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胡宝群

季刊

1674-3504

ecutxb@263.net

0794-8258317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华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78年创刊。其主要任务是反映东华理工学院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球科学各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竭诚为广大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读者与作者提供精品和最佳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闽北晚中生代大源高、低ω(Sr)/ω(Y)值花岗岩成因及意义

    王凯兴赵子翔黄卉
    20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闽北晚中生代大源岩体源区物质组成,以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对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全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表明,大源岩体为多期多阶段花岗岩,包括侏罗纪和白垩纪花岗岩,两个时代的花岗岩显示了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侏罗纪((160±3)~(166±3)Ma)花岗岩具有Sr含量高和Y含量低,以及ω(Sr)/ω(Y)值高的特征,显示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其锆石8Hf(t)值为-40.69~-11.32,Hf 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为 1.84~3.83 Ga;全岩(ω(87 Sr)/ω(86Sr))i为 0.713 66~0.718 14,εNd(t)值为-16.7~-13.5,Nd 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Nd))为 2.05~2.31 Ga.白垩纪花岗岩((143±3)Ma)具有Sr含量低和Y含量高,以及ω(Sr)/ω(Y)值低的特征;其锆石εHf(t)和TDM2(Hf)分别为-15.03~-11.60和2.04~2.34 Ga,(ω(87Sr)/ω(86Sr))i为 0.709 47~0.713 43,εNd(t)值为-13.90~-9.78,TDM2(Nd)为 1.74~2.05 Ga.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大源侏罗纪和白垩纪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侏罗纪花岗岩ω(Sr)/ω(Y)值高可能是由镁铁质岩石在较低的地壳压力、较高的氧逸度和水含量环境下部分熔融所致;白垩纪花岗岩ω(Sr)/ω(Y)值低可能是与变质杂砂岩在较低压力、低氧逸度和水含量环境下部分熔融所致.结合本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南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北俯冲有关.

    地质年代学花岗岩成因晚中生代华南

    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铀矿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分析

    赵如意张熊陈擎李凯旋...
    22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铀是中国的关键性能源金属和战略矿产资源之一.柴达木盆地与周缘虽然取得了一些铀矿找矿成果,但与之广袤的面积相比仍显不足.在简要介绍柴达木盆地区域铀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整理并分析了该区典型铀矿床(点)特征和主要中酸性岩浆岩的Th、U含量及锆石U-Pb年龄数据等资料.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铀矿化类型多样、种类齐全,主要为碱性岩(脉)型、花岗伟晶岩型、花岗岩(内带、外带、碱交代)型、火山岩型、层间氧化砂岩型、层间氧化-油气还原砂岩型等.柴达木盆地与周缘"全位"铀成矿模式涵盖了该区可能存在的16种铀矿化类型.铀成矿时代从加里东晚期(436~401 Ma)直至现代.柴达木盆地北缘、南阿尔金和东昆仑构造带在区域地质演化和铀成矿作用的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由于构造带的抬升剥蚀差异,柴北缘富铀岩浆岩和铀矿化保存最好,其次为南阿尔金,最差的是东昆仑构造带.结合盆缘成矿物质(源)、成矿流体场(运)、山前成矿空间(储)、盆内还原障(保)等成矿条件分析,指出柴达木盆地北部以侏罗系为目标层位的层间氧化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有5个,南部和西部以新近系与更新统为目标层位的层间氧化-油气还原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有6个.

    铀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柴达木盆地

    江西浒坑-分宜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符海明徐喆吴正昌余少文...
    24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浒坑-分宜地区属于武功山矿集区的一部分,是华南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区.为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根据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元素原始数据异常、衬值异常、比值异常等方法分别圈定异常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衬值异常法对稀有金属找矿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稀有金属成矿元素Ta、Nb、Li、Rb、Cs、Be与W、Sn关系密切,局部存在W、Sn形成的异常更强、范围更大,而Ta、Nb等稀有金属元素异常偏弱的情况,可能存在"上钨锡、下稀有金属"的元素垂向分带现象,建议开展"就钨找稀有金属"工作.

    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化探异常稀有金属矿床江西

    湘东明月峰地区金管冲铀矿床沥青铀矿电子探针U-Th-Pb化学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谷勇王珂范鹏飞刘传东...
    258-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管冲铀矿床位于湘东明月峰地区,属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主要铀矿化类型为沥青铀矿-方解石和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为厘定金管冲地区的铀成矿时代与成矿期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电子探针化学分析以及U-Th-Pb化学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沥青铀矿的UO2含量高、PbO与SiO2含量低,且w(CaO)与w(UO2+PbO)、w(SiO2+CaO+FeO)与w(PbO)以及沥青铀矿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沥青铀矿形成时较为稳定,受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弱.金管冲铀矿床中沥青铀矿-方解石型铀矿化加权平均年龄为(90.7±3.2)Ma(MSWD=1.9,n=17),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型铀矿化加权平均年龄为(70.1±2.4)Ma(MSWD=2.1,n=20),显示该矿床在晚白垩世至少经历了两阶段的铀成矿作用.综合前人已有数据,认为金管冲铀矿床铀成矿作用与华南岩石圈拉张减薄事件较为吻合,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产物.

