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145-5 p靶向调控MRGBP基因表达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胡超前
    1765-1769,1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是否通过靶向调控MRG结构域结合蛋白(MRGBP)基因表达来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方法 使用紫外线照射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构建细胞凋亡模型.在细胞中转染anti-miR-145-5p或pcDNA-MRGBP,并构建细胞凋亡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45-5p、MRGBP mRNA在SRA01/04细胞中的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RGBP、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蛋白表达.starbase网站与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分析miR-145-5p和MRGBP的靶向关系.共转染anti-miR-145-5p和si-MRGBP,并建立细胞凋亡模型,观察低表达MRGBP对miR-145-5p低表达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中SRA01/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比较,凋亡模型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中miR-145-5p表达量、C-caspase-3水平、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MRGBP mRNA、MRGBP蛋白表达量、cyclinD1表达量、细胞增殖率显著减少(P<0.05).低表达miR-145-5p或高表达MRGBP显著增加凋亡模型SRA01/04细胞的cyclinD1表达量、细胞增殖率(P<0.05),显著降低C-caspase-3水平、细胞凋亡率(P<0.05).miR-145-5p靶向调控MRGBP表达.低表达MRGBP可以逆转miR-145-5p低表达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中SRA01/04细胞增殖、cyclinD1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C-caspase-3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145-5p通过靶向调控MRGBP基因的表达影响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

    miR-145-5pMRGBP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凋亡

    TPT1-AS1靶向miR-30 c对肺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

    符国奋梁海梅王志峰颜洪顺...
    1770-1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PT1-AS1对肺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将pcDNA3.1、pcDNA3.1-TPT1-AS1、anti-miR-NC、anti-miR-30c分别转染至A549细胞中,记为pcDNA3.1组、pcDNA3.1-TPT1-AS1组、anti-miR-NC组、anti-miR-30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TPT1-AS1和miR-30c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周期细胞比例;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TPT1-AS1对miR-30c的靶向调控.结果 肺癌组织中TPT1-AS1高表达(P<0.05).过表达TPT1-AS1或抑制miR-30c表达,G0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降低,S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G2期细胞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显著升高,迁移细胞数显著升高,Ki67、N-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PT1-AS1靶向调控miR-30c.结论 过表达TPT1-AS1可能通过下调miR-30c促进肺癌细胞从G0期到S期转化,促进细胞的克隆形成和迁移.

    TPT1-AS1miR-30c肺癌增殖迁移

    DLC-1、PCDH10表达水平和NQO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诱导胃癌ESD术后复发的关系

    张敏周晓晴李保华罗超...
    1775-1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LC-1(deleted in liver cancer 1,DLC-1)、编码原钙黏蛋白10(protocadherin-10,PCDH10)表达水平和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l,NQO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诱导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ESD术的20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胃癌前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n=102)和不吸烟组(n=100),比较2组患者DLC-1、PCDH10表达水平以及NQO1基因多态性.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分析上述基因多态性与患者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吸烟组DLC-1阳性表达比例显著低于不吸烟组患者(P<0.05).另外染色结果表明:DLC-1在正常胃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呈现高表达、中表达、低表达,免疫反应性逐渐减弱;吸烟组患者PCDH10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不吸烟组(P<0.05),且2组患者胃癌组织PCDH10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术后发生胃癌复发患者的DCL-1阴性率、胃癌组织PCDH10 mRNA水平以及NQO1基因CT和TT型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DCL-1阴性率、胃癌组织PCDH10 mRNA水平以及NQO1基因多态性均与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 吸烟、NQOI基因多态性、DLC-1阴性和PCDH10高表达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DLC-1阴性与胃癌ESD术后复发存在显著负相关,吸烟、PCDH10表达水平以及NQO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ESD术后复发存在显著正相关.

