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癌组织17羟脱氢酶1、2、7型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常春艳陈大千
    485-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1型、2型和7型17羟脱氢酶(17β-HSD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型、2型和7型17β-HSDs在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 1型、2型和7型17β-HSD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3%、65%和47.5%.1型17β-HSD与2型17β-HSD呈负相关(r=-0.315,P=0.004),而与7型17β-HSD呈正相关(r=0.243,P=0.030);2型17β-HSD与7型17β-HSD呈正相关(r=0.383,P<0.01).1型17β-HSD与患者肿瘤分期(r=-0.339,P=0.002)、肿瘤最大径(r=-0.343,P=0.00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r=-0.264,P=0.018)及细胞增殖抗原Ki67(r=-0.354,P=0.001)呈负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r=0.626,P<0.001)和孕激素受体(PR)(r=0.584,P<0.001)呈正相关.2型17β-HSD与浸润性导管癌(r=0.352,P=0.001)、肿瘤分期(r=0.457,P<0.001)、肿瘤最大径(r=0.260,P=0.020)及淋巴结转移数量(r=0.446,P<0.001)呈正相关,与ER(r=-0.413,P<0.001)和PR(r=-0.402,P<0.001)呈负相关.7型17β-HSD与肿瘤最大径(r=0.222,P=0.048)、ER(r=0.308,P=0.005)及PR(r=0.238,P=0.034)呈正相关.结论 1型、2型和7型17β-HSDs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和治疗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乳腺癌17羟脱氢酶1、2、7型免疫组化方法

    丙泊酚激活PI3K/Akt/mTOR通路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吴丽玉赵立福王茜刘廷文...
    49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对脑缺血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组、丙泊酚组、丙泊酚+LY294002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每组12只,分组处理后,以Longa分级法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病理变化;以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神经元凋亡、坏死,数目减少,细胞核固缩、变小、深染呈蓝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脑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升高(P<0.05);LY294002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脑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与LY294002组比较,丙泊酚+LY294002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脑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升高(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丙泊酚+LY294002组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S100β、NSE、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脑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对脑缺血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二异丙酚PI3K/Akt/mTOR通路脑缺血神经保护

    切割与射频对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疗效

    马杰赵曙光张文立高伟年...
    49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采用切割的简化左侧mazeⅢ型(SLMⅢ)与射频消融Cox mazeⅣ(CMⅣ)型手术在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疗效,以及血清心肌损伤及炎性因子IL-6、cTnI的变化,评估不同能量形式房颤手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风湿性二尖瓣合并房颤患者44例,根据二尖瓣术中实施的房颤手术类型分为SLMⅢ型组和CMⅣ型组,对比2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主动脉阻断及体外循环(CPB)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辅助等指标,监测不同时期2组心律变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 SLMⅢ型组主动脉阻断及CPB时间较CMⅣ型组明显延长,而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等围朮期指标无明显差异(CP>0.05),术后2组窦性恢复率相当,而SLMⅢ型组血清IL-6、cTnI明显高于CMⅣ型组(P=0.019、0.028).结论 以切割为主的SLMⅢ型手术与射频消融Cox mazeⅣ型手术对房颤治疗的疗效相当,然而SLMⅢ型手术对心肌损伤较重,炎性因子IL-6水平较高.

    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迷宫手术

    MRI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彭正伟王劲肖艳魏梅...
    501-504,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磁共振室行MRI增强扫描的疑似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MRI表现进行MRSI评分,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准,分析MRI增强扫描在AP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价值.追踪临床确诊AP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分析MRSI评分对AP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水肿型AP MRI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坏死型AP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胰腺密度不均匀,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出现不均质液体成分可强化.MRI诊断AP灵敏度94.74%,特异度89.47%,阳性预测值97.30%,阴性预测值80.9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RI增强扫描诊断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MRSI诊断AP严重程度的正确率为82.89%,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3,P值=0.000).死亡组MRSI评分高于存活组[(7.21±2.03)分VS(4.05±1.27)分,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RSI评分与SP患者院内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OR=1.524,P=0.000),ROC分析MRSI评分预测AP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827,灵敏度80.95%,特异度85.45%.结论 MRI增强扫描在AP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MRI增强扫描急性胰腺炎MRSI评分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脐绕颈胎儿出生后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张力维谌雪王义成杨瑞敏...
    505-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脐绕颈胎儿及出生后新生儿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脐绕颈胎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脐动脉S/D值分为:脐绕颈且S/D<3组(Ⅰ组)及脐绕颈且S/D≥3组(Ⅱ组),选择同期无脐绕胎儿13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所有胎儿及出生后新生儿二尖瓣环心肌运动速度(Ea、Aa、Sa)、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计算Ea/Aa值及Tei指数.比较3组胎儿及出生后新生儿上述各参数.结果 与Ⅰ组及对照组相比,Ⅱ组胎儿及新生儿Ea、Aa、Sa及Ea/Aa值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Tei指数及ICT+IRT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T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胎儿及新生儿Ea、Aa、Sa、Ea/Aa值、左心室Tei指数、ICT+IRT及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Ea、Aa、Sa及Ea/Aa值均高于相应组胎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新生儿左心室Tei指数及ICT+IRT均低于相应组胎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T高于相应组胎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绕颈且脐动脉S/D≥3时胎儿左心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及整体心功能均受到损害,且这一损害延续到了新生儿期.

