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定量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参数变化

    王伟王娈郭莹
    2610-2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定量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技术(OCT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单侧发作于2019年1~12月就诊的患者46例(急性发作46眼为观察组,对侧46眼为对照组),利用OCT和OCTA获取在急性发作眼压控制正常后2周内、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参数.结果 观察组RNFLT在2周内与对照组比较厚度增加(P<0.05),RNFLT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FLT在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厚度变薄(P<0.05).对照组RNFLT在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与2周内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3个月、6个月时与2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在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G首次单侧发作眼压缓解后,观察组RNFLT早期增厚,6个月逐渐变薄,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早期下降,2~6个月无显著变化,APACG发作缓解后,通过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了解青光眼进展情况,对照组未受时间和发作眼影响,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无显著变化.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自我停药状况及影响因素

    钟丽梅唐霏林杨柳琴陆艳珍...
    2614-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自我停药状况,分析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自我停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5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治疗期间自我停药状况,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自我停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5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治疗期间107例自我停药,自我停药发生率21.40%;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自我停药患者基线资料,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行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全部资料纳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支付方式(全自费)、抗病毒治疗药物[核苷(酸)类似物(NAs)]、疾病知识水平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均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自我停药的影响因素(OR值为3.209、2.152、9.162、2.082,P<0.05).结论 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有较高的自我停药风险,可能与医疗支付方式、抗病毒治疗药物、疾病知识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有关,临床应重视上述风险因素,针对早期评估存在自我停药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实施合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自我停药用药疾病知识水平领悟社会支持

    成人不典型哮喘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楚辉高玮
    2618-2620,2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典型哮喘误诊与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哮喘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47例不典型哮喘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等,对误诊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0.22±15.03)岁;有症状的患者病程1~24个月.咳嗽变异性哮喘37例(78.72%);胸闷变异性哮喘8例(17.02%);隐匿性哮喘2例(4.26%).47例患者中除2例隐匿性哮喘因其他疾病入住手术科室经常规术前肺功能检查被诊断外,其余45例患者均曾被误诊的病史.47例患者中有哮喘家族史13例(27.66%).有过敏性疾病史22例(46.81%).47例患者中具有典型气道高反应的临床表现28例,具有阳性体征2例.47例患者中行激发试验呈阳性确诊19例,经舒张试验检查呈阳性确诊26例,呼气峰流量(PEF)监测日昼夜变异率>10%确诊2例.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查26例,结果25~50 ppb 8例(8/26,30.77%);结果 >50 ppb 8例(8/26,30.77%),结果正常<25 ppb 10例(10/26,38.46%).47例患者中完全控制36例,部分控制11例,未控制者为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不典型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医生对不典型哮喘认识不足、病史收集不充分、实验室检查复杂都是引起不典型哮喘误诊与漏诊的原因.但仔细询问病史、合理选择肺功能及FeNO检查可帮助临床医生加强对不典型哮喘的诊断.

    不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

    复杂型胸降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时重建锁骨下动脉的研究

    刘亚军王迪李小伟周天宝...
    2621-2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复杂型胸降部主动脉病变行腔内修复术对锁骨下动脉重建疗效的分析,总结此类病变重建锁骨下动脉血流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33例患者,分为A组(单纯完全覆盖LSA)和B组(保留LSA血流).比较2组手术结果,并比较B组内锁骨下动脉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患者资料和治疗,分析此类病变是否重建及如何选择更高效的重建方案.结果 A组与B组后缺血相关并发症为17.86%和1.95%(χ2=10.50,P<0.05);3组分支支架与开窗技术、烟囱技术、杂交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分别为100%/85.0%、100%/87.5%、100%/98.0%(χ2=4.08,P<0.05;χ2=3.93,P<0.05;χ2=0.41,P>0.05).结论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覆盖锁骨下动脉有一定的风险,选择性或部分覆盖更为合理,高危患者尤其应重建血运,而采用分支式支架方式相对更安全、可靠.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血运重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吕学海刘运平叶秋桠郭志娟...
    2625-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的9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及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sF水平,血清前白蛋白(PA)及总蛋白(TP)含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SSA评分降低,VFSS及SWAL-QOL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及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分级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舌骨、甲状软骨上移、前移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的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营养学指标ALB、Hb、sF、PA、TP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

    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卒中吞咽障碍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I表现

