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栓塞大鼠SIRT2/NF-κB通路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梁蔚繁李朝锋
    2885-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栓塞大鼠SIRT2/NF-κB通路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构建急性肺栓塞(AP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1 mg/kg)、阿托伐他汀中剂量组(2 mg/kg)、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4 mg/kg)、速碧林组(0.01 ml/kg),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右心室压力(RVP);检测大鼠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8、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肺组织SIRT2/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呈现肺泡结构损环,间隔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血管管腔变窄,动脉内膜明显增生等病理损伤,mPAP、RVP、动脉血PaCO2、BALF中IL-18及IL-6水平、肺组织核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PaO2及肺组织SIRT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低、中、高剂量组及速碧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mPAP、RVP、动脉血PaCO2、BALF中IL-18及IL-6水平、肺组织核内NF-κB蛋白表达降低,动脉血PaO2及肺组织SIRT2蛋白表达升高,且阿托伐他汀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与速碧林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上调SIRT2表达,抑制NF-κB蛋白核转移,缓解APE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及病理损伤,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动脉血气指标,修复肺功能.

    阿托伐他汀急性肺栓塞SIRT2/NF-κB通路动脉血气指标

    LncRNA KIF9-AS1靶向miR-152-3p调控肺癌细胞的顺铂敏感性

    王慧张佳文王健美张薇...
    2890-2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驱动蛋白家族成员9反义RNA1(KIF9-AS1)对肺癌细胞的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检测A549、A549/DDP中KIF9-AS1、miR-152-3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水平.将KIF9-AS1小干扰RNA、miR-152-3p模拟物分别转染A549/DDP细胞,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下调KIF9-AS1或上调miR-152-3p对A549/DDP细胞凋亡和MRP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T-qPCR确定KIF9-AS1对miR-152-3p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A549细胞比较,A549/DDP细胞中KIF9-AS1、MR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152-3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下调KIF9-AS1表达或上调miR-152-3p表达后,A549/DDP细胞活力、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RP1蛋白表达和IC50显著降低(P<0.05).KIF9-AS1靶向负调控miR-152-3p表达.下调miR-152-3p表达可逆转下调KIF9-AS1对A549/DDP细胞活力、凋亡率、CyclinD1、Cleaved-caspase-3和MRP1蛋白表达以及IC50的影响(P<0.05).结论 下调KIF9-AS1表达可显著抑制A549/DDP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与靶向调控miR-152-3p表达有关.

    KIF9-AS1miR-152-3p肺癌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增殖凋亡

    下调GIT1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

    缪文青张阳严海冬
    2895-2898,2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下调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1)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及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后分为空白组、上调GIT1组和下调GIT1组,检测3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以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MMP-9、ICAM-1相对表达量.结果 在第24、48、72小时,上调GIT1组细胞增殖率高于空白组,凋亡率低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凋亡率高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上调GIT1组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低于空白组,处于S、G2期的细胞比例高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均高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处于S、G2期的细胞比例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上调GIT1组细胞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高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细胞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上调GIT1组细胞Bcl-2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Bax、caspase-3、MMP-9、ICAM-1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且下调GIT1组细胞Bcl-2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Bax、caspase-3、MMP-9、ICAM-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上调GIT1组(P<0.05).结论 下调GIT1蛋白的表达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调控细胞周期分布,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调控Bcl-2、Bax、caspase-3、MMP-9、I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

    乳腺癌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下调miR-32对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及TAK1-p38通路的影响

    易庆军杨宇胡煜吴晓芳...
    2899-2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下调微小RNA-32(miR-32)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TAK1-p38)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人肠上皮细胞系HIEC-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无H.pylory感染无转染正常培养HIEC-6细胞)、H.pylory组(H.pylory感染)、H.pylory+NC组(inhibitor-NC转染+H.pylory感染)、H.pylory+inhibitor组(miR-32 inhibitor转染+H.pylory感染),CCK-8法检测各组HIEC-6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PI检测各组HIEC-6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32、TAK1、p38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B)检测各组细胞TAK1、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BC组比较,H.pylory组HIEC-6细胞miR-32表达水平、凋亡率、上清液TNF-α、IL-6表达量、细胞TAK1、p3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ylory+NC组比较,H.pylory+inhibitor组miR-32表达水平、凋亡率、上清液TNF-α、IL-6表达量、细胞TAK1、p3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活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miR-32可抑制H.pylory感染诱导的HIEC-6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TAK1-p38通路,减轻细胞炎性反应有关.

