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孙汝君

双月刊

1008-8970

bjb9814@yahoo.com.cn

0451-86669841

150081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17号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策略

    宋毅吕岩峰宋航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专业群同样承担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国家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专业群在与产业群协调发展的过程往往会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有效推动专业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群可以从"出发点""立足点""落脚点""突破点""支撑点"这五点做好优化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产业群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促进海外职教发展路径的实践研究——以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为例

    姜涛宋凯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下,"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中国商品已经遍布全球.通过以教育部有色金属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为例,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如何促进校企协同推进海外职教发展,以更好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需求.

    校企协同海外职教职业教育实践

    多元化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融合研究

    韩东董涛陈强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局面,不仅拥有多元化的特点,而且独具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融合是大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围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源展开深入化的探讨,分析与企业技术创新融合研究的策略及可行性路径,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体制,实现恰当的衔接与融合,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中国特色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资源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探析

    王海山孙佳山李德辉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决定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但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缺少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和多元的评价主体,导致评价结果易失真、难落实.高职院校应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指向,以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为目标,充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采用平时监测和聘期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统一的方式,重点对教师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言行进行评价,使教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职业教育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大师工作室项目的建设路径研究

    姜宇黄芳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大师工作室项目是一项旨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载体.以高等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包括建立项目管理机制、优化项目设计、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评估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得出上述举措对高等职业院校大师工作室项目的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国内同行院校的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高职院校大师工作室行业专家项目建设路径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谭弘雷霜盈吕一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屈、顽强奋斗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传承中华优秀先进文化,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路径研究,提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习与兴趣相结合三种具体研究方式,以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加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概论课"教学

    《论持久战》中延安时期斗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及路径探究

    毛雅宁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论持久战》中析出的延安时期斗争精神时至今日仍然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在延安这片党的革命精神家园中寻找延安时期党的伟大斗争精神、破解正确的斗争哲学、继承斗争奋斗劲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巩固顽强斗争精神与提高斗争本领.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需在新时代中发挥延安时期斗争精神的巨大力量,引领学生接过继承斗争精神的交接棒,勇于担当,发挥激扬斗志,继续迎难而上,奋勇前进.

    《论持久战》延安时期斗争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学

    "慕课"视域下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岳静许林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入"慕课"模式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政策导向的现实要求,也是应对互联网新媒体冲击的必然选择,以及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针对目前思政课"慕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慕课"与传统课堂相融合、强化教师价值引领作用、构建启发性课堂环境、完善课程考评内容与方法出发,探索"慕课"视域下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慕课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智能化改革研究

    吕云汉张敏张欢王佳音...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当前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难以适应高校教学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应着力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智能化改革,将课堂教学、专业教学、岗位技能教育等方面整合起来,实现精准、动态评价,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智能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及改革策略

    邱学明周振刚李新海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势在必行.但当前的劳动教育还存在短板弱项,高职院校需要从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规范教学评价、加快教材和师资建设五方面整合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劳动教育课程改革路径,使劳动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新时代党的劳动教育方针高质量贯彻落实.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