    贾佳戴世鹏张崇海孙文静...
    2629-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MD-ACL)的MR特征,探讨MD-ACL的发病机制.测量髁间窝宽度指数(NMI),讨论NWI与MD-ACL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检查并经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资料,从中找出28例经膝关节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为MD-ACL并经关节镜证实的患者设为病例组,选取28例前交叉韧带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测量NWI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屈曲受限,在MR中显示弥漫增粗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充满整个髁间窝,轮廓不清但完整,呈现典型"芹菜梗"样改变.MR增强扫描时,28例MD-ACL患者中表现出ACL边缘的中度增强20例,边缘轻度增强8例.病例组28例诊断为MD-ACL的患者中,NWI值平均为0.256,范围为0.233~0.312,SD为0.021.对照组NWI值平均为0.212,范围为0.18~0.25,SD为0.027.结论 MR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利用MRI推断MD-ACL的发病机制并测量NWI,可以认为NWI值小(髁间窝狭窄)与MD-ACL的发病关系密切.

    前交叉韧带黏液变性磁共振成像髁间窝宽度指数

    美托洛尔与益心舒胶囊联用对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陈静园杨竞霄吴赪
    2633-2635,2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益心舒胶囊联用对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和单纯组,每组45例.单纯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用组给予美托洛尔及益心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Treg以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单纯组的86.87%(P<0.05).联用组LVEF水平高于单纯组,而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单纯组(P<0.05).联用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单纯组的17.78%(P<0.05).联用组血清Treg水平高于单纯组,而IL-10水平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益心舒胶囊联用在改善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佳,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Treg以及IL-10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冠心病心力衰竭美托洛尔益心舒胶囊心功能用药安全性

    保护性固定口腔治疗下低龄儿童心理反应的研究

    李健薛婉婷刘红英董静...
    2636-2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保护性固定口腔治疗下低龄儿童心理应激反应和畏惧程度,提高人们对低龄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方法 对接受保护性固定口腔治疗的60例≤4周岁低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应用改良中文版儿童畏惧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价患儿治疗前、后和2周复诊时主观畏惧程度的变化,在治疗后及复诊前调查观察患儿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及复诊时CFSS-DS改良中文版量表得分均值分别为(45.77±14.65)分,(73.38±9.49)分,(68.12±13.60)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21.41,P<0.001),复诊时较治疗前也明显上升(t=14.74,P<0.001),较治疗后显著下降(t=6.83,P<0.001);治疗后和复诊前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各有22例和19例,治疗后畏惧水平对心理应激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性固定口腔治疗下低龄儿童心理反应强烈,一定程度上加重患儿的牙科畏惧程度,甚至会导致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

    保护性固定低龄儿童儿童牙科畏惧心理应激反应

    侧卧位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学习曲线

    才智刘亮马峰黄海...
    2640-2642,2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学习曲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侧卧位DAA入路THA治疗患者60例,其中前30例患者为A组,后30例患者为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髋臼假体安放角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髋臼假体位置安放的正确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3例患者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余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侧卧位DAA入路THA是一种可替代传统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没有预期的那么高,但是术前需认真规划,谨防DAA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侧卧位前入路髋臼假体全髋关节置换

    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在MRCP 3 D成像中的应用

    卢晶尚柳彤李天然刘靖...
    2643-2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在MR 3D-SPACE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运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两种技术进行扫描,比较其成像质量,探讨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临床考虑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分别采用膈肌导航与相位导航3D-SPACE序列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将采集到的影像利用siemens 3D软件进行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图像质量评分、对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对胆囊及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并进行分析.将MRCP图像分为呼吸配合组和呼吸配合不佳组,比较两种技术图像质量优良率有无差异.结果 采用相位导航的图像质量高于膈肌导航,图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呼吸不配合时,相位导航的图像优良率显著高于膈肌导航(P<0.05).两种导航技术均能较好显示肝内一级胆管、肝外胆管中上段和胆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内二级胆管,肝外胆管下段,胰管的显示,相位导航明显优于膈肌导航(P<0.05),对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97%、98%.结论 相位导航能明显消除呼吸运动伪影,解剖细节更清晰,对于肝内二级胆管,肝外胆管下段,胰管的显示较优于膈肌导航,对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检出率较膈肌导航高;因此相位导航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扫描可推广使用.

    胰胆管水成像膈肌导航相位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