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与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王曼李燕楚
    473-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表达与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94例健康体检者.比较2组血清PTEN、BMP4表达水平,随访1年,统计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血清PTEN、BMP4表达水平,分析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TEN、BMP4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PTEN、BMP4表达水平对预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TEN、BMP4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死亡患者血清PTEN、BMP4表达水平均低于存活患者(P<0.05);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TEN、BMP4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灶数量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有关(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PTEN、BMP4水平预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82 ng/mL、22.99 pg/mL,灵敏度分别为76.47%、79.41%,特异度分别为73.53%、76.47%,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0、0.787,二者联合的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5.59%、0.888.结论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TEN、BMP4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有关,且血清PTEN、BMP4表达水平均可作为预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的敏感指标.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骨形态发生蛋白4临床病理预后

    血清叶酸受体1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卢清吴艳婷丁易钤曾莉...
    478-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叶酸受体1(folate receptor 1,FOLR1)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2例卵巢癌患者为卵巢癌组,60例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FOLR1水平,分析血清FOLR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统计卵巢癌患者预后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分析血清FOLR1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FOLR1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浆液性囊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腹水细胞学阳性卵巢癌患者血清FOLR1分别高于黏液腺癌、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腹水细胞学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82例卵巢癌患者共失访3例,剩余79例患者死亡率为27.8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血清FOLR1均为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3.275、2.215、3.127、4.15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OLR1水平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为568.27 n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72.72%、82.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836.高水平 FOLR1 组、低水平 FOLR1组患者总存活率分别为60.53%、82.93%.血清FOLR1高水平与低水平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5,P=0.026).结论 血清FOLR1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血清FOLR1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血清叶酸受体1临床病理特征卵巢癌预后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禹程远关雨晴何育婧王姣姣...
    483-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高凝状态中的作用,为探讨DN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DN患者36例,按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lbumin excretion rate,AER)分为 3 组:Mo 组(AER<30 mg/24 h)、Mi 组(AER 30~300 mg/24 h)和Ma组(AER>300 mg/24 h),每组1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及中性粒细胞后,检测各组血浆中胞外游离DNA(cell free-DNA,cf-DNA)、核小体、髓过氧化物酶-DNA复合物(myeloperoxidase-DNA complex,MPO-DNA)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ic elastase,NE)的含量;用DN血浆及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体外刺激健康的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提取NETs,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NETs生成情况;用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分别刺激对照组及DN组分离的PMN后测定凝血时间、纤维蛋白生成以及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产生情况,观察NETs生成与凝血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组血浆中cf-DNA、核小体、MPO-DNA及NE水平明显增多(P<0.05),且Ma组较Mi组升高更明显(P<0.01).DN血浆及5 mmol/L、25 mmol/L葡萄糖溶液可激活PMN产生NETs,而2.5 mmol/L低糖溶液不能激活PMN产生NET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及凝血酶复合物生成明显增加(P<0.05).结论 DN中高糖可刺激PMN活化产生NETs,激活凝血途径促进血液高凝,产生纤溶抵抗作用,加重肾脏损伤.

    糖尿病肾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高凝状态

    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膳食血糖生成指数倾向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春兴杨伟东邱莉莉
    48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血糖生成指数饮食食用倾向和喜好倾向现状.方法 应用自行开发的膳食血糖生成指数倾向问卷,采用立意取样方法,对某三甲级教学医院及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及回收430份,获得有效问卷420份,回收率97.7%.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高危人群220例,比较两组饮食食用倾向和喜好倾向现状,分析问卷得分与一般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饮食行为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血糖生成指数饮食食用倾向及喜好倾向均偏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食用倾向受不同群体及家庭居住模式影响,喜好倾向受年龄影响(P<0.05).结论 我省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饮食行为有待改善;需要给予个性化指导,高危人群更需强化其健康意识.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生成指数倾向问卷食用倾向喜好倾向

