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链非编码RNA TTY15通过海绵miR337-3p上调JAK2促进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和转移

    张婷郑见宝
    165-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TTY 15在舌鳞状细胞癌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TTY15、miR-337-3p、JAK2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采用Transwel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进行验证TTTY15与miR-337-3p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分析TTTY15和miR-337-3p对JAK2表达的影响.结果 TTTY15在舌鳞状细胞癌样本中表达明显上调,而miR-337-3p则下调.TTTY15敲低可显著降低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miR-337-3p转染则有相反的效应.此外,TTTY15可通过海绵miR-337-3p并下调其表达,而且在舌鳞状细胞癌样本中TTTY15和miR-337-3p有负向调节的关系,而miR-337-3p可直接靶向调节JAK2从而调节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结论 TTTY15通过靶向调节miR-337-3p/JAK2的表达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发挥促癌效应.

    TTTY15miR-337-3pJAK2舌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侵袭

    缺氧诱导因子-1/自噬在硫化氢预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毛忠文邓秋芳李静王新云...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自噬在硫化氢预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选取SD健康大鼠4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预处理组(H组)、模型组(I/R组)、预处理组+模型组(HI组),建模前H组给予5μmol/kg的硫化氢注射于大鼠左侧肾动脉,建模型成功后,HI组给予5μmol/kg的H2 S与左侧肾动脉注射,C组和I/R组不作任何处理.所有大鼠在给硫化氢1周后,对大鼠SOD、MDA、T-AOC、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水平、心肌缺血面积、心肌梗死面积、梗死区占心室比以及心肌组织中HIF-1α、LC3Ⅰ、LC3Ⅱ、P62、Beclinl-1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I/R组、HI组大鼠心肌组织SOD、T-AOC水平、LVESP、FS、EF、LC3Ⅰ蛋白表达量均低于C组、H组,且MDA、LVEDP、CK-MB、LDH、cTnT水平及HIF-1α、LC3Ⅱ、P62、Beclinl-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C组、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大鼠心肌组织SOD、T-AOC水平、LVESP、FS、EF、LC3Ⅰ蛋白表达量均高于I/R组,且MDA、LVEDP、CK-MB、LDH、cTnT水平及HIF-1α、LC3Ⅱ、P62、Beclinl-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α/Autophagy通路有关,抑制再灌注自噬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自噬硫化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碘125粒子植入联合CAPP化疗对复发转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效果研究

    李永召乞国艳顾珊珊董会民...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碘125粒子植入治疗(I125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I125-RSI)联合CAPP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胸腺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组患者共62例.第一组为A组:单用I125-RSI治疗,入组32例患者;第二组为B组:I125-RSI联合CAPP化疗两周期,入组30例患者.2组分别观察复发转移性胸腺瘤治疗前,治疗9个月的肿瘤大小(以RECIST评价)及其他部位的新发肿瘤转移情况(以转移数量评价);肌无力缓解程度以美国基金协会分型来评价进展情况(MGFA)及分析重症肌无力致病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变化.结果 治疗9个月后,2组原治疗肿瘤缩小程度(以RECIST评价)较治疗前组内有显著性缩小(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9个月原复发转移胸腺瘤(CR+PR)达到100%,2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其他部位的新发转移灶个数较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FA分型治疗后2组进展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hRAb在A组和B组组内有显著性减少(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抗胆碱酯酶剂用量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125-RSI治疗对复发转移胸腺瘤的缩小有显著效果,但是单用I125-RSI治疗并不能减少其他部位的新发转移灶,联合CAPP化疗后其他部位的新发转移肿瘤明显减少;同时I125-RSI治疗和CAPP化疗不加重肌无力症状,CAPP化疗可以缓解肌无力症状,但是与单用I125-RSI治疗没有显著差异.因此,I125-RSI联合CAPP化疗是复发转移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发转移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碘125粒子植入CAPP化疗MGMES评分抗胆碱酯酶剂

    miR-149-5p过表达对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研究

    蒋渝张亮宇黄薇
    180-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miR-149-5p过表达对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肺细胞分为对照组、下调组和上调组,并通过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下调组和上调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蛋白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炎性因子水平,采用MTT比色法检测GSH、ROS及T-AOC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因子表达量.结果 过表达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量低于沉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大鼠肺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沉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GSH、ROS低于沉默组,T-AOC含量高于沉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Bax mRNA表达量高于沉默组,Bcl-2、BDNF、pERK、VGF mRNA表达量低于沉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表达miR-149-5p,可通过作用于PI3K/Akt/mTOR通路,调控Bax、Bcl-2、BDNF、pERK、VGF mRNA表达量,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

    重症肺炎肺组织PI3K/Akt/mTOR通路

    CGF、PRF和PRP中各种生长因子定量分析

    韩尚志兰玲莉刘锐孟凡利...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中主要生长因子的含量,并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中的生长因子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抽取外周血,离心获得PRF、PRP及CGF.通过ELISA试验定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 3组组间PPP层、中间层中PDGF-BB、TGF-β1、IGF-1、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间层PDGF-BB、TGF-β1、IGF-1、VEGF的水平均高于PPP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PP层bF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F组、CGF组中间层bFGF水平明显高于PRP组(P<0.01),PRF组中间层bFGF水平与C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F中含有大量PDGF-BB、TGF-β1、IGF-1、VEGF和Bfgf,前者作为生长因子的储存载体应用前景广泛.

