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李珍李科王六林
    597-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在丙肝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丙型肝炎临床确诊患者313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CV-Ab和HCV-cAg;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CV-RNA.结果 三种方法单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HCV-Ab 91.7%、HCV-cAg 60.7%、HCV-RNA 54.6%,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分别为HCV-Ab+HCV-cAg 99.0%、HCV-Ab+HCV-RNA 98.4%;与单独检测HCV-Ab的阳性率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V-cAg单独检测阳性率60.7%或者HCV-RNA单独检测阳性率5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V-RNA阳性患者的TBIL水平与HCV-RNA阴性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水平则高于HCV-RNA阴性者(P<0.05).结论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丙型肝炎的检出率,可有效缩短HCV窗口期,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丙型肝炎早期诊断联合检测

    超声造影定性诊断肝脏局灶病变中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符合率分析

    郭海霞刘凤霞任艳丽
    600-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定性诊断肝脏局灶病变中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符合率.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确诊,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病理分型总符合率为92.00%,相较于病理分型总符合率73.33%的常规超声诊断明显较高(P<0.05);超声造成诊断良恶性病变符合率94.12%、89.23%,对比于常规超声诊断的良恶性病变符合率71.76%、75.38%要较高(P<0.05);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相较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要明显较优(P<0.05).结论 临床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无论是对病理分型、亦或是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且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等也要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性.

    超声造影肝脏局灶病变病理分型良恶性病变符合率

    炎症性肠病中微小RNA的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

    朱鹏覃刚吴莉莉
    603-607,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炎症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通常需要长期治疗,长期进展甚至增加肠道恶性肿瘤的风险,给患者造成严重负担.微小RNA(micro RNA,miRNA)本身不具有翻译蛋白质功能,主要通过直接调节靶基因的转录水平来参与对IBD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mRNA对IBD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调节特定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来影响IBD的发病,同时特异性miRNA在用于IBD的临床诊断评估上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基于细胞或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靶向特定miRNA的IBD治疗方法有显著疗效,也为临床开发新型IBD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微小RNA诊断治疗

    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陈鹏任金龙王银霞
    608-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性聋是耳聋的一种,也是耳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其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内耳微循环障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内耳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突聋病因及治疗提供帮助.

    突发性聋微循环危险因素发病治疗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抚触认识状况的调查

    刘庆娟吴雪华陈冬梅
    614-616,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解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抚触认知情况及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新生儿抚触认知调查表对601例孕产妇及家属进行基线调查分析.通过抚触护理干预研究其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随机选取2020年4月和5月出生伴有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各8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增加抚触护理干预.观察2组新生儿胎粪排除、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 601例产妇及家属中对抚触没听说过224例(37.2%)、了解和非常了解53例(8.82%).新生儿抚触认识情况与产妇及家属的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居住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者对抚触的好处及重要性普遍认知不足,对抚触知识的需求大,且居住在城市和高学历者的需求更高.观察组通过给予抚触护理干预,新生儿首次胎粪排出时间早、重量多、大便转黄时间短、血总胆红素平均值低、黄疸消退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抚触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健康十分有益.但目前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抚触知识及重要性认知普遍欠缺,值得在临床医护工作中推广应用.

    新生儿产妇家属新生儿抚触

    不同教师人群健康现状调查和干预策略研究

    季明何小菁杨雨辰杨钧...
    617-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至2020年11544名教师体检资料,了解教师人群健康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至2020年体检的34所幼儿园、14所小学、11所中学及8所高校教职工的体检结果,根据性别组、年龄组(青年教师组、中年教师组、老年教师组)、不同类别教师组(幼儿教师组、小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高校教师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体检资料并予体检后行健康管理.结果 不同性别组比较显示男性组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肺结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颈动脉斑块组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甲状腺疾病,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显示乳腺疾病3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中年组最多;不同类别教师组别比较显示小学教师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最高,中学教师组肺结节、H.pylori感染检出率最高,而高校教师组超重、肥胖和高尿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已婚、老年教师组、小学教师组均是体检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教师人群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血压病、甲状腺疾病、高血脂症发生率高,不同教师职业特点不同,疾病谱也不同,需采取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同时干预策略,改善教师人群的健康.

    教师人群健康现状干预策略

    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

    李海霞
    622-624,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333例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其主管医师资料,统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比较合理应用与不合理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项目对应的患者、医师相关资料,分析找出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333例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不合理用药58例(17.42%);不合理用药原因中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无特殊级专家委员会会诊记录占比最大为84.48%(49/58);不合理用药涉及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占比最大为81.03%(47/58);不合理用药涉及科室中泌尿外科占比最大为24.14%(14/58);不合理用药组泌尿外科占比大于合理用药组,医师工龄低于合理用药组,医师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占比大于合理用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泌尿外科、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可能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OR>0,P<0.05);医师工龄高可能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保护因素(OR<0,P<0.05).结论 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可能与泌尿外科、医师工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有关.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影响因素

    体验式教学在ICU护士执行身体约束的临床价值

    丁彦芝马玉腾王国英陈贺...
    625-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ICU护士执行身体约束规范性的临床效果有无不同及效果差距.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6月在河北省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就诊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和2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ICU护士实际工作分组情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护士每组11例,患者每组100例.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试验组护士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培训患者身体约束知识.结果 2组护士在培训前后身体约束理论成绩、身体约束正确率均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护士理论成绩、身体约束正确率提升的程度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护士照护的患者其满意度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士在培训后同理心得分均有提升(P<0.05),并且试验组护士同理心提升的程度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在培训后对身体约束的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ICU护士对于身体约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正确率,并且还能感同身受的体会身体约束行为,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和自身同理心水平,值得在同类型科室进行推广.

    体验式教学身体约束临床效果

    食管癌患者手术室精准专科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价值研究

    范晓彬梁淑增程友
    629-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手术室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为手术室护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而无合并其他疾病的高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基本的手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病院护理手法,观察2组的治疗情况、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情况和患者身体不适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10%)远远的超过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AS评分(41.2±0.9)明显比对照组患者(48.6±2.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绪不宁、无法入睡等不好情况(32.26%),优于对照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病症护理,其手术室实行的病院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疾病情况有很好的改善情况,能够很好的消除患者心绪不宁、无法正常睡眠的不好反应,对于以后在病院中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借鉴性质.

    老年食管肿瘤患者手术室临床护理

    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张小红曾雪梅谭显芳
    63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300例急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以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具体指标,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依从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前,对照组、研究组急危重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不明显,各指标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照组、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合理推广.

    网格化护理模式急危重症患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