    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和MTA在龋源性露髓恒牙活髓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石蕾梅国霆
    493-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钙无机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在龋源性露髓恒牙活髓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4月85例龋源性露髓恒牙患者(患牙117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42例(患牙51颗)予以MTA盖髓,B组43例(患牙66颗)予以iRoot BP Plus盖髓.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患牙影像学恢复效果、牙髓活力、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治疗有效率优于A组(P<0.05);A组牙髓电活力测验优良率(80.39%)低于B组(93.94%)(P<0.05);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时间点及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0.5、1、4 h的疼痛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 h的疼痛程度均低于术后0.5 h(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AKP、BGP水平均降低,B组均低于A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应用于龋源性露髓恒牙活髓保存术更有助于改善牙髓活力,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龋源性露髓恒牙活髓保存术生物陶瓷iRootBPPlus三氧化钙无机聚合物

    131 I治疗对Graves病患者免疫调控的影响

    曹学良姜廷军
    497-499,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131I治疗对Graves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30例为实验组,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完善治疗前检查,并给予131I 370 MBq(10 mCi)口服,服药后6个月肘静脉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T、CD8*T变化.结果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5).服药前、服药后6个月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131I治疗明显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机体免疫功能无影响.

    Graves病131I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

    硬膜外推注地塞米松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不良结局的影响

    鲁凤夏丽娜
    500-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不良结局,探讨硬膜外推注地塞米松对产妇发热和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21年4月~2021年12月入产房待产的222例孕妇,根据是否行硬膜外镇痛分为硬膜外组(151例)和非硬膜外组(71例),硬膜外组根据是否硬膜外腔推注地塞米松激素分为实验组100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硬膜外腔静推3 mL地塞米松),对照组51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硬膜外腔静推3 mL NaCl).记录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记录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结束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硬膜外组与非硬膜外组比较,产妇产后发热情况明显升高、总产程明显增加、产妇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较高,且以静脉途径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头痛、宫缩乏力、围产期并发症、抗生素口服情况等不良结局与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无相关性(P>0.05);实验组产妇的发热情况、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结束后产妇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引起发热、产程时间延长、静脉使用抗生素增多的风险,通过对硬膜外推注激素可明显减少产妇发热情况并能减轻产妇产后疼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总产程地塞米松发热

    miR-206的表达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桑敏周智
    504-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内分泌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不孕女性为研究组,非PCOS不孕女性为对照组,每组60例.在月经第2~3天,或处于基础状态时采集两组患者血清.使用免疫分析仪测定两组不孕女性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泌乳素(prolactin,PRL)、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抗苗勒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不孕女性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两组不孕女性血清miR-20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LH、T、AMH、FBG、F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miR-20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miR-206表达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LH、T、AMH、FBG、FINS、HOMA-IR 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LH、T 是 PCOS 患者miR-206表达的影响因素(校正R2=0.796).结论 PCOS患者血清miR-206低表达,且与PCOS患者性激素分泌异常及糖代谢障碍密切相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微小RNA-206内分泌代谢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术后疼痛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李卓杨玉娥滕飞
    508-51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在烧伤整形植皮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对患者术后疼痛感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中心进行烧伤整形植皮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各组手术效果、疼痛情况、情绪状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结果 研究组术后皮下血肿个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瘢痕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植皮成活创面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3 d、7 d、30 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应对积极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疼痛并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度,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支持性心理干预烧伤整形植皮术后疼痛负性情绪

    基于5G技术对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进行超高清视频随访的应用分析

    苏畅高俊刘洋李正天...
    512-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5G+4K视频方式对甲状腺和乳腺手术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的效果.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均施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域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0例乳腺手术患者,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均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5G+4K超高清视频随访,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引流管不良事件和引流管拔除时间.结果 甲状腺手术和乳腺手术观察组患者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量、引流液性状、引流管不良事件和引流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G+4K视频随访方式高效安全,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保支付负担,利于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优于电话随访.

    术后引流随访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超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