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瑟酮对环磷酰胺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鉴欣沈书周涵张晓园...
    30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非瑟酮(fisetin)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P)导致的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组、环磷酰胺组以及非瑟酮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非瑟酮低、中、高剂量组每日50 mg/kg、100 mg/kg、200 mg/kg非瑟酮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天.将SD大鼠脱颈处死后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与环磷酰胺组相比,非瑟酮低、中、高剂量组肝细胞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LT及AST的活性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非瑟酮可以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血清酶活性改变,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肝脏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非瑟酮环磷酰胺SD大鼠肝脏损伤氧化应激

    补阳还五汤提取物调控肺癌细胞对乏氧环境适应性的作用及机制

    张红苏运朱纪烨张豪健...
    305-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提取物(Buyang Huanwu decoction,BHD)调控肺癌细胞对乏氧环境适应性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肺癌细胞Calu-1和A549暴露在缺氧环境中16 h后使用或不使用1 mg/mL BHD处理,分为Control组(使用同体积的PBS处理)和BHD组,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并通过RNA-Seq检测基因表达的差异.选取下调倍数在4倍以上的基因进行筛选,鉴定调控肺癌细胞增殖的关键基因.转染过表达空载体或HIF-α的过表达质粒后,分为Vector组和HIF-α组,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同时,检测Control组和BHD组的耗氧量、葡萄糖水平、乳酸水平和谷氨酰胺水平.结果 BHD显著降低了 Calu-1和A549的增殖水平(P<0.05).BHD显著调控多种基因的mRNA水平下调.通过siRNA敲低筛选上述表达水平下调4倍的基因对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发现敲低HIF-α时肺癌细胞Calu-1和A549的增殖水平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HIF-α后,肺癌细胞Calu-1和A549的增殖水平显著上升(P<0.05).BHD处理16 h后,相比于Control组,肺癌细胞Calu-1和A549的葡萄糖水平显著上升(P<0.05)、乳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谷氨酰胺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BHD处理的同时过表达HIF-α后,相比于Control组,肺癌细胞Calu-1和A549的增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耗氧量无显著变化(P>0.05),葡萄糖水平和乳酸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BHD通过下调HIF-α的表达量,减少肺癌细胞的糖酵解水平,降低肺癌细胞对乏氧环境的适应性,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补阳还五汤肺癌乏氧环境糖酵解HIF-α

    5例青少年滥用笑气致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的肌电图特点

    李琨郭芳含孙瑞红
    31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笑气中毒所致周围神经损害的肌电图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青少年笑气中毒所致的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的认识,警示青少年吸食笑气的危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儿内科就诊的5例笑气中毒患者的肌电图特点,测定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及肌电图.结果 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感觉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F波、H反射均出现异常,肌电图显示近、远端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 笑气中毒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严重轴索变性的同时伴有脱髓鞘损害.

    一氧化二氮青少年周围神经损害肌电图维生素B12

    乳酸脱氢酶、白细胞和血细胞比容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王小兵徐亭王鲁倪宇...
    316-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3个实验室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1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轻症急性胰腺炎(non-mild acute pancreatitis,NMAP)组10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114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LDH、WBC、HCT的水平,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LDH、WBC、HCT各单项及3者联合检测在AP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NMAP组患者的LDH、WBC水平明显高于MAP组的患者(均P<0.05),两组HCT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LDH、WBC预测AP患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HCT,且3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LDH、WBC水平升高可预测NMAP的发生,3者联合检测对早期判断AP严重程度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乳酸脱氢酶白细胞血细胞比容

    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事件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田艳丰刁美玲王丽龚春琳...
    320-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长时程动态心电图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探讨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事件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内蒙古某煤电公司职员2 267人,经标准12导联心电图排查,筛选1 964人进行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长时程动态心电图(24 h、7d)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事件的检出率.结果 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事件中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随记录时间的延长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 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阵发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检出率,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随记录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标准12导联心电图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事件

