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梁长华
    3129-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UGC)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LC手术治疗术中发现UGC的125例患者资料,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3年的康复随访,全部患者随访资料、病历资料等均完整;根据患者随访资料,统计患者预后不良(胆囊癌复发、转移或病死)情况,根据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详细填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LC术中UG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LC术中UGC患者术后随访3年,预后不良13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0.40%(13/12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LC术中UGC患者的结石类型、二次手术占比、术中发生胆漏占比及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未行二次手术、术中发生胆漏、R1切除均是LC术中UG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胆囊结石、未行二次手术、术中发生胆漏、R1切除可能会增加LC术中UGC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该类患者应引起重视.

    意外发现胆囊癌腹腔镜胆囊切除预后胆囊结石胆漏

    持续硬膜外间隙脉冲输注与静脉持续输注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耿春香雷秀旺朱延华陈春生...
    3133-3135,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持续硬膜外间隙脉冲注入技术(PIEB)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的临床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实施持续硬膜外间隙脉冲输注技术(PIEB)自控镇痛,对照组实施静脉持续输注输注自控镇痛.观察3 h、6 h、12 h、24 h、36 h、48 h的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情况、镇痛效果、镇静评分、PCA次数、镇痛总时长、各种并发症、辅助用药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2组患者的镇痛后评分,试验组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36 h、48 h的生命体征,试验组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2组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下肢麻木3例、瘙痒1例,头晕头痛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反应迟缓1例、头晕头痛3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术后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个体差异小、应用面广、性价比高的优点,而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技术可以快速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同等剂量的药物可以获得更好的镇痛平面,减少患者自控给药次数,延长镇痛时长,极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与静脉持续输注技术相比在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硬膜外间隙脉冲输注静脉持续输注术后镇痛

    腹腔镜下2μm激光不阻断肾蒂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段娜梁立彬张翼
    3136-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下利用2微米激光不阻断肾蒂对小体积的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成果.方法 搜集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共120例肾肿瘤患者,依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2μm激光不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组)与比照组(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组),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疗效经行对比.结果 120例患者手术均完成,试验组手术时间(41.34±6.45)min,比照组手术时间(52.02±8.44)min,试验组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与术后占床时间明显好于比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周肾功能血清肌酐值也明显低于比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前后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无明显变化,说明术前术后肾脏功能无明显改变.120例患者随访1年,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局部转移或复发.结论 利用2μm激光不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能够减少肾脏热缺血时间,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腹腔镜2μm激光肾部分切除不阻断肾蒂

    书面情感表露对首发中青年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

    陈钊陈爱秋王玲玲林佳鹏...
    3140-3142,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书面情感表露对首发中青年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招募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1~12月住院的首发中青年卒中患者100例,观察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干预组(5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书面情感表露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况、创伤后成长情况以及自我效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伤后成长、自我效能与观察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 书面情感表露能降低首发中青年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促进创伤后成长,提高自我效能.

    书面情感表露首发中青年卒中心境障碍预后

    呼吸道强化管理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宁丽娟
    3143-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道强化护理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心血管外科手术室行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先心病手术的80例先心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道强化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肺通气指标水平、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评估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中及手术后8 h,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儿术中及术后8 h肺通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通气指标波动范围较小;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手术起始至出院期间,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先心病手术中实施呼吸道强化护理,可维持患儿肺通气功能的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呼吸道强化护理胸腔镜体外循环先心病

    超声下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客观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石永珍张敏王浩李菁...
    3147-3149,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超声下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对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客观指标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6例,入选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根据随机双盲法进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超声下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客观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结果.结果 2组患者Ppeak、RR、Ri等指标经干预后均明显下降,而2组Vt干预后显著升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后Ppla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数据对比,干预前2组Ppeak、RR、Ri、Vt、Pplat、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RR、Ri显然低于对照组,而Vt则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Ppeak、Ppla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ACHEⅡ评分干预前、及治疗24 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24 h、3 d、7 d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3 d、7 d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APACHEⅡ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3 d、7 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CO2明显下降,PO2、PO2/FIO2显著升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间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PO2、PO2/FIO2高于对照组,P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15.79%(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超声下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可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结果,提高患者肺部呼吸功能与机体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老年人重症肺炎超声导向胸部物理治疗常规护理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杜帅
    3150-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CRP、胰岛素抵抗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血清CRP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快速康复理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牙周炎致前牙位移的因素分析及口腔正畸的效果观察

    崔佳刘学聪刘立宏李会英...
    3154-3156,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牙周炎导致前牙位移的因素以及观察口腔正畸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收诊的牙周炎致前牙位移患者48例,共计患牙608颗,采用基础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改善治疗,待牙周炎病症基本稳定后,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周期为12个月,对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深覆盖、牙龈出血指数、前牙深覆牙合以及牙槽骨高度作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牙齿松动程度显著降低,牙齿松动程度为<1 mm的颗数显著多于治疗前,松动程度≥1 mm的患牙颗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牙合深度、前牙覆盖距离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牙龈出血指数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显著小于治疗前患者(P<0.05).经过正畸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效果显著.结论 口腔正畸在牙周炎导致前牙位移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矫正患者的位移前牙,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出现的临床病症,控制牙周炎的病变和复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牙周炎前牙位移口腔正畸牙齿松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杨雪琴邹长武
    3157-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 ~8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R)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细胞膜表面受体,其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靶向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并研发出许多有价值的药物在临床使用.有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已从该靶向治疗中获益.本文对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及基因突变相关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靶向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进展

    王健廖燚袁锋
    3164-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其密切相关的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前明显增高,易引起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由于骨量的减少通常无症状,而监测骨骼生理变化的放射学测量反应缓慢,因而对其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非常困难.骨转换标记物是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在进行骨重塑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或蛋白质衍生物的标志物,可提供骨健康相关的骨代谢状态并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查询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应用的经典和最新文献并进行综述总结,得出结论,骨代谢标志物结合骨密度综合使用的骨平衡指数可对骨代谢变化做出快速判断,准确预测骨丢失,具体应用时需排除干扰因素,是诊断和监测骨骨质疏松状态并预测骨健康的有用辅助工具.

    骨代谢标志物骨质疏松症骨平衡指数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