    吸烟诱导胃癌DLC-1编码原钙黏蛋白10NQO1基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鞣花酸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周翔成平陆衡程贺理宇...
    1780-1782,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鞣花酸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阿霉素诱导FSGS大鼠模型,分组并予以鞣花酸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相应血液、尿液标本,检测肾脏损伤的常规生化指标及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等肾脏损伤的评价指标;检测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肾组织中Mst1-Nrf2通路靶基因mRNA的表达;肾组织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情况采用PAS染色.结果 采用鞣花酸干预的阿霉素诱导FSGS大鼠的肾功能、24 h尿蛋白等指标明显缓解(P<0.05);改善了肾组织GSH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降低(P<0.05);下调肾组织Mst1 mRNA,上调Nrf2 mRNA表达(P<0.05);肾组织FN、α-SMA等纤维化指标的表达被不同程度抑制;肾组织肾小球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鞣花酸可能通过Mst1-Nrf2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发挥作用从而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病变情况.

    鞣花酸Mst1-Nrf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转录因子Nrf2在缺氧性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

    陈依林李光才
    1783-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转录因子Nrf2在缺氧性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C57BL/6J小鼠(周龄10周左右)和Nrf2基因敲除(Nrf2-/-)的小鼠用于本次实验,所有小鼠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将实验小鼠分为WT小鼠对照组(野生型小鼠不做手术处理);WT小鼠损伤组(小鼠进行肠缺血/再灌注手术处理,进行肺损伤模型构建);Nrf2-/-小鼠损伤组(Nrf2-/-小鼠进行肠缺血/再灌注手术处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氧葡萄糖剥夺和复氧人PMVEC从科学细胞研究实验室购买.细胞分为Nrf2 siRNA转染组(Nrf2抑制表达);Sirt1过表达组(用Sirt1慢病毒载体转染PMVEC).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Nrf2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实验小鼠的HIF-1α、VEGF和CD31的蛋白表达;组织学及胶原定量检测小鼠肺损伤;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通过PCR实时分析细胞CD31、NOX4和Nrf2的mRNA表达.结果 WT小鼠损伤组较WT小鼠对照组Nrf2的荧光染色增加(P<0.05).WT小鼠损伤组较Nrf2-/-小鼠损伤组HIF-1α、VEGF和CD31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WT小鼠损伤组较Nrf2-/-小鼠损伤组白细胞浸润量降低(P<0.05),Nrf2-/-小鼠损伤组较WT小鼠损伤组肺损伤评分升高(P<0.05),WT小鼠损伤组较Nrf2-/-小鼠损伤组胶原蛋白沉淀降低(P<0.05).第12小时Sirt1过表达组较Nrf2 siRNA转染组细胞增殖升高(P<0.05),第24小时Nrf2 siRNA转染组较Sirt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降低(P<0.05).Sirt1过表达组较Nrf2 siRNA转染组CD31、NOX4和Nrf2的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 Sirt1可通过刺激Nrf2表达,通过NOX4介导的基因调控维持缺氧性血管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转录因子Nrf2血管重建免疫染色细胞凋亡

    CT测量正常国人腰椎椎弓根钉道参数研究

    李身泰李明马维
    1788-1791,1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量正常国人腰椎椎弓根钉道的各项参数的数值,为腰椎后路手术提供数据参考,为国人内固定物的制造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挑选腰椎结构正常的志愿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34.47±6.36)岁,平均身高(1.68±0.07)m.应用GE Light Speed 16排CT扫描仪从志愿者头端向远端连续扫描全腰椎,层厚设定为0.625 mm,扫描后数据上传致相关软件后依次测量各个腰椎的椎弓根钉道各项参数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从L1到L5,椎体椎弓根轴线与垂直线成角(A角)、椎弓根轴线与棘突轴线的成角(B角)、椎弓根宽度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点至椎体前缘距离逐渐增大,到L4达到最大,L5又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椎体左右椎弓根宽度、入钉点至椎体前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了不同椎体应选用特定的直径和长度的螺钉,在水平面上可通过特定的外展角度安全置入,在同一椎体以相同的矢状角度、相反的水平外展角度在左右椎弓根置入相同直径和长度的螺钉的信息.