    多模态超声在非肿块型乳腺癌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李薇刘韦梁星宇王珍珍...
    324-328,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non-mass breast cancers,NMCs)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多模态超声特征的差异,并评估差异特征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021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90例乳腺疾病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两组:IGM组40例(共40处病灶),NMCs组50例(共50处病灶).比较两组病例多模态超声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并计算差异特征对二者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度.结果 与NMCs组相比,IGM组患者年龄相对较年轻,病灶最大径相对较大(P=0.000,P=0.001).多模态超声特征比较结果显示:病灶边缘成角、微钙化以及弹性评分≥3分是诊断NMCs的独立风险因素,其对NMCs及IGM鉴别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91.1%、77.8%及92.2%;边缘成角的灵敏度可达到98.0%,微钙化的特异度可达到92.5%,弹性特征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6.0%和87.5%.结论 NMCs与IGM超声特征有差异.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应用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精确诊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非肿块型乳腺癌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多模态超声诊断价值

    泊沙康唑肠溶片抗真菌初级预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期间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李可芯李晓云赵薇薇刘瑶...
    329-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用泊沙康唑肠溶片初级预防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化疗期间的14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根据抗真菌预防药物分为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69例和对照组(伏立康唑预防)76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特征、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预防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4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1例发生IFD,发生率为1.4%,为确诊病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发生IFD,其中确诊2例,拟诊2例,未确定5例.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IF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084,P=0.014).泊沙康唑肠溶片预防组(11.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应用泊沙康唑肠溶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进行IFD初级预防,能够显著降低IFD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伏立康唑且可以耐受.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泊沙康唑片剂侵袭性真菌病预防性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与眼底视网膜血管的相关性及重度脑微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邱冬张东太于珍阳蒋一文...
    334-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与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关系并制定诊断重度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基线数据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CMBs的严重程度以及部位分布,并对CMBs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使用R语言进行列线图制作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绘制.结果 抗栓药物使用史、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狭窄以及动静脉交叉征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分数增加,CMBs检出率逐渐增高.合并有重度CMBs(≥10个)的患者有更高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CSVD总负荷分数,校正混杂因素后,动静脉交叉征和微血管瘤是重度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拟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AUC(0.912,95%CI:0.742~0.787,P<0.001),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眼底征象中的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征、银丝样改变及硬性渗出与CMBs的发生呈正相关,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狭窄以及动静脉交叉征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子.

    眼底照相脑微出血诊断模型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研究

    王欢韦良军潘宏鑫王兴源...
    341-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疗效、安全性及膀胱保留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5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无远处转移.采用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方案.分析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不良反应及膀胱保留率.结果 所有患者中,5 例达到 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 53.3%(8/15),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0%(12/15),膀胱保留率为64.3%(9/1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血红蛋白下降和胆固醇升高等.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同时为部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现了保留膀胱的目的,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新辅助治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研究

    闫䶮侯利芳朱乾坤王东旭...
    346-35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5年10月~2022年3月间4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研究组),和同期48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研究组采用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产妇出血量、补液量、输血量、尿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子宫切除率、胎儿受线时间、受线剂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87.63±79.84)mL,输血红细胞(5.73±1.31)U,输入血浆(467.88±89.03)mL,补液量(3 417.53±1 265.47)mL,尿量(733.88±131.36)mL,1 分钟 Apgar 评分(9.0±0.7)分,5 分钟 Apgar 评分(8.2±1.2)分,10 分钟Apgar评分(9.3±0.9)分,放射线时间(40.23±3.41)s,胎儿受线剂量(8.11±1.22)mGy,术后5~7天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子宫及产道复旧正常,术后3~6个月产妇月经恢复正常,新生儿发育无异常;3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术后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术中产妇出血量(1 879.35±114.46)mL,输血红细胞(12.13±2.51)U,输入血浆(1 364.35±200.21)mL,补液量(8 186.32±2361.67)mL,尿量(1 506.62±325.31)mL,与研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能够明显减低子宫动脉血流,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产妇生存率,可广泛用于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放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