    年代学电子探针U-Th-Pb化学定年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湘东金管冲铀矿床

    湘赣交界高坳背钨-钼-锂矿床云母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徐欣宇张笑天张勇潘家永...
    26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的高坳背钨-钼矿床共伴生云英岩型和花岗岩型锂矿资源,使其成为富锂云母的钨-钼-锂矿床,为揭示该矿床云母矿物的种类、生成顺序及其中锂的赋存状态,对该矿床各类花岗岩中的云母矿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中云母矿物的生成顺序依次为铁叶云母、黑鳞云母、铁锂云母和锂云母,其中主要载锂矿物(富锂云母)为铁锂云母和锂云母,两者以富A1、K、Li,贫Mg、Ca、Ti为特征,分别属于燕山早、晚期热液白云母.其中燕山早期热液白云母的Li2O与F含量呈正相关,而Na2O+K2O和AlⅥ与F含量均呈现负相关趋势,指示与多期次热液作用有关的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叠加和富含F的热液流体是控制锂成矿的关键因素.

    铁锂云母云英岩化高分异花岗岩高坳背

    辉铜矿催化合成双吲哚甲烷性能及反应机理

    吴丰田郭泽伟安文滢崔文杉...
    279-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吲哚甲烷合成尚存在释放有害物质、需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等问题,研究了"辉铜矿/过氧化氢"耦合体系催化N-甲基吲哚与N,N-二甲基乙酰胺反应,实现双吲哚甲烷绿色合成新方法.经对铜矿种类、氧化剂类型等影响反应因素进行筛选,得到合适反应条件为:N-甲基吲哚0.5 mmol、N,N-二甲基乙酰胺1.0 mL、辉铜矿20 mg、30%过氧化氢1.0 mmol、反应温度140 ℃、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而不失活性,并得到9种3,3'-二-N-烷基取代吲哚甲烷,产率为82%~95%.根据控制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提出了 N,N-二甲基乙酰胺经单电子转移,并与N-甲基吲哚进行亲电反应的机理.该方法为双吲哚甲烷类物质绿色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辉铜矿N-甲基吲哚N,N-二甲基乙酰胺过氧化氢

    融合多源遥感的滑坡隐患识别及形变监测——以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为例

    危洪波龚珺夏元平王霞迎...
    286-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进行潜在滑坡体的大范围识别及重点滑坡监测,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的研究重点.其中,对植被茂密区域小尺度滑坡的探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以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及周边区域为例,联合光学影像及Sentinel-1A雷达影像,利用光学解译及InSAR形变技术,实现大范围滑坡隐患体的识别;并借助StaMPS-InSAR、SBAS-InSAR技术,对重点小规模滑坡体进行长时序形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taMPS-InSAR大范围识别出3处滑坡,融合GF数据的影像解译,确定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为隐患体.针对隐患体,基于上述两种InSAR技术进行长时序形变监测,获取其滑动前后的形变状态.且此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坡度、降雨和人类活动存在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小尺度滑坡隐患体的识别及监测提供参考.

    StaMPS-InSARSBAS-InSAR滑坡早期识别光学遥感小尺度滑坡

    基于SGD和余弦退火算法改进YOLOv3的高压电力设备目标检测方法

    刘国权陈尚良李跃忠周焕银...
    294-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高压电力设备检测方法存在实时性差、准确性低和难以部署在移动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梯度下降(SGD)和余弦退火算法改进YOLOv3的高压电力输送设备安全检测算法.采用网络复杂度较小、计算速度快、识别精度高且易干部署的移动端YOLOv3作为算法的主要框架;然后设计了深层的残差网络(Darknet53)作为该模型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在提高识别精度的同时解决网络过深可能产生的梯度爆炸问题;进一步地结合SGD优化算法和余弦退火算法,在保证网络训练学习效率较高的同时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最优解,以此提高高压电力设备安全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满足实际需要;最后使用采集的高压电力设备数据集对整个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YOLOv3在高压电力设备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了 97.08%,检测速度达到了 56帧/s,误检率只有0.78%.

    高压电力设备检测YOLOv3Darknet53SGD余弦退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