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生微生物-肠-脑轴作用的新靶点:小胶质细胞

    张雷雷杨琳李思诗倪炯臣...
    1725-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胶质细胞是大脑内的主要免疫细胞,对大脑的发育和稳态至关重要,在调节神经发生、影响突触重构和调节神经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可能是导致神经变性和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中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小胶质细胞不仅参与中枢免疫,而且受外周免疫的影响,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近几年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促进小胶质细胞成熟和中枢免疫调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很多小胶质细胞发生改变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微生物群丰度也随之改变.因此,这些发现表明肠-脑轴双向调节作用靶点可能是小胶质细胞.在此,我们讨论了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对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以及中枢和精神类疾病中小胶质细胞的改变,并强调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肠-脑轴中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

    小胶质细胞肠道微生物中枢疾病免疫调节

    组学研究进展

    张强王悦李美秋郑健...
    1730-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是研究生物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生物的代谢产物及遗传现象的一门广泛的学科,目前对组学的分析已成为研究医学、动植物等各个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本综述分别阐述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微生物组等9种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对每个组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概述.

    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

    乳腺癌规范化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调查

    何梅赵振慧李迅
    1735-1738,1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规范化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9年1~10月收治的148例乳腺癌规范化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根据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97 例)和未复发转移组(51例).通过病例查阅,电话随访查阅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回顾性填写食物频率法调查问卷( FFQ dietary intake questionnaire).采用单因素比较法、Logist多因素筛选法分析乳腺癌规范化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在20% ~30% (β=1. 914,P=0. 001)、ki67≥30% (β=2. 005,P=0. 001),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的程度(大专及以上) ( β = -1. 754, P =0. 002)、每日摄入苹果( β =-1. 869,P=0. 027)、每日摄入香蕉(β= -1. 720,P=0. 048)、摄入西红柿(P=0. 040)则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结论 HER2 、ki67的表达、患者受教育的程度、摄入苹果、香蕉、西红柿的频率、都与乳腺癌转移复发密切相关,针对影响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综合的治疗及干预,以降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乳腺癌规范化术后复发转移

    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临床特征和耐药分析

    陈学敏李玉雪
    1739-1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石家庄市人民医院15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为防控院内感染和优化临床用药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分离的156株CRE,回顾性调查,同源性分析,采用 WHONET 5. 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156 株 CRE 中,以肺炎克雷伯菌(80. 1% )为主,标本来源以痰液(41. 7% )为主.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48. 7% )为主,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试验)阳性率为82. 1% ,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86% ),EDTA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CIM 试验)分析其产酶类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以产丝氨酸酶为主(86. 4% ),大肠埃希菌以产金属碳青霉烯酶为主(77. 8% ).结论 CRE临床感染现状较为严峻,应加强监测,防止并控制传播;mCIM试验与eCIM 试验检测快速简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肠杆菌科细菌mCIM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酶eCIM试验

    冠心病患者PCI介入治疗中的护患沟通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张善婷冯俊刘洋
    1743-1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以及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7例接受PCI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满意度(84. 8% )低于研究组(94. 1% ) (P<0. 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 05);对照组生活质量分数低于研究组(P<0. 05);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研究组(P<0. 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 5% )低于研究组(9. 7% )(P<0. 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PCI介入治疗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令人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冠心病PCI介入治疗护理护患沟通技巧治疗依从性

    一病一品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就医体验及管理缺陷的效果研究

    曹丽晶沈憬宏陆凤艳
    1747-1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术期时应用一病一品,充分了解管理缺陷及就医体验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应用一病一品护理.比较2组健康状况调查表( SF-36)评分、健康教育、护理计划落实、护士主动告知满意度、就医体验、管理缺陷改善效果、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日常活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均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健康教育、护理计划落实、护士主动告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护理责任、护理安全、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护理环境均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管理缺陷发生率2. 0% (1/51)低于对照组5. 9% (3/51);研究组结果指标、过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 05),感染、脱管、压疮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中,一病一品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管理缺陷,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一病一品胃肠道肿瘤围术期就医体验管理缺陷

    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

    胡皓琳朱艳
    1751-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出院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天,出院前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与疼痛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事件、肺部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切口愈合延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增长而降低;研究组患者出院前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2. 62 ± 4. 25)分、(32. 56 ± 3. 6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9. 31 ± 4. 91)分、(38. 71 ± 4. 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切口愈合延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 45% 、1. 69% 、6. 90%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 0% 、11. 67% 、28. 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焦虑及抑郁状况,降低疼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围术期疼痛护理管理质量.

    骨科围术期无痛管理护理干预

    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黄霞红刘晓丽袁榕张维维...
    1755-1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130例予以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后VAP发生情况、依从性、干预效果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VAP发生率为3. 85% ,比对照组的12. 31%更低,而试验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护理后,试验组ICU入住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而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预防VAP,提升患者依从性,缩短其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血气分析指标依从性

    拓展型舒适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化疗中的效果观察

    李云霞崔红军
    1758-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拓展型舒适护理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接受化疗干预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老年化疗护理对象80例为研究样本,于偶数病室入住的40例护理对象设为对照组,于奇数病室入住的40例护理对象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舒适护理,试验组接受拓展型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化疗观察样本干预后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观察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将拓展型舒适护理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老年护理对象之中,可显著改善其各维度舒适感受,提升其生活质量,深受其高度满意.

    拓展护理舒适护理老年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