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焊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焊管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焊管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丁晓军

月刊

1001-3938

hgqks@vip.163.com

0917-3398447;3398448、3398400、3398320

721008

陕西省宝鸡市姜谭路10号

焊管/Journal Welded Pipe and Tub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中国焊管行业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焊管》期刊的报道内容主要是与焊管生产有关的金属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焊接工艺与设备。定径、矫直、无损检测、水压试验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生产技术问题,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电焊管产品的研制开发方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钢级管线钢自保护药芯焊丝环焊接头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张鹤松郑健马本特贾书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钢级管道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接环焊缝韧性离散性较大的问题,结合国内某X80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自保护药芯焊丝环焊接头实际分析结果,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气体元素分析、化学萃取相分析以及夏比冲击韧性测试等检测手段,对焊缝韧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焊缝中夹杂物的平均颗粒尺寸为0.4μm,在解理面或准解理面的起裂位置均未发现夹杂物;自保护药芯焊丝环焊缝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间隙固溶氮;自保护药芯焊丝中大量Al的加入促进了室温下大量M/A组元的生成.研究表明,夹杂物并不是导致环焊缝韧性离散分布的主要原因,而焊缝中存在的间隙固溶氮和大量M/A组元是导致自保护药芯焊丝环焊缝韧性离散分布的主要原因.

    高钢级管线钢自保护药芯焊丝环焊缝韧性夹杂物气体元素M/A组元

    冷喷连接镁铝异质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刘伊刘江华李成新李长久...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焊接在铝合金异质连接工艺中存在缺陷,为避免铝合金异质连接接头中的脆性相以及低强度的问题,研究了冷喷连接镁铝异质金属接头的可行性.通过N2作为加速气体,在主气压力3.5 MPa、气体温度350℃、喷涂角度90°、走枪速度40 mm/s、喷涂距离20 mm、送粉速率2.5 r/min的最佳冷喷连接参数下,以球形纯铝粉末与球形不锈钢颗粒的混合粉末作为冷喷连接粉末,纯铝板与AZ91D镁合金板作为基体,制备了冷喷连接镁铝异质金属接头.系统研究了冷喷连接接头的硬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冷喷镁铝接头的拉伸试样断裂在铝母材处,拉伸强度为105 MPa,正、背弯曲试样均断裂在沉积体与铝母材的结合界面,弯曲强度分别为226.7 MPa和316.7 MPa.研究表明,冷喷连接在以制铝合金连接过程中避免了合金的熔化,消除了传统焊接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并且其连接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

    冷喷涂冷喷连接异质金属连接镁铝接头

    钢质环氧套筒修复补强管道在内压作用下的环向应力计算

    王尊勇孔吉民贾彬朱立...
    19-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钢质环氧套筒修复补强管道在内压作用下的环向应力计算公式,根据内压作用下钢质环氧套筒修复补强管道的受力特点,建立了对应的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厚壁圆筒的应力解法和变形协调关系得到了内压作用下管道、环氧树脂胶层和钢套筒的环向应力理论公式,并通过试验对理论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内压作用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均在20%以内.该结果可以为内压作用下钢质环氧套筒修复补强管道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钢质环氧套筒管道修复补强环向应力内压作用

    Al/Mg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李海宁周伟华鹏王云龙...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052铝合金/AZ31镁合金,进行了异种搅拌摩擦焊搭接试验,通过宏观和微观分析、硬度和拉剪力测试探究了Zn中间层对于铝/镁搭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焊缝搅拌区底部形成了厚度较均匀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层,未加Zn层时,IMCs层由铝基体、尺寸较大呈条带状的Al3Mg2及网格状Al12Mg17化合物组成,拉剪力为3.9 kN,断裂方式为解理脆性断裂;加入Zn层后,IMCs厚度随Zn中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IMCs层厚度最小为330μm,内部主要由网格状Al12Mg17组成,网格状内部出现了小尺寸颗粒状的Mg-Zn以及Al-Mg-Zn IMCs;焊缝截面水平方向,搅拌区硬度为160HV,垂直方向硬度值最高达210HV,拉剪力最大值为4.79 kN.研究表明,生成的Mg-Zn和Al-Mg-Zn IMCs是导致拉剪力较未加Zn层时提高20%的主要原因.

