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王一鸣

月刊

1008-2069

010-6390835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308室

宏观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转换与优化

    刘立峰曹开琛冯程程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国发43号文和《新预算法》确立了地方政府投融资新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一些理想化的设想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要求,监督和管理成本较高,而实际的效果却不好,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急剧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需要系统设计,要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继续发挥好融资平台的主体作用,整合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探索可持续的公共资源生财道路,实现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创新债权和股权融资工具,探索地方政府股权投资方式.实现项目综合开发和持久运营,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从源头加强债务监管,增强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融资平台调整优化

    金融周期、企业金融化与投资风险——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

    王楚皓邢天才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周期中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中国实体企业的金融化作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现象,是否也会受金融周期波动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年至2020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周期与企业金融化水平和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关系,并得到了如下结论: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与基于广义信贷的金融周期具有同方向性,而企业利用金融周期扩张贮存流动性是企业金融化的重要动因;金融投资风险占企业总风险的比重也会随着金融周期的扩张而上升,而金融周期扩张对企业金融化的加速效应是其重要原因,即金融扩张带来的市场风险也会传导至企业,企业金融投资活动是这种金融风险的重要传导媒介.

    企业金融化金融投资风险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成本加成率分布

    谷梦依江玉玺席艳乐
    26-3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得中国外部环境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2001年末中国加入WTO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成本加成率分布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会使成本加成率分布的离散程度降低,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有效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成本加成率分布的影响渠道包括增加出口和减少增值税.(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成本加成率分布的影响因行业类型、所有制和地区而异.本文研究为中国企业发展和外贸政策制定提供了启示.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成本加成率分布双重差分法异质性

    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梅辉扬傅志华梅霞
    4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通过构建全要素碳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方法考察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和差异来源,使用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检验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地区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地区>全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分布特征,并且这种差异呈扩大的趋势;(2)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其贡献率整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波动下降的趋势;(3)全国及三大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特征,但是均表现出典型的β收敛特征,全要素碳生产率最高的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全要素碳生产率最低的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4)产业结构、财政支出水平等是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收敛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最后从清晰认识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重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问题、重视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工程的实施路径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协同发展.

    全要素碳生产率分布动态地区差异收敛性

    企业产出视角下金融科技的就业效应研究

    王世文陈非凡刘峻峰
    58-6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科技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够发挥就业创造效应,但随之带来的效率提升又将产生就业替代效应,因此金融科技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基于企业产出视角,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系统考察金融科技就业效应的存在性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规模扩大效应和效率提升效应促使产出"量"与"质"的双向提升,进而推动企业就业水平的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科技的就业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明显.此外,金融科技既有助于扩大企业的就业规模,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就业质量.研究证实了金融科技对就业的积极效应,为实现稳就业目标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金融科技就业产出视角规模扩大效应效率提升效应

    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兼论中央环保约谈的调节作用

    张慧智孙茹峰
    6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行为是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是区域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2009-2020年数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文件构造环境注意力指数,沿着环境注意力—政府行为—低碳发展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考察了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环境注意力提升可以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低碳地区的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低碳发展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和高碳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赋能效果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境政策执行力来实现的.中央环保约谈亦会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但其实效性较短.结论为优化政府治理策略、提升区域低碳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据.

    政府环境注意力低碳发展环境规制环境政策执行力中央环保约谈

    城市群人口集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双刃剑"效应研究——基于上市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视角

    吴琛俞晓波林树
    8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是关乎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大格局的核心环节.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人口集聚是否会影响域内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以2009年至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人口集聚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人口集聚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具有"双刃剑"效应,缩小了 一般薪酬差距,扩大了超额薪酬差距,为保证城市群人口集聚对收入分配的正效应,必须抑制高管超额薪酬.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考虑了知识交流和技术溢出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可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城市群人口集聚薪酬差距一般薪酬差距超额薪酬差距知识交流

    教育程度会影响家庭养老决策吗

    王秀景王乔
    9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积极谋划家庭养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教育程度提升,家庭制定养老计划的意识增强,养老方式选择更多样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也更强烈.异质性分析表明,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在高等教育扩招前后没有明显差异.但当家庭社会保障水平不同时,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家庭,制定养老决策的积极性较高;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还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对待风险的态度更为谨慎,制定养老计划的意愿更强烈.进一步分析表明,教育程度主要通过提高家庭收入、促进财富累积等途径对家庭养老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不仅为家庭采取针对性养老措施防范化解养老风险提供参考,还对中国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以实现"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具有重要启示.

    教育程度养老计划养老方式多样性商业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3年10月)

    121页

    2023年《宏观经济研究》总目录

    122-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