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刘志明

月刊

2095-5979

hgbjb@163.com hbhgbjb@163.com hbhgzz@163.com

0311-85065569 85065572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8号

煤炭与化工/Journal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河北化工》办刊宗旨: 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引导行业、指导全局。《河北化工》面向读者群: 以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销单位、行业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相关联的边缘产业单位为主要读者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粉煤灰/煤矸石离层注浆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李新旺吴荣元李磊祁义飞...
    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层注浆充填材料中粉煤灰需求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将粉煤灰/煤矸石作为离层注浆充填材料,研究了煤矸石的物化性质和不同水固比、粉煤灰(80~109 μm)与煤矸石(80~109 μm)之比("粉矸比")、煤矸石(80~109 μm)与细粒煤矸石(小于80μm)之比("大矸比")对离层注浆充填材料的黏度、流动度、密度及析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球磨破碎后的煤矸石物化性质与粉煤灰相近;水固比为1.2、粉矸比为8∶2时,充填材料黏度、流动度、析水率及密度分别为22.25s、250mm、3.4%、1.325 g/cm3,与现用粉煤灰充填材料各性能指标相近,可作为离层注浆充填材料使用.

    绿色矿山离层注浆充填材料粉煤灰煤矸石资源化利用

    强矿压永久巷道支护失效分析与多层次耦合控制对策

    王俊超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久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矿压显现强烈、锚杆(索)失效严重等问题,以代池坝煤矿+320 m西大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巷道支护失效机制,提出了以锚注技术为主的巷道围岩多层次耦合控制对策.研究表明:强矿压作用下,传统螺纹钢锚杆因锚固的滑移失效、锚杆尾部螺纹处断裂失效及支护体护表失效而造成的锚空失效,从而导致锚固失效.针对以上失效形式,提出了围岩注浆加固、使用废旧钢丝绳将锚杆组合、卸压槽卸压等手段,形成了多层次锚喷注浆联合加固技术.工程应用效果表明,多层次锚喷注浆联合加固技术对强矿压巷道围岩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强矿压锚固失效注浆多层次联合加固围岩控制

    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护巷技术研究

    张建静王成帅吴雪峰任世杰...
    12-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锦程煤矿10-205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开采引起的采区轨道巷变形与破坏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护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爆破切顶方案卸压效果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切顶高度偏小,未能有效阻断上覆岩层应力传递;分析提出了 10-205工作面坚硬顶板爆破切顶优化参数,即切顶高度为22.6 m,切顶角度为12°;采用深浅孔联合爆破切顶卸压技术进行了工程应用,采区轨道巷顶底板移近量由856 mm下降至315mm,两帮移近量由625 mm下降至275 mm,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护巷效果.

    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护巷应力集中

    矿井采动覆岩裂隙自修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谢启红杨江山邵先杰褚程程...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煤层采动引起的覆岩破坏产生的裂隙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自我修复"现象.为了了解覆岩裂隙自修复机理中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基于矿井生产相关试验数据和理论研究对覆岩裂隙自修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覆岩自身的岩性及矿物成分、埋深、水文条件、开采参数、裂隙产生后的修复时间及温度等.对不同影响因素对覆岩裂隙的自修复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其影响因素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未来采动岩体裂隙自修复的其他试验研究提供积极帮助.

    覆岩裂隙自我修复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综放面过空巷与充填巷塑性区对比分析研究

    李舰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村煤矿2106工作面煤层底板斜巷的特点,以及工作面推进时超前支承压力影响空巷底板稳定性等问题,确定采用空巷分区域充填过空巷的方式.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结合Rhino设计软件,对比分析工作面过空巷和充填巷塑性区差异,得知在充填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集中较小,来自扰动影响产生的超前支承压力经过充填材料可以向深部转移,并不会在巷道周围产生较为集中的应力束.因此,巷道周围塑性区较少,保持了巷道帮部围岩的整体性,保证工作面正常推进.通过分区域充填支护,实现了充填材料—巷道围岩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覆岩应力,达到预期效果,保证2106工作面顺利推进.

    空巷充填巷分区域充填塑性区

    厚硬岩层下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数值模拟研究

    赵西坡相雷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厚硬岩层条件下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问题,以东滩煤矿63上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方法,对厚硬岩层条件下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数值模拟进行研究,揭示合理的小煤柱尺寸.研究结果表明:①当煤柱宽度较小时,煤壁与煤柱中心位移差异较小,但整体位移量较大,应力由煤柱整体承担,而煤柱宽度较大时,煤壁与煤柱中心位移差异较大,但整体位移量较小,应力由煤壁处承担;②当煤柱宽度较小时,煤柱中的单元虽受到破坏,但煤柱未产生较大变形,仍保持较好的支撑性,随着煤柱宽度不断增大,煤柱帮内也开始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其垂直应力逐渐增加,且煤柱内存留的较大应力无法转移至实体煤层;③厚硬岩层条件下留设的合理煤柱宽度应为5~7m,合理留设小煤柱宽度,不仅能够提高煤炭采出率,同时能够对巷道围岩的变形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保证了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研究成果可对厚硬岩层条件下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数值模拟煤柱宽度应力集中位移变化垂直应力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工程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谢华威王全明李胜利
    32-3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地面位移.为研究该技术注浆参数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赵庄二号井的307工作面为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分别研究采动过程中覆岩离层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不同的注浆参数对地面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岩离层的发展可分为离层产生、离层延伸、离层稳定、离层衰减、离层闭合5个过程;随着注采比的增加,地面沉降和倾斜变形逐渐减小;随着注浆位置的上升与开采面宽度的增加,地面沉降和倾斜变形逐渐变大.

    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离层注浆离层状态演变地面位移

    不同煤柱尺寸下小煤柱护巷围岩稳定性研究

    董飞
    37-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柱是维持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煤柱尺寸下巷道围岩的破坏特征,以常村煤矿S5-1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宽度煤柱结构特征,探讨了一侧采空条件下掘巷期间窄煤柱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方案.结果表明:随留设煤柱宽度的增大,巷道右肩角方向的最大主应力逐渐转移到煤柱上,煤柱的弹性区范围同样也逐渐变大,煤柱所形成的承载结构效果越好.以6m窄煤柱为例,对比探讨了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方案,发现在使用斜拉锚索的基础上进行切顶卸压,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效果最好.

    孤岛工作面不同煤柱尺寸数值模拟煤柱结构特征

    基于ε-Δg的双道起坡甩车场设计方法

    李焕金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双道起坡甩车场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本文从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重新定义参量并对相关参量公式进行重新推导,证实了《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双道起坡甩车场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基于ε-Δg的甩车场设计方法.该方法正确可用且自成体系,是可以用于指导双道起坡甩车场设计的.文章还对双道起坡甩车场一点落平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甩车场双道起坡自然高差轨道中心距法线投影法一点落平

    爆破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研究

    曾朝辰臧冬冬张洋
    46-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爆破开挖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以城郊煤矿相同埋深、相同围岩条件下的五采区轨道下山及下平巷和二水平西翼轨道大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测试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巷道在爆破开挖和掘进机"准静态"开挖方式条件下的围岩松动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强度理论计算得到松动圈厚度要小于现场实测值,采用爆破开挖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一般要大于采用掘进机"准静态"开挖的松动圈厚度.

    围岩松动圈爆破开挖松动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