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抑制AKR1B1表达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

    董岩贾依娜尔吐尔逊古丽·麦麦提阿尔申·木拉提...
    2245-2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抑制醛酮还原酶1成员B1(AKR1B1)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的其余3组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刺法制备脓毒症ALI模型,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50 mg/kg、100 mg/kg灌胃依帕司他,1次/d,连续6周.6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AKR1B1表达;ELISA法测定4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水平;天平称量4组大鼠左侧肺组织湿质量(WW)与干质量(DW),计算WW/DW比值;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4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4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4组大鼠BALF中M1型(F4/80+CD86+)与M2型(F4/80+CD206+)巨噬细胞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4组大鼠肺组织内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与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AKR1B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与BALF中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降低(P<0.05),右侧肺组织WW/DW值下降(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TUNEL阳性细胞率减少(P<0.05),BALF中F4/80+CD86+阳性表达率降低、F4/80+CD206+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肺组织内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TNF-α、iNOS、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0.05),而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TGF-β、Arg-1、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5).结论 AKR1B1在脓毒症所致ALI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升高,而抑制AKR1B1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并促进向M2型转化来减轻大鼠肺损伤.

    醛酮还原酶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巨噬细胞极化

    益母草碱改善三氯化铝所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

    雷洁昕陈鹏周本宏
    2251-2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母草碱对灌胃三氯化铝(AlCl3)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的学习认知水平的影响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AlCl3模型组、吡拉西坦阳性对照组、益母草碱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小鼠灌胃AlCl3建立AD模型,阳性对照组与益母草碱治疗组每天接受药物灌胃进行干预.50 d后,利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之后检测小鼠脑组织MDA、SOD、T-AOC及GSH-Px含量变化;测定脑组织中TNF-α、IL-6及IL-1β表达水平;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益母草碱性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 益母草碱明显减少了小鼠逃避潜伏期(P<0.05)和穿越次数(P<0.05);能显著降低神经元的损伤和抑制神经元的丢失;同时可抑制脑组织MDA生成(P<0.01),提高SOD、GSH-Px及T-AOC等活力表达(P<0.01);有效降低脑组织中TNF-α、IL-6及IL-1β等抗炎因子含量(P<0.01).此外,益母草碱还能提高小鼠脑内Nrf2与HO-1蛋白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益母草碱能有效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HO-1通路活化提高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应激水平等有关.

    益母草碱抗氧化抗炎老年痴呆学习记忆

    IL-6对种植体周围炎大鼠牙龈组织中TNF-α表达的影响

    黄大海王祥芸储雯胡蓉...
    2256-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白细介素(IL-6)对种植体周围炎大鼠牙龈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种植体周围炎大鼠模型组(PI组)、种植体周围炎大鼠模型给予IL-6抑制剂Tocilizumab组(Tocilizumab组)、在Tocilizumab组的基础上给予NF-KB/p65激活剂LPS组(LPS组),每组10只.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袋深度(PPD)、探诊出血(BOP)、出血指数(BI)和牙龈指数(GI).测量种植体周围骨高度和骨密度(Micro-CT法);检测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炎症浸润(HE染色);RT-PCR检测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中IL-6、TNF-ot mRNA表达;检测牙龈组织中p-p65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结果 与sham组比较,PI组大鼠种植体软组织中PPD(近颊、远颊、近舌、远舌)、BOP、BI和GI均明显增加(P<0.05);与PI组比较,Tocilizumab组大鼠种植体软组织中PPD(近颊、远颊、近舌、远舌)、BOP、BI和GI均明显降低(P<0.05);与Tocilizumab组比较,种植体软组织中PPD(近颊、远颊、近舌、远舌)、BOP、BI和GI均明显增加(P<0.05).与sham组比较,PI组大鼠种植体骨高度、牙槽骨密度明显降低,IL-6、TNF-α mRNA和p-p65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PI组比较,Tocilizumab组大鼠种植体骨高度、牙槽骨密度明显升高,IL-6、TNF-α mRNA和p-p65蛋白表达低于(P<0.05);LPS组大鼠种植体骨高度、牙槽骨密度低于Tocilizumab组,IL-6、TNF-α mRNA和p-p65蛋白表达高于Tocilizumab组(P<0.05).结论 IL-6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牙髓组织中NF-κB通路激活,进而抑制种植体周围炎大鼠牙龈组织中TNF-α释放,从而减轻大鼠种植体周围炎发展.

    白细胞介素-6种植体周围炎TNF-αNF-κB通路

    黄芩苷调节galectin-3/Akt/GSK-3β/Snail信号通路改善慢性肾脏病大鼠的肾纤维化机制

    刘倩盼邵翔李玉婷刘曼...
    2261-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芩苷调节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Snail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诱导制备慢性肾脏病大鼠肾纤维化模型,随机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氯沙坦,9 mg/kg)组、低剂量黄芩苷组(20 mg/kg)、中剂量黄芩苷组(40 mg/kg)、高剂量黄芩苷组(8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30 d后,检测6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组织胶原分布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A1(CoLIA1)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肾脏组织中galectin-3、p-Akt/Akt、p-GSK-3β/GSK-3β、Snail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损伤严重并伴有黑色腺嘌呤代谢物结晶沉积,胶原纤维增多,肾脏组织胶原分布面积、α-SMA、CoLIA1、Scr、BUN、galectin-3、p-Akt/Akt、p-GSK-3β/GSK-3β、Snail 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黄芩苷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肾间质、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腺嘌呤代谢物结晶和纤维化组织减少,肾脏组织胶原分布面积、α-SMA、CoLIA1、Scr、BUN、galectin-3、p-Akt/Akt、p-GSK-3β/GSK-3β、Snail 水平降低(P<0.05).结论 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galectin-3/Akt/GSK3β/Snai l信号通路,进而改善慢性肾脏病大鼠肾纤维化.

