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纤维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纤维工业

何建辉

双月刊

1001-0041

hcxwgy.blsh@sinopec.com

0730-8482342

414014

湖南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合成纤维工业/Journal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湿法纺丝制备PAN/相变微胶囊复合相变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陈清怡曲美洁李研洁包若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脲包覆正十八烷形成相变微胶囊(MPCM)乳液作为相变改性剂,与聚丙烯腈(PAN)共混制备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不同MPCM含量的PAN/MPCM复合相变纤维,分析了MPCM乳液的化学结构、粒径分布、热性能及热稳定性,研究了相变纤维的表面形貌、热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及热循环性能.结果表明:MPCM乳液固体粒子粒径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634.3 nm,在31.4℃和20.3℃发生相变现象,相变焓值可达166.0 J/g,具有良好的相变性能,且热稳定性较好;相变纤维粗细均匀,直径为 175 μm左右,随着MPCM含量的增加,纤维表面变得不光滑且有明显凸起的微胶囊小球;随着MPCM含量的增加,相变纤维的热性能明显提高,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当MPCM质量分数为 8.7%时,相变纤维的熔化温度为29.3℃,凝固温度为 22.1℃,熔化焓为 44.1 J/g,凝固焓为 44.1 J/g,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且经 50 次热循环后的相变温度及相变焓值与经1 次热循环后的基本保持一致,具有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当MPCM质量分数为8.7%时,相变纤维的断裂强度为 0.52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5.01%,模量为 1.19 GPa.

    聚丙烯腈纤维相变纤维相变微胶囊湿法纺丝力学性能相变性能

    聚集态结构对PET纤维醇解过程和产物的影响

    于翔安刘高喆左伟伟孙俊芬...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二醇(EG)作为醇解试剂、醋酸锌(Zn(AC)2)作为催化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进行醇解,研究了PET纤维的较佳醇解工艺;对不同聚集态结构的PET纤维进行表征并进行醇解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全数字化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醇解过程及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T纤维的较佳醇解工艺为催化剂质量分数 1.0%、搅拌转速 300 r/min、反应温度 190℃、EG与PET纤维质量比 9:1;PET纤维的醇解转化率随纤维结晶度的提高而下降,而取向度对醇解率影响不大,反应过程中未醇解物主要为未醇解PET纤维、三聚体及二聚体,醇解主要产物为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且不含其他杂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结晶度取向度聚集态结构醇解

    Fulgar推出Q-GEO生物基聚酰胺纱线

    肖英芝
    15页

    日本2024年5月化学纤维生产与库存概况

    王德诚
    15页

    氧化铝连续纤维用前驱体溶胶的制备和可纺性研究

    武旺旺张昭环李玉娟朱炳辉...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铝(Al)粉和六水合氯化铝(AlCl3·6H2O)为Al源、中性硅溶胶(SiO2)为Si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l溶胶,再经浓缩、老化制得可纺性前驱体Al溶胶,研究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浓缩温度及时间对制备Al溶胶的影响,以及浓缩、老化和稀盐酸(HCl)加入量对前驱体Al溶胶可纺性的影响,并测试了可纺性前驱体Al溶胶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 80℃水浴、电动搅拌转速为 1 000 r/min的条件下合成固含量为 20%的Al溶胶,较佳的物料配比为Al粉/AlCl3·6H2O质量比1:1,较佳的反应时间为3 h;将固含量为20%、动力黏度(μ)为20 mPa·s的Al溶胶在80℃下浓缩5.0 h,再在28℃下老化40 h,可得到μ约60 000 mPa·s且具有良好可纺性的前驱体Al溶胶;在可纺性前驱体Al溶胶的制备中添加稀HCl可有效抑制溶胶凝胶化,25 g Al溶胶中加入稀HCl 1.5 g较为合适;可纺性前驱体Al溶胶表现为切力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在温度为25~35℃、剪切速率为0~1 000 s-1 时,溶胶的μ为50 000~70 000 mPa·s,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氧化铝连续纤维前驱体溶胶溶胶-凝胶法可纺性

    帝人炭素欧洲公司获得ISCC PLUS认证

    钱伯章
    21页

    百吨级温感形状记忆生物基氨纶生产线已形成

    肖英芝
    21页

    基于乙二醇链段构象变化的涤纶工业丝聚集态结构研究

    张乐杨志超张坤李涛...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50℃烘箱中对3 种不同纺丝工艺即常规工艺(A)、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B)、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并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C)制备的涤纶工业丝试样F-A、F-B、F-C进行30~120 d热处理,研究纺丝工艺及热处理时间对涤纶工业丝乙二醇链段构象的影响,以此考察涤纶工业丝的聚集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促使纤维中乙二醇链段的旁式构象向反式构象转变,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不足以破坏纤维的原有结构;喷丝头拉伸倍数从 109.62 提高到 120.00,试样的乙二醇链段反式构象相对含量(Xt)从23.37%增加至29.00%,结晶度(Xc)从 43.04%降至 42.57%;第二级拉伸倍数从 3.389 降至 3.200,试样的Xt 从29.00%增加至 41.73%,Xc 从42.57%提高至45.44%;对于F-A与F-C试样,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的Xt 及Xc 均先增加后下降,均在热处理90 d时出现最大值;而对于F-B试样,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的Xt 及Xc 均逐渐增大,在热处理120 d时分别达到 64.90%与 63.36%.

    涤纶工业丝热处理乙二醇链段构象转变聚集态结构

    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发布

    钱伯章
    27页

    东华能源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开工

    钱伯章
    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