    浓缩生长因子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长因子定量分析

    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的疗效观察

    王德良索蒲霞王新华裴建行...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硝普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拟行PCI术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A组n=42)和重组人尿激酶原+硝普钠组(B组n=46),将rh-proUK 10 mg、rh-proUK 10 mg+硝普钠100~400μg分别通过刺破球囊注入2组患者中,然后植入支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血流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PCI术后,B组的TIMI分级、TMBG分级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0591、2.3455,P<0.05).PCI术后,B组的STR>50%比例高于A组,CK-MB、cTnI的峰值时间均较A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B组LVEF高于A组,LVEDD、LVDs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月内,2组中,A组出现复发心绞痛2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总发生率为11.9%;B组出现复发心绞痛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总发生率为8.7%;2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皮肤淤斑等,均无内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与单纯重组人尿激酶原给药相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给药可进一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的溶栓效果及预后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硝普钠

    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李方江张爱爱张鹏祥王晓元...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人工智能心电监测(AI-ECG)对心律失常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240例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运用乐普人工智能心电记录设备(AI-ECG组),采取胸带佩戴方式,得到24 h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分析结果;且同时对研究对象采用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组)进行诊断,以专业心血管内科医生及心电图专业医师团队的诊断结果为标准.筛检试验结果中心电图处理时间、心律失常阳性检测率及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应预警次数和实际发生预警次数,评估人工智能心电监测与金标准对比研究的有效性.结果 2组患者心电图诊断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ECG组实际患者发生预警的有效率与实际应预警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ECG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Holt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ECG组满意率为95.16%,明显高于Holter组满意率(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I-ECG能在充分提供常规动态心电图监测功能的基础上,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做出及时预警,早期发现,及时给予治疗,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医学应用研究前景.

    人工智能心电监测心律失常临床应用

    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35b、miR-194表达量与肿瘤恶性增殖及侵袭的相关性分析

    江宁祥曹迪李振宇陈映...
    196-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35b与miR-194的表达量,并与肿瘤的恶性增殖与侵袭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40例,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血清标本,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并收集血清.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iR-135b、miR-194、YAP1、Piwil2、EZH2、Rab11、TUG1、Gli1基因的表达量,以及乳腺癌患者、健康者血清中miR-135b、miR-194的表达量,Pearson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与乳腺癌组织内miR-135b、miR-19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135b、YAP1、Piwil2、EZH2、Rab11、TUG1、Gli1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而miR-194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35b的表达量高于健康者,而miR-194表达量则低于健康者(P<0.05);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与血清中miR-135b、miR-194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iR-135b在乳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而miR-194在乳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呈现低表达,并且患者血清中miR-135b高表达、miR-194低表达能够显著增强乳腺癌组织的增殖、侵袭能力,临床能够通过检测血清中miR-135b、miR-194的水平判断乳腺癌发展进程.

    乳腺癌miR-135bmiR-194增殖与侵袭

    早产儿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叶玲飞汪敏慧朱良梅胡方启...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3例发生PPH早产儿临床资料纳入PPH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34未发生PPH早产儿临床资料纳入无PPH组,全部早产儿及母亲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等均完整;观察发生PPH的早产儿临床特征,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阅读并记录早产儿及母亲相关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导致早产儿发生PPH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33例发生PPH早产儿全部伴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表现;经超声检查,动脉导管未闭19例,卵圆孔未闭14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35岁、感染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7d均可能是早产儿发生PPH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早产儿PPH临床表现主要以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经超声检查可见动脉导管未闭或卵圆孔未闭,且母亲年龄≥35岁、感染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7d可能是早产儿发生PPH的影响因素.

    早产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特征影响因素

    CLCF1在肾移植功能恢复延迟中的表达变化

    仇炜王思旭胡新一田野...
    203-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肌营养素样细胞因子1(CLCF1)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该因子与DGF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5例肾移植患者,其中DGF患者10例,无DGF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血肌酐的动态监测.收集患者血浆,采用ELISA测定CLCF1的表达变化,比较其表达水平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 肾功能动态监测结果显示,DGF组血清肌酐水平持续维持在高水平,而IGF组血清肌酐水平很快下降.DGF组血浆CLCF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肌酐下降值(ΔCr)与CLCF1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4、0.447和0.639,P<0.05),CLCF1水平越高血肌酐下降水平越差.结论 CLCF1是肾移植DGF中的关键分子,其升高提示肾功能控制差,可能参与DGF的发生发展.

    肾移植移植物恢复延迟CLC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