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中医
河北中医

李立

月刊

1002-2619

hbzyzz@126.com

0311-8598962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中医/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注重临床实践,面向基层,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振兴中医药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症选穴规律

    方程钰李宏博司御臣方明余...
    1022-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2 年12 月31 日收录的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中文临床研究文献,提取针灸处方并创建失眠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4.3)的数据挖掘模块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 431 篇,共提取 974 条针灸处方,涉及腧穴 166个,应用频次前5 位的腧穴为神门(657 次)、百会(576 次)、三阴交(544 次)、内关(432 次)、四神聪(415 次),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应用频次最多;选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头面颈项部;特定穴以交会穴应用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关联性最强的腧穴组合为三阴交-神门;经社团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可得神门、三阴交、百会、内关、四神聪五个腧穴为主要核心穴组;聚类分析得到12 个聚类群,可分为主穴与配穴两大类.结论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多运用下肢部、头面颈项部腧穴,临床可以神门、三阴交、百会、内关、四神聪为主穴,结合不同证型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施治.

    失眠症针灸处方选穴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探讨线粒体功能紊乱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及机制

    赵然赵文廷卢秉久
    1028-1032,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相关的肝损伤,主要由遗传与代谢相关疾病引起,其中以线粒体功能紊乱为主要原因,可导致单纯的脂肪变性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中医学认为,脾散精失常是贯穿MAFLD整个病程的基本病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对线粒体功能紊乱在MAFLD进展中的表现及作用机制进行详细阐释,丰富基于"脾气散精"理论阐明本病病机、演变特点及中医药"从脾论治"缓解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科学内涵,为挖掘中医药治疗MAFLD的有效靶点及中西医综合防治本病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疗法综述

    火针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李奕辰方殿伟王泽芸杨锐...
    1033-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针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和优异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皮肤科运用火针联合中波紫外线(UVB)、308 nm准分子光、中药、外用制剂及其他治法治疗白癜风取得了极大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也日益增多.本综述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梳理和归纳总结.

    白癜风火针疗法综述

    基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的中医药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研究进展

    李江珊张昊孙武权
    1038-1041,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特发性矮小症(ISS)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其发病原因不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轴(GH/IGF-1 轴)是调节儿童生长发育重要的内分泌轴,与ISS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中医药治疗ISS具有独特优势,但仍存在对GH/IGF-1 轴调控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探讨GH/IGF-1 轴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影响,以及从中医药调控GH/IGF-1 轴的角度治疗ISS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侏儒症生长激素生长调节素类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机制研究进展

    骆雨廖彩云全婷薇黄健蓉...
    1042-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肌瘤是由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操作简单、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能够有效缩小肌瘤,改善子宫肌瘤症状.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及临床常用穴位和取穴规律进行综述.

    子宫肌瘤针灸疗法作用机制穴位取穴规律综述

    走罐刮痧疗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王世浩杜炯
    1047-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部肌筋膜炎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以背部疼痛、肌肉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临床症状,中医学将其归类于"痹证"范畴.近年来,走罐刮痧疗法已被应用于背部肌筋膜炎的治疗,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主要表现为活血通络和祛邪止痛.该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背部的不适和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局部血流量、减轻炎性反应、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及刺激神经系统有关.目前,关于走罐刮痧疗法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标准,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并建立标准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以期为背部肌筋膜炎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系统的临床指导.

    筋膜炎走罐疗法刮痧综述

    石氏三色敷膏研究进展

    庄若语张霆侯炜
    1052-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氏三色敷膏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石氏伤科,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之效,适用于各种骨折、筋伤及骨病,起到促进骨折愈合、修复肌肉损伤、改善关节功能等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在适用疾病、评价标准、作用机制等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以推动石氏伤科及三色敷膏传承与创新.

    膏药中药外敷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