2 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STC2 阳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低于STC2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STC2 表达与PFS均呈负相关(r=-0。683,P<0。05),由于未达 OS 终点,目前无法计算以及对比OS差异,后续密切追踪跟进。结论:STC2 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宫颈癌斯钙素2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NT-pro BNP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衰弱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叶飞陈丹丹姚尧
    259-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衰弱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 年1 月至2022 年 3 月老年心力衰竭 115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Fried 衰弱诊断量表将患者分为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分析患者NT-pro BNP 水平对患者合并衰弱的诊断价值及与衰弱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患者入组12 个月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衰弱组分为预后较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分析NT-pro BNP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的NT-pro BNP、BNP 及cTnⅠ、CK、CK-MB水平呈下降趋势,且衰弱组各指标高于衰弱前期组,衰弱前期组各指标高于无衰弱组(P<0。05);NT-pro BNP 水平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衰弱的AUC 值为0。773,95%CI为0。685~0。846,P<0。001,灵敏度为68。63%,特异度为 76。56%;NT-pro BNP 水平与衰弱程度呈正相关(r=0。521,P<0。001);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为60。78%、34。62%及28。95%,其中衰弱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衰弱前期组及无衰弱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NT-pro BNP、BNP 及cTnⅠ、CK、CK-MB 水平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NT-pro BNP 水平评估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衰弱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87,95%CI为0。650~0。889,P<0。001,灵敏度为87。10%,特异度为70。00%。结论: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衰弱患者的NT-pro BNP 水平异常升高,且该指标对患者出现衰弱症具诊断价值,对患者预后有评估价值。

    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衰弱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诊断价值预后评估价值

    鸢尾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侯秀秀刘博邢宝瑞冯元超...
    26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大鼠骨代谢及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构建 PMOP 大鼠模型,将所有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PMOP 组、鸢尾素低、中、高剂量组(Irisin-L、Irisin-M、Irisin-H 组)、鸢尾素高剂量+YAP抑制剂维替泊芬组(Irisin-H+VTPF 组);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Micro-CT 分析骨小梁的平均厚度(Tb。Th)、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HE 染色观察股骨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OC)、核结合因子-α1(CBF-α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带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YAP、p-YAP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PMOP 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小梁结构紊乱,骨小梁厚度变薄,空骨陷窝明显,甚至发生轻微骨折,BMD、Tb。Th、Tb。Ar、Tb。N、BALP、P1NP、OC、CBF-α1、TAZ、YAP、p-YAP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P<0。05);与PMOP 组比较,Irisin-L、Irisin-M、Irisin-H组大鼠股骨组织骨小梁结构逐渐排列有序,空骨陷窝减少,股骨组织损伤逐渐减轻,BMD、Tb。Th、Tb。Ar、Tb。N、BALP、P1NP、OC、CBF-α1、TAZ、YAP、p-YAP 表达水平依次显著升高,Tb。Sp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Irisin-H组比较,Irisin-H +VTPF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小梁结构紊乱,空骨陷窝明显增加,股骨组织损伤加重,BMD、Tb。Th、Tb。Ar、Tb。N、BALP、P1NP、OC、CBF-α1、TAZ、YAP、p-YAP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P<0。05)。结论:鸢尾素可以通过激活Hippo-YAP 信号通路,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

    鸢尾素Hippo-Yes相关蛋白信号通路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

    CT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价值

    吴婧徐永敢
    269-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CT血管成像(CT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IS 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比较多普勒超声、CTA 检查对 IS 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110 例IS患者经DSA检查发现脑血管轻度狭窄 24 例,中度狭窄63 例,重度狭窄13 例,闭塞10 例,其中颅外动脉(56。36%)占比多于颅内动脉(43。64%)。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 IS 患者脑血管为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54。17%、77。91%、72。73%;CTA检查为95。83%、88。37%、90。00%。CTA检查评估IS 患者脑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CTA 检查与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脑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IS 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常规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患者脑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CT血管成像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评估价值经颅多普勒超声

    骨桥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评价

    孙启天薛婷匀闫贞蓉徐李文静...
    27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与胱抑素 C(Cys-C)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就诊148 例行冠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按疾病分组,对血清OPN与Cys-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OPN 与 Cys-C 能独立预测冠心病(CHD)。ROC 曲线显示,OPN 与Cys-C对CHD具有诊断价值,当两指标联合时,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灵敏度为 76。42%,特异性为81。16%。比较不同疾病间 OPN 与 Cys-C 含量显示,OPN 在不稳定心绞痛(UAP)组显著高于稳定心绞痛(SAP)组,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P<0。05)。Cys-C 含量在 AMI 组、UAP组和SAP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PN 与 Cys-C 具有对 CHD 的诊断价值,动态检测OPN对疾病的监测有一定帮助。

    骨桥蛋白胱抑素C冠心病诊断标志物血清

    心电图的碎裂QRS波联合血清pro-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何佩娟武金盼胡娟娟宋小青...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的碎裂QRS波(fQRS波)联合血清前体脑钠肽(pro-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医院收治的 145 例A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3 个月的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统计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一般资料,两组均进行常规 12 导联心电图检查与血清pro-BNP 水平检测,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AMI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与fQRS波、pro-BNP 及两者联合对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145 例患者中共 76 例(52。41%)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其余69 例(47。59%)未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组血肌酐(Scr)水平、发病后治疗时间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术前病变支数多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心力衰竭组存在心电图fQRS波的患者数多于非心力衰竭组,pro-BNP 水平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心电图 fQRS 波、pro-BNP 为AAMI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心电图fQRS波、血清pro-BNP 及联合对心力衰竭发生进行预测时,以pro-BNP 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80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0。00%与85。65%,两者联合后敏感度显著升高,为 84。21%,特异度为 69。57%。结论:心电图 QRS 波、pro-BNP为AAMI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且心电图QRS波、pro-BNP 在AAMI患者心力衰竭中预测效能较高,两者联合可显著提升敏感度,预测价值更高,可作为辅助检测指标。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电图碎裂QRS波前体脑钠肽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