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王一鸣

月刊

1008-2069

010-6390835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308室

宏观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的动态机制及其宏观效应

    姜春艳李杰郑尊信
    4-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经济金融化现象日益严重,宏观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更加复杂多变,货币政策的实体经济效应趋于弱化.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视角,借助TVP-FAVAR模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动态效应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传导机制,且具有时变效应;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期限特征,企业金融化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投机套利动机"随期限而改变;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动态调控效果;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动态机制的宏观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主要创新在于从企业金融化的关键机制诠释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为抑制过度企业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借鉴,且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货币政策企业金融化TVP-FAVAR模型时变效应

    中国铁路企业的资本配置研究

    王大鹏王杨堃
    22-3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铁路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优化铁路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对推动铁路企业重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需求机制下的铁路企业资本配置为切入点,探讨铁路企业实现资本合理化配置的一般均衡条件.实践表明,中国铁路企业资本配置的内在需求凸显,主要表现在资本调整意愿强烈,但能力亟需提高且存在机制性制约.典型国家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铁路行业需要在公共投资体制基础上构建符合市场治理要求的行业资本供给制度,以确保铁路企业的财务平衡.当前,中国铁路亟需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铁路发展中的财政事权,在铁路企业间构建市场治理机制,促进使用者成本定价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以维持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铁路企业重组国企改革资本配置行业垄断市场治理

    外资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

    汤渌洋张腾元陶龙煜
    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新发展阶段中大放异彩.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储蓄率正在节节攀升并保持高位,这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外资稳步推进建设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2年中国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外资管制力度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率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有效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有效.(2)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储蓄行为产生的影响因企业所处城市规模和企业所处行业差异而不同.本文从外资管制放松这一新视角去探讨企业储蓄的变动,为中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提供微观实证依据.

    外资管制放松企业储蓄异质性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三维信用论视角

    吴晶妹崔智斌林珊
    4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更好地发挥信用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而良好的信用体系建设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基于三维信用论视角,从诚信度、合规度和践约度三个维度分析中国2011-2019年247个地级市的信用体系建设水平,通过DEA-Malmquist方法计算出对应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证检验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正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2)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提升社会信任、减少银行违规风险和优化市场环境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3)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在东中部、大型规模以上和资源型城市分组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空间外溢效应,能够正向提升邻近城市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本文不仅拓展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信用层面的研究范畴,而且推进了社会信用体系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理解.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三维信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空间外溢效应

    地方政府债务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基于面板Tobit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的分析

    吴茵卢倩倩
    6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降低贫困发生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的边际抑制效应,且存在地区异质性;地方政府债务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提高债务融资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和避免债务融资资金浪费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地方政府债务减贫效应面板Tobit模型面板门槛模型

    土地流转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邵旭阳王波
    78-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土地流转和不同土地流转方式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总体而言,参与土地流转对农村家庭均有普遍的增收效果,对中低收入人群增收效果更明显,这将有助于缩小农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进一步区分租入土地和租出土地这两种不同的参与土地流转方式后发现,土地流转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主要来自于租出土地,租入土地对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显著.第三,租出土地所产生的缩小收入差距效应形成于农村人群参与土地流转后进入非农行业这一渠道.此外,参与土地流转后,东部地区中等收人群体和中西部地区低收人群体的增收效果更显著,且主粮产区参与土地流转对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抑制效果弱于非主粮产区.因此,为了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应当继续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并在此基础上切实保障流转权益,为其从事其他非农领域提供支持和便利.

    土地流转收入差距分位数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实现形式:作用机理、主要障碍与政策体系

    周振
    9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新实现形式,即在传统集体经营基础上导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其他经营形态,这种方式能通过产权激励、要素配置、践行集体经营公平价值等方面,收获资源协同效应,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过,由于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在产权特征、组织成员、决策机制、分配方式、规则认同、个体与组织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混合经营可能会引发集体利益被侵占、农民利益受损的风险.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破产难实现、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范围受限、集体所有权弱化和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不健全,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发展.要辩证看待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积极推进混合经营,也要建立适宜的治理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此应对相关风险和问题障碍,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释放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效应.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治理体系

    新时期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欧阳慧李智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落户难与不愿落户并存、城市选择性落户现象普遍、落户隐形门槛多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新增城镇人口来源分析、全国2.34万农民工问卷调查、全国690个城市落户门槛全景式调查、沿海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实地调研等综合分析,客观评估新时期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成效和突出问题.下一步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关键瓶颈和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城市落户门槛放开放宽,以存量带增量,加快推动存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协同有序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政策评估

    RCEP生效对中日韩经济的影响研究

    陈佳琦夏德仁
    11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首次在中日韩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为深化中日韩经济贸易合作注入了新动能.为揭示RCEP贸易壁垒削减对中日韩经济的影响,本文在对RCEP框架下区域贸易壁垒削减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使用最新数据,模拟预测并分析RCEP生效后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看,RCEP生效对促进中日韩贸易投资增长、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民福利改善发挥积极作用,相比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削减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随着自由化水平的提高正面效应进一步增大.中国贸易条件随着RCEP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恶化,尤其对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造成冲击.从产业层面看,RCEP将有效促进中日韩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比较劣势产业产出下降.相比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削减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为政府制定贸易政策、优化对外贸易投资布局提供参考,为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RCEP中日韩GTAP模型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3年6月)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