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刘志明

月刊

2095-5979

hgbjb@163.com hbhgbjb@163.com hbhgzz@163.com

0311-85065569 85065572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8号

煤炭与化工/Journal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河北化工》办刊宗旨: 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引导行业、指导全局。《河北化工》面向读者群: 以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销单位、行业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相关联的边缘产业单位为主要读者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及巷道支护研究

    张欣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常村煤矿轨道顺槽护巷煤柱宽度不合理、支护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矿压监测、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最优煤柱留设宽度及支护方案,并进行工业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宽度大于30m煤柱内存在稳定的弹性区,合理煤柱宽度为30m,矿压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煤柱尺寸和支护方案可保证2106轨道顺槽围岩稳定,满足了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需要.

    厚煤层数值模拟煤柱宽度综放工作面

    工作面不同采宽与微震监测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高杰涛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KJ1073微震监测系统对新集二矿220102工作面不同采宽变化下顶底板围岩活动和底板破坏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了微震事件分布范围、发育情况及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开采活动范围内,影响范围为距离机巷90~180m,底板事件破坏深度为煤底18.11~36.64m,最深36.64m,位于宽面,采宽比1.59,微震事件日均频次比1.40,底板最大扰动深度比1.38,说明了底板破坏深度受采宽影响,且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采宽优化和底板破坏规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微震监测采宽变化底板破坏

    开元矿业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探查物探方法研究

    李敬鹏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元矿业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井田内断层、陷落柱发育,是影响该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破坏了可采煤层的完整性,减少煤炭资源储量,在生产中要加强对地质构造的探查.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开元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矿9101工作面和9403工作面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和槽波地震的方法进行探查,并圈定了异常区.根据工作面后续开采情况可知,圈定的异常区与实际揭露的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基本一致,说明地质物探工作及时指导了工作面的布置及回采,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槽波地震

    马脊梁矿一盘区3煤顶板富水性分区及疏放水方案研究

    秦子强
    56-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马脊梁矿一盘区3煤工作面在采掘过程中出现的涌水现象,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以及工作面顶板覆岩和水文地质特征,对8117工作面进行富水性分区,并制定了工作面采掘及回采期间顶板疏放水技术方案.结果表明,顶板含水层的疏放水总量为503.8万m3,动态补给量为357.27 m3/h,疏放残余水量为296.5 m3/h,达到了预期效果,含水层静储量得到了有效疏放,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水文地质疏放水富水性分区

    传感器安装方式对巷道微震信号时域特征影响分析

    陈付德王承来夏辉田佳豪...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集二矿230106工作面机巷使用全锚固锚杆刚性连接与钻孔注浆黏连岩壁两种方式安装微震传感器,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微震试验,共采集到553个微震事件,对比分析微震信号时域特征.研究发现,使用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接收到的微震信号最大幅值均显著大于使用钻孔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最大幅值平均约为钻孔方式安装传感器的2.86倍.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接受的有效信号持续时间长度均大于钻孔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有效信号长度平均约为钻孔方式安装的4.41倍,表明锚杆与传感器耦合效果要优于钻孔与传感器,更有利于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锚杆安装传感器捕获信号的峰值、均方根值、裕度因子和脉冲因子均大于钻孔安装的传感器,表明使用锚杆安装的传感器捕获信号极端变化程度以及能量更高,可以提供更多微震信号识别的依据.因此,采用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具有有效信号幅值大、持时长、特征值明显等特点,信号质量相比于钻孔方式安装更高.

    微震传感器安装幅值持时时域特征值

    小保当煤矿首采区三维地质特征研究

    杨彪李杰杨小勇席义苗...
    65-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构造的复杂多变性严重制约了现场的生产,传统地质勘探难以实现全方位勘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陕北小保当一号井首采区为研究背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对采区断层地质构造和上覆岩土覆盖层厚度变化趋势开展勘探作业.勘探研究表明,小保当一号井首采区共发现9条断层,均为正断层,其中2-2煤层分布2条断层,5-2煤层分布7条断层,断层落差相对较小;2-2煤上覆岩土覆盖层厚度为50~115 m,勘探区覆盖层厚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厚,最大厚度为115m.在开采该区西南部时,应选取较大工作阻力支架,采区东北区域开采时,加强矿井涌水量和漏风等问题的监管,对突发灾害开展防治工作.

    三维地震断层构造首采区岩土覆盖层灾害防治

    禹州大刘山煤业采空区水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连志伟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禹州市大刘山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矿井,存在附近老窑多,采空区错综复杂和部分地点水文地质情况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为保证大刘山煤业安全生产,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矿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查,圈定了 3处电阻异常区,并施工了 17个钻孔进行验证和采空区积水疏放,最终疏放积水7.9万m3,有效地保证了后期采掘作业的安全.

    水文地质采空区积水水害防治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

    郭斌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水裂隙带是煤层顶板水源涌入工作面的主要通道之一,掌握覆岩"三带"发育情况对于矿井水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东峰煤矿8号、9号煤层属于典型的近距离煤层,且顶板灰岩含水层是主要涌水水源,因此采用相似模型、现场实测手段进行9号煤层开采覆岩"三带"发育规律的研究.相似模拟研究表明9号煤层开采会引起上覆岩层进一步垮落,裂隙带发育范围为30~58 m,双端封堵测漏法实测研究表明裂隙带发育范围为28.7~55.5 m,测试结果可为9号煤层开采涌水量的预测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相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相似模拟可较准确的预测重复采动影响下覆岩运移规律.

    导水裂隙带近距离煤层相似模拟

    陷落柱构造影响工作面瞬变电磁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吉继有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村煤矿1306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对含水构造的探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开展矿井瞬变电磁监测技术应用试验研究.在1306进风巷掘进工作面进行超前监测定位研究,提高富水异常区定位的准确性以及钻探疏放的精确度,保证工作效率;在工作面开展陷落柱疏放水监测研究,通过对比验证保证了低阻异常区圈定结果的可靠性,并验证疏放水效果,为工作面的水害防治提供了可靠信息.

    瞬变电磁法陷落柱水害防治带压开采

    泊里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巡检周期研究

    翟巨良
    81-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而对其巡检周期的确定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减少危险因素.本文以阳泉煤业集团泊里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法确定该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最大巡检周期出现问题的原因.采用单一变量实验方法排除多余故障因素,确定监测分站所在链路能够承载最多监测分站总数,保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最大巡检周期符合规定,提供高效的预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煤矿安全最大巡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