    组织多普勒成像脐绕颈胎儿新生儿左心功能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谭鑫乌仁娜于奇宁刘玲...
    510-513,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有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20例,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肝功能评级,观察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肝损害的有无分为有肝损害组和无肝损害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NHL患者中男64例,女56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饮酒、是否抽烟、是否首次化疗、是否使用皮质激素、是否携带HBV、是否使用蒽环类药物及是否使用免疫调节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OR=0.125,95%CI:0.026~0.608)、抽烟(OR=0.112,95%CI:0.026~0.484)、首次化疗(OR=12.713,95%CI:2.933~55.107)、使用皮质激素(OR=0.046,95%CI:0.009~0.238)、携带HBV(OR=0.085,95%CI:0.018~0.392)、使用蒽环类药物(OR=0.095,95%CI:0.024~0.376)及使用免疫调节剂(OR=0.090,95%CI:0.022~0.363)为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与肝损害高度相关.基于饮酒、抽烟、首次化疗、使用皮质激素、携带HBV、使用蒽环类药物及使用免疫调节剂7项NHL患者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NHL患者肝损害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NHL患者肝损害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916(95%CI:0.899~0.933),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 NHL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对是否饮酒、是否抽烟、是否首次化疗、是否使用皮质激素、是否携带HBV、是否使用蒽环类药物及是否使用免疫调节剂等因素综合预测评估NHL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非霍奇金淋巴瘤肝功能损害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HSP70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荣海燕蒋静时瑛薛黎...
    514-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HepG22.15细胞不做任何处理);空载组:(转染pENTER空载质粒);HSP70过表达组(转染HSP70过表达质粒).比较3组的HBsAg、HBeAg表达及HBV DNA载量,探讨HSP70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和Hesl蛋白表达,探讨HSP70对HepG22.15细胞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空载组HBsAg、HBeAg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载组相比,HSP70过表达组HBsAg、HBeAg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空载组HBV-DNA浓度无改变(P>0.05);与空载组相比,HSP70过表达后,细胞上清液中HBV-D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es1、Notch1蛋白浓度在HSP70过表达组显著升高(P<0.05);与空载组相比,Hes1、Notch1蛋白浓度在HSP70过表达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HSP70过表达促进HBV复制,并且上调Notch1、Hes1蛋白水平,HSP70可能通过促进HBV表达和激活Notch1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热休克蛋白70乙型肝炎病毒Notch1信号通路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王美丽赵瑞欣申彦敏张海波...
    518-52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更好治疗MDA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25例MD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生存状况,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本组MDA患者平均年龄44.1岁(31~69岁),确诊时Ⅱb期及以后占32%;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伴不规则流血,宫颈肥大、质硬.病理特征为大量黏液腺体浸润宫颈深肌层,深部血管及神经组织见腺体浸润.免疫组化:CEA(56%+)、Ki-67(36%+)、p53(28%+)、CA125(28%+),ER及PR均为阴性;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8例,LVSI阳性9例,4例行术后化疗,11例行同步放化疗,8例直接行根治性放疗.25例随访11~71个月,中位数为46个月.随访期内15例因MDA死亡,占60.0%,1年生存率为92.0%,3年生存率为72.0%,5年生存率为12.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00)、手术方式(P=0.002)、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2)、LVSI(P=0.001)对MDA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07)、有无淋巴结转移(P=0.031)、LVSI(P=0.045)是影响MDA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MDA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需依靠病理学,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尽可能早期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改善MDA患者的预后.

    MDA病理生存率预后危险因素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对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李玥杨晓玲马亮安敏...
    52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对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2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106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患者106例采用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肠道菌群、氧化应激、糖代谢、脂代谢、胰岛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丙二醛、脂质过氧化氢、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丙二醛、脂质过氧化氢、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改善糖脂代谢状况.

    GLP-1受体激动剂益生菌糖尿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糖脂代谢

    低温等离子下双下甲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王荣霞尹会文王秋菊刘文霞...
    527-530,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下双下甲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鼾症及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0例,分别使用传统手术方法与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0.5~1年.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出血情况;术后鼻腔是否填塞),术后术中患者疼痛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围手术期与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量表;术后及随访期间鼻腔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鼻腔填塞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术中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7.00%,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试验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试验组患者鼻腔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鼾症及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低温等离子下双下甲射频消融术治疗,较传统手术而言,可明显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鼻腔填塞造成的不适感,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

    低温等离子双下甲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