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金融
河北金融

李晶玲

月刊

1006-6373

hbjrbanker@sina.com

0311-87938331

050000

石家庄市新华路109号

河北金融/Journal Hebei Finan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营银行普惠金融实践与探索

    薛小飞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惠金融是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是近些年来国家推动并具体实施的重要战略工程.民营银行依托其"小而美"的机制灵活性和技术创新性,持续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推动普惠金融积厚成势,成为赋能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重要"金融力量".但是,民营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差异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普惠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拓展与深化.基于此,分别从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以及风险管理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普惠金融民营银行数字化"五篇大文章"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分析

    刘翔宇李季刚
    11-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2 年的中国 31 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用泰尔指数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消费、创业活力和财政水平在二者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以双门槛为特征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在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低、城镇化水平高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更强.因此,不仅应该健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而且要优化政府财政收入、因地制宜协同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创业活力财政水平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分析

    赵清辉
    19-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同富裕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模型测算了 2018-2022 年我国各省数字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最后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各区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各省市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情况.数字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 5 年间也保持了稳步的增长,耦合状态也由勉强协调过渡阶段提升到了中度协调发展阶段,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得到改善.但耦合协调度也和共同富裕水平一样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数字普惠金融共同富裕熵权法耦合协调度

    绿色金融支持设施农业的实践与推进策略

    李丹阳王爽侯博文杨海芬...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支持是加快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可归纳总结出此过程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完善、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复合型人才培育尚少等问题.由于在金融支持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的发展中,美国发展模式与举措经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系统梳理其在持续完善法律法规、金融产品创新种类与范围、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有助于我国探究发展路径.据此提出精准构建政策法规体系、创新多元化金融产品、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绿色金融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经验借鉴

    全面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推动地方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

    李建树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得到重塑,形成在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的架构.目前,顶层设计已搭建完成.下一步,金融系统改革行动必将逐层下沉,银行机构新一轮深化改革也随之启动.

    深化改革地方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

    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赵涛陈宣宇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在投向上对释放的流动性加以引导,从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力度.为探究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本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及有效性.研究发现,一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扩大企业信贷融资规模,其中定向降准的效果大于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传导效果不同.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在政策传导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三是商业银行异质性逆向影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结构性货币政策企业信贷融资影响机制异质性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龚旭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工具体系.本文首先梳理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及特点,然后以秦皇岛为例,阐明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执行中企业和金融机构层面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从企业、金融机构、监管和政府四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结构性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地方经济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国内外实践

    魏忻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服务科创企业的热点话题,已成为商业银行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组成.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及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思考并提出了建议.从商业银行债权融资的角度,文章认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认识和分支机构传导,加强数据模型应用和内部价值评估探索,守正创新风险处置模式,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密切银政企合作,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圈",以更高质效的金融服务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金融知识产权金融

    如何为城市更新注入金融活水

    牛祎婷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的关键手段,但资金短缺是影响许多城市更新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梳理纽约、伦敦、深圳、上海四个城市的城市更新演变历程及相关金融工具,发现西方城市更新经验与中国城市更新的独特性之间存在差异:中国更倾向于政府主导和资助模式,依赖政府提供的融资渠道;而英美国家更注重市场机制和私人投资的参与,以及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建议充分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创造适合本土的更新模式和机制,这将有助于为城市更新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推动中国城市更新事业朝着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城市更新金融支持城市发展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

    尹成远高瑞楠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 2007 至 2022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绿色创新.在绿色金融背景下进行机制分析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数字化转型越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融资成本越高,越弱化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此外,企业声誉和管理者能力越高,越强化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中,通过宽带中国政策冲击事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本文结果稳健性.异质性分析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重污染行业更显著,相比于西部地区在东中部地区更显著.本文结果为企业战略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