    微小RNA-32幽门螺杆菌肠上皮细胞凋亡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

    传统生化指标动态监测在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评价中的意义

    李小娟梁红萍
    2904-2907,2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生化指标的动态监测在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在术前、术中不同时期和术后5 d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LDH在术中迅速升高,在肝门开放期上升至最高水平(P<0.05),术后5 d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ALT、AST在术中升高并于手术结束升高至最高水平(P<0.05),术后5 d逐渐下降(P<0.05),AST在术后5 d基本接近正常值.TBIL、TBA在术中一直处于下降趋势(P<0.05),TBA在术后5 d恢复至正常水平.BUN在肝门开放期开始逐渐升高(P<0.05),术后4 d较前一时期开始下降.Scr水平在术中变化不明显,基本处于正常参考范围.TP在肝门阻断前开始降低(P<0.05),ALB则在术中无明显变化,二者均于术后2 d开始同步上升至接近正常值.CHE在术中及术后5 d无明显变化并始终低于正常水平.结论 传统生化指标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规律变化趋势,对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评价及肝功能恢复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传统生化指标动态监测

    外周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与HIV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关系

    笪欣许虹
    2908-2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亚群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机会性感染(opportunitic infections,OIS)和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HIV/AIDS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的水平;采用FACS Cal型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CD4+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HIV-RNA的病毒载量;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机会性感染的情况,以及发生机会性感染与患者血清中IgG、IgA、IgM、T细胞CD4+水平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影响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IgG水平和T细胞CD4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HIV/AIDS患者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发烧、消瘦、咳嗽;主要涉及细菌、真菌以及病毒感染;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患者血清中IgG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机会感染的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中IgG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机会感染的患者(均P<0.05);患者血清中T细胞CD4+的水平越低,机会性感染的种类越多,患者的感染率越高(P<0.05);HIV-RNA载量、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以及T细胞CD4水平影响患者的预后(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G水平与T细胞CD4计数对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更具有优势,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与T细胞CD4计数的预测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6.87 pg/ml,98.45个/mm3.结论 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与T细胞CD4计数的水平在HIV机会性感染患者中明显降低,对机会性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免疫球蛋白T淋巴亚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机会性感染

    海金沙提取物对阻塞性黄疸大鼠PERK/eIF2α/CHOP通路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李媛李屹张晔刘永林...
    2913-2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海金沙提取物对阻塞性黄疸大鼠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C-EBP同源蛋白(CHOP)通路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海金沙低剂量组、海金沙中剂量组、海金沙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大鼠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后,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ol)水平;HE染色检测5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评估肝纤维化分级;TUNEL法测定大鼠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ERK、eIF2α、CHOP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肝小叶受损、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等病理损伤,血清ALT、AST、TBIL、LN、HA、PCⅢ、Ⅳ-Col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PERK、eIF2α、CHO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海金沙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依次减轻,肝细胞凋亡数量依次较少,血清中ALT、AST、TBIL、LN、HA、PCⅢ、Ⅳ-Col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PERK、eIF2α、CHOP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海金沙处理组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海金沙可能通过抑制PERK/eIF2α/CHOP通路,减轻肝组织损伤,缓解纤维化,减少肝细胞凋亡,改善阻塞性黄疸症状,增强肝功能.

    海金沙阻塞性黄疸肝纤维化内质网调节激酶真核起始因子2αC-EBP同源蛋白

    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李娟刘伟娜牛晶张芳芳...
    2917-2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的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3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按给予氢吗啡酮的不同剂量分成对照组41例,A组44例,B组47例.对照组实施罗哌卡因椎旁阻滞,A组予以0.1 mg/kg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B组予以0.15 mg/kg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处理.比较2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状况,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术后12 h、24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组与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术后2 h、6 h、12 h、24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组与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术后2 h、6 h、12 h时的HR高于对照组,而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术后2 h、6 h、12 h、24 h时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66%,较对照组的2.4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分别与B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的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均优于单纯罗哌卡因,且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然而,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方案对镇痛效果、应激反应的影响相当,且低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方案的安全性更佳.

    乳腺癌根治术氢吗啡酮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经神经内镜行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汪瑞倪初源孙一睿
    2921-2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住院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5例,男79例,女36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58.9±9.9)岁;其中钻孔组37例,侧裂组50例,内镜组2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死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内镜组较其余2组在降低6个月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P=0.027,OR=19.056)相对于钻孔组能明显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个月预后;术前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P=0.007,OR=1.861);术前NIHSS评分越高,预后越差(P=0.002,OR=0.657).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能更好改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钻孔引流神经内镜经侧裂-岛叶

    BMI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静息心率的影响

    洪泽文苏国辉宋晓超廖周国...
    2925-2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静息心率的影响.方法 对1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根据BMI数值分为正常组(55例)、超重组(49例)和肥胖组(52例).每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标准方案抗心衰治疗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开始和治疗3个月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静息心率.利用随机样本t检验,对以上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运动耐量、静息心率、BNP及hs-CRP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肥胖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低于正常组患者[(240.71±29.05)m vs.254.47±28.29)m,P<0.05],超重组患者静息心率[(73.47±5.36)次/min vs.(70.13±5.17)次/min]和肥胖组静息心率[(74.69±5.84)次/min vs.(70.13±5.17)次/min]均高于正常组(P<0.01),正常组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情况和静息心率控制情况均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BNP和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患者(P<0.01),超重组与肥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BMI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同时影响静息心率的控制,降低BNP和hs-CRP水平.

    BMI慢性心力衰竭运动耐量静息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