    黄芩苷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Snail信号通路

    PM2.5诱导NLRP3炎症小体活化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南凯张俊芳梁爽张辉...
    2266-2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M2.5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大气PM2.5染毒HAECs 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ELISA)白介素-1β(IL-1β)和IL-18的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NLRP3、caspase-1、IL-1β、Bax和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和线粒体ROS(mtROS)试剂盒检测ROS和mtROS水平,使用NLRP3 siRNA及ROS和mtROS特异性抑制剂(NAC和Mito-TEMPO)后,观察上述结果的变化.结果 PM2.5可引起HAECs细胞分泌IL-1β和IL-18增加,释放MDA和LDH增多,促进细胞凋亡,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M2.5可诱导HAECs细胞caspase-1和IL-1β表达增加,还可使HAECs细胞的ROS和mtROS水平显著升高;使用NLRP3 siRNA以及ROS和mtROS的抑制剂可明显抑制上述效应.结论 PM2.5通过诱导HAECs细胞氧化应激而活化NLRP3炎症小体,进一步引起细胞炎性反应和凋亡.

    PM2.5NLRP3炎症小体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GluER、LacPR及氧脑代谢指标的影响

    李萌盟王静马志卫刘晓梦...
    2271-2275,2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横肌平面阻滞随机抽签法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葡萄糖摄取率(GluER)、脑乳酸生成率(LacPR)及氧脑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老年患者140例分为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全身麻醉组和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联合腹横肌阻滞组,每组70例.2组均观察至术后72 h.统计2组麻醉药物用量、恢复情况及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入室时、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生命体征、GluER、LacPR、氧脑代谢指标及入室时、术毕时炎性应激指标.结果 联合腹横肌阻滞组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全身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抬头时间短于全身麻醉组(P<0.05).心率(HR)比较,全身麻醉组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高于入室时(P<0.05);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联合腹横肌阻滞组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平均动脉压(MAP)比较,联合腹横肌阻滞组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均低于入室时,建立气腹时低于气管插管时、术毕时(P<0.05);全身麻醉组入室时、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联合腹横肌阻滞组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GluER、LacPR均低于入室时,且低于联合腹横肌阻滞组(P<0.05);联合腹横肌阻滞组气管插管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均高于入室时,且高于全身麻醉组,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值(Da-jvO2)均低于入室时,且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2组术毕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醛固酮(RAA)、肾素(REN)水平与入室时比较均升高,但联合腹横肌阻滞组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观察期间,联合腹横肌阻滞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 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降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GluER、LacPR、氧脑代谢,降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胆囊切除腹腔镜老年腹横肌平面阻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葡萄糖摄取率脑乳酸生成率氧脑代谢

    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气分析对新生儿轻度窒息后心脏损害的预测价值

    谷奇周文娣蔡中华王立生...
    2276-2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检测对新生儿轻度窒息后心脏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分娩的68例轻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符合方案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心脏损害,分为非心脏损害组(39例)及心脏损害组(26例).全部研究对象均在分娩现场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同时留取脐动脉血,测定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及高敏肌钙蛋白 I(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hsTnI)水平.应用 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 心脏损害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剩余碱(base excess,BE)、乳酸]及生物标记物(IMA、CK-MB、hsTnI)均显著高于非心脏损害组(P<0.05).以心脏损害(否=0,是=1)为因变量,上述指标等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pH值、PO2及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与pH值呈中度负相关,与PO2呈弱负相关.用于预测新生儿轻度窒息后心脏损害的脐动脉血气pH值、脐动脉血IM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cut-off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0.840、7.14、96.20%、64.10%,0.893、79.65、73.10%、89.70%.脐动脉血气 pH 值及脐动脉血 IMA 二者联合预测新生儿轻度窒息后心脏损害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7、76.90%、92.30%,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脐动脉血气pH值联合脐动脉血IMA对新生儿轻度窒息后的心脏损害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方便、快捷,可考虑作为新生儿轻度窒息后心脏损害的临床早期诊断依据,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脐动脉血气分析缺血修饰白蛋白轻度窒息心脏损害新生儿预测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于蕾李萌姣倪冬贝杨毅...
    2282-2285,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1 588例.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来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6例(50.00%),其次为粪肠球菌8例(25.00%)、大肠埃希菌6例(18.75%)、阴沟肠杆菌2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在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是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为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以上因素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中体重指数与病理完全缓解的关系

    谢炉峰缪继东蒋朝阳李家伟...
    2286-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BMI)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2年6月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136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BMI的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BMI与pCR的关系.结果 136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获得pCR 43例(31.62%).BMI≥24组T分期(Ⅲ-Ⅳ期)、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14)、淋巴结转移(阳性)高于BMI<24组(P<0.05).pCR组与非pCR组年龄、月经状态、Ki-67比较(P>0.05);pCR组T分期(Ⅲ~Ⅳ期)、ER(阴性)、PR(阴性)、淋巴结转移(阳性)、BMI(≥24)低于非pCR组(P<0.05).孕激素受体(PR)、淋巴结转移、BMI是影响ER-2阳性乳腺癌pC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pCR与PR、淋巴结转移、BMI明显相关,结合BMI与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BMI是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pCR的独立危险因素.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新辅助化疗体重指数病理完全缓解

    心宝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田朝晖路康马红彦
    2291-2294,2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了解心宝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分析石家庄市急救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心宝丸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丙二醇(PG)、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素-1(ET-1)、左心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的(CT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NO、VE/VA、LVEF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G、MMP-9、ET-1、LVDs、LVDd、LVEDV、LVESV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CTA、CGRP、NOVE/VA、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宝丸治疗后可抑制心室重构的发生,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状态.

    心宝丸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