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

    张磊王宏张小伟孟位明...
    2295-2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足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术,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检测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足功能、跟骨解剖结构、骨代谢、炎性因子、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P1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环磷酰胺(CTX)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CRP、IL-6、MDA水平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跗骨窦小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理想,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且可促进术后足功能、骨代谢恢复,并发症少.

    跟骨骨折足功能跗骨窦小切口经外侧"L"形切口术

    玻璃体腔注药结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梁娜张婉泽李云飞贾舒雅...
    2300-2303,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药结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50眼).对照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试验组采用玻璃体腔注药结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最佳矫正视力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EDV、PS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网膜黄斑区厚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视网膜黄斑区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中并发症4例,其中出血2例,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10.0%;试验组中并发症1例,其中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试验组并发症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药结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明确,改善最佳矫正视力与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安全性

    体温控制联合麻醉苏醒干预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恢复期寒颤的影响

    费为奎宋佳吴立萍柴秋琰...
    2304-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温控制联合麻醉苏醒干预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恢复期寒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94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体温控制联合麻醉苏醒干预,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术前及术后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寒颤情况.比较2组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2组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于术前,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2组MoCA和MMSE评分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寒颤分级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温控制联合麻醉苏醒干预可减轻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效预防恢复期寒颤,利于患者术后转归.

    体温控制苏醒干预腹腔镜全麻手术认知功能寒颤

    产前超声联合血清miR-148b、miR-375检测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白子彤朱毓
    2308-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48b、miR-375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联合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产前筛查的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10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病例组(先天性心脏病,n=80)和对照组(均无先天性心脏病,m=26).比较2组血清miR-148b、miR-375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8b、miR-375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四表格法分析产前超声联合血清miR-148b、miR-375水平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miR-148b水平显著降低,血清miR-375水平显著升高(P<0.05).产前超声联合血清miR-148b、miR-375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为93.40%,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96.15%.其中,三项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血清miR-148b、miR-375单独诊断(P<0.05),三项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高于产前超声、血清miR-148b、miR-375单独诊断(P<0.05).结论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血清miR-148b水平显著降低,血清miR-375水平显著升高,产前超声联合血清miR-148b、miR-375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miR-148bmiR-375产前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上腹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的影响

    王霞
    2312-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对其上腹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消化内科治疗的146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ylori根除率、症状评分、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5%(P<0.05);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为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4%(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腹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 Ⅰ/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G Ⅱ、G-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前列腺素E2(PGE2)、热休克蛋白(HS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晕、失眠、恶心、腹胀、皮疹、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H.pylori根除率,缓解上腹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抑制胃黏膜炎症损伤,且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益生菌铋剂四联疗法疗效症状评分血清胃肠激素不良反应

    急性血糖波动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评估心功能的影响

    刘阔呼海娟刘德敏王倩...
    2316-2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短时间内血糖浓度波动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10月进行OGTT试验的住院患者32例.分别检测每位患者在空腹时、OGTT试验开始后30 min、60 min、120 min和180 min时血浆NT-proBNP、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通过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个体NT-proBNP水平与血糖浓度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一步分析检测时间、血糖、胰岛素和C-肽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在32例患者中,只有5例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与血糖浓度有相关性(P<0.05).然而,每例患者NT-proBNP水平与血糖浓度的相关性趋势和最佳拟合曲线各不相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时间和不同血糖浓度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40.87)=1.23,P=0.29,η2=0.04].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表明NT-proBNP水平不受检测时间、血糖、胰岛素和C-肽浓度的影响(P>0.05).结论 急性血糖浓度波动不影响NT-proBNP水平从而不影响NT-proBNP对心功能的评估.

    N末端B型利纳肽血糖心功能

    SCNN1B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

    刘馨赵健刘青
    2320-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SCNN1B基因在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甲基化水平,并检测SCNN1B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及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62例为病例组,选取65例同期因宫颈癌、子宫肌瘤或盆腔脏器脱垂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焦磷酸测序检测SCNN1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SCNN1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中SCNN1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增高,而SCNN1B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CNN1B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与SCNN1B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卵巢癌样本中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692,P<0.01).卵巢癌组织中SCNN1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SCNN1B基因mRNA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相关,且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高甲基化的SCNN1B基因启动子使SCNN1B表达沉默,可能参与卵巢癌癌变和进展.

    卵巢癌SCNN1B甲基化

    一体化康复管理方案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黄修丽彭雪蕾费倩宋玮...
    2324-2327,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一体化康复管理方案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 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5 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 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重症机械通气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一体化康复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事件发生率、机械通气相关指标、肌力情况、镇静情况、血栓发生率、获得性衰弱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潮气量均增加,呼吸频率与呼吸阻力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氧分压与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均增高,二氧化碳分压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肌力均增加,观察组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浅镇静率高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获得性衰弱及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体化康复管理方案能够降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率与获得性衰弱风险,提高患者呼吸功能、肌力水平与镇静效果,优化患者预后.

    一体化康复管理管理方案机械通气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邹双骏安红贤胡凤英
    2328-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就诊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1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头晕发作缓解、没有应用精神类药物,以及流行病学特点高发病率的患者81例.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能力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睡眠与认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4个维度评分及MMSE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定向力、语言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注意与集中、记忆、抽象思维、MOCA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执行功能、语言、视结构技能、计算和定向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6个维度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催眠药物维度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普遍存在中度睡眠障碍,并且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

    个体化干预对妊高征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赵杰崔玮赵惠林栋羚...
    2332-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分娩结局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5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收缩压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2组产妇一般资料(年龄、孕周、妊高征程度),干预前后血压,分娩结局,并发症情况,心理状态,新生儿1minApgar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 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SBP、DBP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分娩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65,0.43,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12.75,11.48,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1.54,11.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干预能有效预防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改善妊高征产妇分娩结局及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个体化干预产后出血妊高征新生儿窒息分娩结局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