    腰椎螺旋C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发症

    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疗效比较

    王一凡马铮焦建宝
    1792-1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short segment fixation combined with vertebroplasty,SSF+VP)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2例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VP组23例,SSF+VP组19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采用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5个月.PV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SSF+VP组(P<0.01).2组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F+VP组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明显大于PVP组(P<0.05),SSF+VP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PVP组(P<0.05).结论 PVP和SSF+VP均是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安全有效方法,PVP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SSF+VP具有保持椎体前缘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的优势.

    Kummell病短节段固定椎体成形术

    ABCC11基因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1辅助化疗预后的价值分析

    邢国柱沈会华李悟
    1797-1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1辅助化疗后ABCC11基因多态性对ⅠB-ⅢA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肺叶后对患者进行S-1化疗,分析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包括组织学特征、肿瘤大小、ABCC11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5-Fu通路相关酶等,并且解析其与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分别为73.3%和69.5%,鳞状细胞癌患者的OS比肺腺癌患者短(P=0.032);肿瘤≥34 mm的患者相较于肿瘤≤33 mm的患者OS也短(P=0.013).RFS单因素分析发现,PS≥1(P=0.031)、淋巴管浸润(P=0.005)、血管浸润(P=0.003)以及A/A型SNP538(P=0.012)均表现出较短的生存时间.对40例疗效达到或超过70%的患者5-年存活率进行分析,发现A/A型SNP538(P=0.003)、TS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P=0.018)以及PS≥1(P=0.026)均为RFS较差的显著预测因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只有A/A型SNP538表现出显著的危险比(P=0.002).结论 本研究的5年生存率分析表明ABCC11基因中的A/A型SNP538是术后患者接受S-1辅助治疗是否会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由于A/A型SNP538对应于干型耳垢,因此基于S-1的辅助化疗可能因耳垢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个性化差异.

    非小细胞肺癌S-1ABCC11基因多态性

    LINC00087靶向miR-519 d-3 p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刘恩智邵晓光盛巍李勐...
    1801-1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LINC00087和miR-519d-3p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45例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lncRNA LINC00087的水平,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转染si-LINC00087和anti-miR-519d-3p以抑制LINC00087和miR-519d-3p表达,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胶质瘤U251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i67和Caspase3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INC00087与miR-519d-3p的调控关系.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组中的LINC00087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胶质瘤细胞U251中抑制LINC00087可降低细胞存活率和增殖蛋白Ki67含量,提高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LINC00087靶向负调控miR-519d-3p的表达;抑制miR-519d-3p可逆转抑制LINC00087对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LINC00087通过靶向miR-519d-3p调控U25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LINC00087是胶质瘤潜在分子靶点.

    胶质瘤U251LINC00087miR-519d-3p增殖凋亡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及影响因素

    籍芳华何云霞刘晓宁
    1805-1808,1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uplex ultrasonography,CDU)诊断阳性率、DVT形成的时间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DU资料.患者于入院后1 d、术前1 d及术后1、3、5 d均查1次双下肢CDU及D-二聚体,记录患者血栓发生时间、例数、解剖分布.统计CDU发现患者新发生血栓例数,并评估D-二聚体对DVT的诊断价值.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导致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后再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8例患者中有116例(55.77%)在围手术期经CDU发现DVT.根据CDU诊断DVT发生与否分为DVT组116例(55.77%)和非DVT组92例(44.23%).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入院后1 d、术后1 d D-二聚体诊断DVT的曲面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16、0.717,其对DVT有一定诊断价值.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状态、输血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和术后1 d D-二聚体水平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U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诊断DVT的阳性率高达55.77%.入院后第1天及术后第1天D-二聚体对DVT的形成有一定预测价值.年龄、BMI和术后1 d D-二聚体水平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髋部骨折静脉血栓老年彩色多普勒超声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