    搅拌摩擦焊5052铝合金AZ31镁合金Zn中间层

    基于WSR的岩溶区域管道破坏特征与风险管控措施

    李乔楚陈军华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区域乡镇天然气管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岩土活动的影响,难以抵御土层错动作用和地表破坏所引起的永久性地面位移.在准确把握岩溶区域埋地管道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岩溶区域乡镇天然气管道风险管控的物理-事理-人理(WSR)模型,并基于此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提出岩溶区域埋地管道的风险管控措施.研究表明:岩溶区域管道失效的最主要原因是管周土体与埋地管道的力学参数及变形性能差异,管道破坏模式主要分为拉伸破坏与屈曲破坏.为有效开展安全管理,既要注重在明确管道失效规律的基础上控制、减弱乃至消除危险源(物理),完善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事理),也要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人理).

    岩溶塌陷天然气管道失效特征管控措施

    基于对数极坐标变换的X射线焊缝缺陷图像识别算法

    丛军张辉宇谢建陈健飞...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X射线焊缝图像缺陷分类识别的成功率,提出利用对数极坐标变换(LPT)的距离及角度不变特性解决实际缺陷识别中因缺陷图像位置、形状及方向变换导致的识别准确率下降问题.同时,为降低噪声的影响,提出基于压缩传感技术的缺陷识别,将待检测图像视为一组样本图像的线性组合,通过求取系数向量确定待检测图像的类型.由于缺陷的信息存于一组系数向量中,而非依赖于某几个特定的特征值,因此任一图像的变化对最终识别结果不会造成影响.实际试验表明,LPT结合压缩传感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X射线焊缝图像缺陷识别率,极大地降低了噪声误报率.

    缺陷识别X射线压缩感知对数极坐标变换

    某生产井定位密封穿孔失效原因分析

    王一非石张泽张学智冯电稳...
    44-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油田生产井起出井下管柱作业时发现定位密封处发生穿孔现象,通过宏观分析及测量、理化性能分析、显微组织观察、腐蚀行为分析等方法,对该井定位密封失效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节与油管的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均满足API SPEC 5CT标准对N80的要求,而定位密封各部位材质不一致,分别为1Cr、13Cr材质,且13Cr材质硬度较高;含砂采出液经油管进入定位密封内部后,受扩径紊流影响,介质集中对定位密封底部形成冲刷,由于13Cr材质耐磨性、耐蚀性均优于1Cr材质,导致1Cr材质冲刷腐蚀严重,进而发生穿孔.建议严格控制管柱各部位材料质量,控制采出液中含砂量及CO2含量,以预防该类失效的再次发生.

    井下管柱定位密封冲刷腐蚀失效分析

    一种钢管FBE内防腐生产线运管车的设计

    娄刚王寅杰李汝江王远征...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无天车运管时钢管FBE(熔结环氧粉末)内防腐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专用运管车.该运管车基于生产线钢管升降辊道和液压翻料钩,采用编码器及PLC系统,实现了钢管FBE内防腐生产过程中接管、对中、工进、送管的全工艺自动化运行.运管车经长期实际运行,性能稳定,对中精度可以达到±10 mm,同时可替代天车吊运的传统方式,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且可满足不同直径钢管内防腐生产需求.

    钢管内防腐运管车升降辊道

    3PE防腐钢管管端涂层车削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王治波吴加友杨继平段素梅...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3PE防腐钢管管端涂层的车削质量,通过对车削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车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刀具安装、起刀位置、气缸压力和钢管直度、圆度是影响管端涂层车削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修磨刀具夹角、选择最佳起刀位置、合理调节气缸压力及增加管端辅助压辊装置等措施,提高管端涂层车削质量的稳定性.改进后的工艺可应用于Φ508 mm~Φ1536 mm规格3PE、3PP防腐钢管管端涂层的车削,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3PE防腐管端涂层车削修磨

    CO2饱和介质中碳源对管线钢SRB腐蚀行为的影响

    郭克星赵红波李泽轩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碳源对油田环境下管线钢微生物腐蚀的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机碳源在模拟CO2饱和油田产出水中SRB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其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数量随着碳源减少(carbon source reduction,CSR)而减少,但与100%CSR(极端碳饥饿)相比,80%CSR(中度碳饥饿)下存活的浮游细胞更多.即使在碳源饥饿后,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可以通过胞外Fe氧化和胞内硫酸盐还原来提供.在局部腐蚀过程中形成氧化亚铁膜和FeS/MnS团聚体.失重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与乳酸和柠檬酸盐同时存在的培养基相比,在80%CSR范围内培养时,钢的腐蚀更严重.在培养期末,观察到严重的钢溶解现象,这是由SRB主导的MIC(微生物腐蚀)和CO2腐蚀造成的.

    管线钢油田采出水硫酸盐还原菌微生物腐蚀SRB生物膜CO2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