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许强

月刊

1004-907X

HGJG@chinajournal.net.cn

010-68391557 68391578 68391537

10082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管理/Journal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家计委工作部署,报道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奋力谱写长江大保护新篇章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1-2页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并答记者问 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本刊记者
    3-9页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本刊记者
    10-16页

    有效提高投资转化效率

    赵惠吴有红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投资转化效率是指围绕投资活动所进行的投资决策、建设实施过程并最终体现为投资结果的效率。影响投资转化效率的作用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准入机制、要素配置机制、监管机制、评价机制等5个维度。针对现阶段我国重点领域投资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应严格约束政府投资行为,建立政府决策责任制;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效规范企业投资活动;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主体投资动力;健全投资监管机制,防范化解投资风险;优化投资评价机制,适应高质量发展投资要求。

    投资转化效率投资决策要素配置绩效评价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与发展路径

    张越刘婷周建波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产业体系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面对时代之需、发展之需,应构建现代化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其引导和激励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构筑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加快培育壮大消费新动力

    邹蕴涵
    35-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其中,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从当前情况看,传统消费加速更新,新型消费加速涌现,正在形成多重增长新动力。同时,消费能力增长面临新压力、青年消费能力有待增强、供给端短板较为突出、消费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高、政策环境待优化调整等难题正在制约新动力的发展壮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消费新动力消费能力供给短板消费基础设施

    积极推动保障性住房高质量发展

    白彦军邹士年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保障性住房,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对持续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保障房建设运营面临供求结构失配、资源保障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合理规划保障房发展目标、"以需定产",提高有效供给水平。同时,创新要素配给机制,强化土地与资金保障;统筹多渠道筹集,实现"市场"与"保障"有效联动;增强部门协同,提高管理效能。

    保障性住房供需结构多主体供给

    改进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设定引导全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李刚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是碳配额的具体承担单位,贯穿碳配额形成、交易、注销等各环节,深刻影响着碳市场的碳减排效果。当前,全国碳市场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 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单位列为重点排放单位,并将其纳入全国碳市场统一管理。这一方法简便易行,但损害了碳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建议,一方面,采取从上到下方法,由生态环境部依据上年火力发电量按比例动态确定各省份碳配额;另一方面,结合从下到上方法,由各省份自行确定上报纳入全国碳市场监管的重点排放单位。各省份综合考虑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低碳目标,确定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条件,并适时开展碳配额拍卖、碳税试点工作,推动全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国碳市场碳减排碳配额碳税试点

    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

    陈文晖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要义和重中之重,协同创新则是新时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大湾区协同创新既有经济支撑、创新城市、设施机构、产业体系、市场主体和制度体系等方面的良好基础,也面临发展不平衡、集聚程度不高、市场主体数量不足、金融支撑不足和制度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应重点从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强化金融支撑、深化区域联动、加大开放力度、完善制度环境等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探索区域协同创新的范式,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区域创新系统

    统筹做好轻工业稳增长降成本——基于全国800余家轻工业龙头企业调查

    何倩程怡蔡国材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2020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反复抑制需求、原材料与海运费大幅上涨、国际地缘冲突扰动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不振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轻工行业整体生产经营面临新的挑战。根据对全国800余家轻工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调查,针对行业整体与重点细分领域的成本运行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在产业链供应链保供稳价方面持续发力,综合使用财税金融手段降低轻工业运行成本,加快健全完善消费品流通体系与全国统一大市场,以进一步降成本稳增长,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轻工业降成本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