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池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池学院学报
河池学院学报

覃伟年

双月刊

1672-9021

HCSF@chinajournal.net.cn hcxyxb@163.com

0778-3147615

546300

广西宜州市

河池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ch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近年来有100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欧洲资格框架》视域下的网络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弥建立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州文理学院承担了塔吉克斯坦网络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以《欧洲资格框架》为视角,从知识、技能、能力三维层级化学习成果,制订出了塔吉克斯坦网络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为具体课程设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基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塔吉克斯坦网络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启示培养方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更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同时,在网络新闻共同的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下,要拥抱新技术培养高端新闻人才,跨界整合,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竞争力。

    《欧洲资格框架》网络新闻学课程设置

    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应然逻辑与实施路径

    石群山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高效率实现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是其本质属性使然和其内涵式发展的必然。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存在着方式单一、人才培养不足、研究成果不多和服务效能不显等问题,应遵循需求导向、前后贯通、因地制宜和协同创新等原则,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创新培养体系、聚焦乡村教育、调动院系力量等路径,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乡村教育振兴路径

    知识、思维、训练、实践:四维度构建新闻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欧阳珍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时代给新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写作基本功依然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新闻学专业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思维是新闻写作的方向,训练是新闻写作的核心,实践是新闻写作的品格,从知识、思维、训练、实践四个维度来构建新闻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呈现的特点开展教学,能切实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新闻写作四维度课堂教学改革

    视觉语法分析视角下"新国风"与传统动画电影海报的互动意义对比研究

    陶征魏赵君超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国风"动画电影海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根基,巧妙地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呈现出富有创意的海报作品。文章运用图像分析法,以克瑞斯和勒文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为框架,深入探讨"新国风"动画电影海报和中国传统动画电影海报与观者之间的互动差异。研究选取了 2015-2023年的37张"新国风"动画电影海报和1953-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37张中国传统动画电影海报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围绕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觉语法理论中的"互动意义"框架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新国风"与中国传统动画电影海报的互动方式受到文化背景、科技创新以及主题选择的影响,因此在吸引观众的方式和效果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视觉语法"新国风"动画电影海报传统动画电影海报互动意义

    作为媒介的纪念馆:革命文物展演的意涵

    陈嘉恩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媒体时代"受众"向"用户"转变,国内博物馆研究逐渐关注对参观者的研究,而对物的研究还尚未完成全面的探索。在纪念馆传播效果中,革命文物、参观者、纪念馆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物展演作为文化展示的一种形式,其建构了民众的历史认知、集体记忆与自我认同。基于此,作者提出从虚拟与现实、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入手,在技术与纪念馆自身独特叙事的联动下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从而加强参观者感知历史、建构国家认同、凝聚民族精神的深度。

    纪念馆革命文物文物展演红色文化传播

    美学家汪裕雄的学术道路及治学理念探微

    陈元贵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内知名的当代美学家,汪裕雄先生以其"意象学三书"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汪裕雄先生的美学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学教师进修班,以美感研究为起点,逐渐聚焦于意象问题。他倡导紧着功夫慢打基础的学术理念,在意象求索过程中注重中西互鉴、文化批评与美学研究的互映互射,且将自己的学术理念贯彻到美学人才的培养之中。其学术思想与育人方式至今仍有积极价值。

    "意象论"美学汪裕雄学术道路治学理念

    邓以蛰"画史即画学"的思维同一性及其进路探赜

    汤云鹏张鹏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一文中,邓以蛰提出中国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是与艺术并行发展的,无脱离历史发展还能够成立且自成系统之艺术存在。一言以蔽之:"画史即画学"。他以为,从形式上来看,历史介于艺术与知识之间,其内容是由印象与知识综合而成。而艺术的概念、范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发展是通过历史具体展开的。因此,邓以蛰的美学思想完全遵循历史主义,以中西艺术史为研究对象,将辩证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方法来构建与阐明中国化现代美学研究而形成。

    邓以蛰画史即画学美学思想辩证艺术史观

    书讯

    封2页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