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亚磷酸甲酯盐与1-乙基-3-甲基咪唑亚磷酸乙酯盐的热物性

    刘泽鹏曾纪珺廖袁淏唐晓博...
    1054-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1-乙基-3-甲基咪唑亚磷酸甲酯盐([Emim][OMP])和1-乙基-3-甲基咪唑亚磷酸乙酯盐([Emim][OEP])两种烷基咪唑亚磷酸酯离子液体,并使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常压下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相行为、密度和黏度(293。15~353。15K)、电导率和表面张力(293。15~343。15K)。采用自然对数方程关联离子液体的密度,根据实验值计算得到离子液体体积性质,包括热膨胀系数、分子体积、标准熵和晶格能。采用VFT方程关联离子液体黏度和电导率。采用线性方程关联表面张力,并根据实验值计算得到离子液体的表面熵和表面焓。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的分解温度(Tonset)分别为271。0℃和259。2℃,玻璃化温度(Tg)分别为-84。87℃和-85。00℃,离子液体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Walden规则分析表明,两种烷基咪唑亚磷酸酯离子液体均符合Walden规则,且均被归类为"good ionic liquids"。

    烷基咪唑亚磷酸酯离子液体密度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

    基因工程改造促进大肠杆菌发酵纤维素水解液合成1,2,4-丁三醇

    佘丹王舒婷陆信曜宗红...
    1063-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1,2,4-丁三醇(BT)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合物之一,利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需要一株能够耐受其中抑制物的菌株。在水解液中常见抑制因子糠醛存在下,大肠杆菌的发酵严重受限。本研究首先在含有BT合成途径的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四种糠醛耐受相关的基因:yghA、thyA、mdtJI和pntAB。在0。4g/L糠醛压力下,所有改造菌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过表达pntAB基因的菌株生长最好,同时有助于BT合成酶的酶活力或转录水平的提高,BT产量达到11。0g/L。当以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为底物时,过表达yghA、thyA和pntAB均明显促进了大肠杆菌的生长与BT产量的提高,其中yghA基因表现最好,在摇瓶中获得了3。36g/L的BT,在5L发酵罐中BT产量达到15。3g/L,转化率为63。8%。该策略为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BT提供了借鉴。

    大肠杆菌玉米芯纤维素水解液糠醛耐受1,2,4-丁三醇

    生物炭改性及其对除草剂污染水体和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彭程徐漪琳石钰婧张玟...
    1069-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除草剂已被大量使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而长期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其在土壤中大量残留,或通过降水、淋溶和径流污染水体,因此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生物炭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吸附剂已被广泛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水体和土壤。本文介绍了酸碱、有机物和金属盐浸渍改性,纳米零价铁和微生物负载改性等生物炭改性方法;综述了改性生物炭在除草剂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生物炭改性前后的修复效果;探讨了改性生物炭自身特性、环境条件对改性生物炭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影响及机制。未来仍需对改性生物炭在除草剂污染修复过程中的稳定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改性生物炭除草剂纳米零价铁微生物修复效果吸附机理

    柠檬酸改性球形活性炭对氨气吸附性能的影响

    郭迎春梁晓怿
    1082-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沥青基球形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负载到活性炭孔隙内。通过固定床动态吸附装置评价柠檬酸改性活性炭对氨气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氮气吸脱附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柠檬酸负载量为60%(质量分数)时,改性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性能最佳,氨气防护时间为194min,单位活性炭的氨气吸附容量为42。8mg/mL(66。8mg/g),是未改性活性炭吸附容量的24倍;吸附剂的总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pH都随着柠檬酸负载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其中微孔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与柠檬酸负载量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4和0。9842;柠檬酸的利用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加不断减少,氨气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铵,产物主要沉积在微孔内,微孔对氨气吸附至关重要。

    活性炭柠檬酸复合材料固定床吸附氨气

    中空纤维膜臭氧接触式反应器传质机理分析

    姚福春毕莹莹唐晨杜明辉...
    1089-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装成膜接触器,开发了膜接触式臭氧(O3)传质技术。对比了气泡传质和膜接触传质的差异,通过O3传质模型和阻力模型对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3可以有效地通过疏水性PTFE膜进行传质,当搅拌速度达到1500r/min时,膜传质的表观传质系数(0。3049min-1)与气泡传质(0。3109min-1)相当。同时,膜表面的疏水结构将尾气的湿度降低到0。8g/m3以下,远低于气泡传质(>11。5g/m3),符合进入臭氧发生器的标准,具备回收氧气的可行性。O3的传质通量受液体流速、pH、污染物浓度、气体流量以及进气O3浓度的影响。在pH=11、苯酚浓度为0或pH=7、苯酚浓度为20mg/L时,传质通量达到了0。16g/(m2·h)。O3传质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由膜阻力和液相阻力组成,而通过液相条件控制可以有效减小液相阻力,因此进一步降低传质阻力需要膜技术的发展。

    疏水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臭氧接触式反应器传质

    低强度超声波对高负荷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杨杰源朱易春赖雅芬张超...
    1098-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处理无机高氨氮废水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特征、胞外聚合物以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在进水氮负荷为6。03kg N/(m³·d)时,总氮去除率提高了11。40%,抵抗氮负荷冲击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周期性超声波辐照后,颗粒污泥粒径维持在1。0~1。5mm,有利于改善传质效率,提升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活性和减少颗粒漂浮。污泥EPS总量有显著增加,其中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增加较为明显,有助于维持颗粒污泥的结构稳定性。污泥表面官能团种类不变,但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有所增多。颗粒污泥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提高了33。2%,通过简化的Gompertz方程模型发现超声组的厌氧氨氧化菌生长速率(0。0127d-1)高于对照组(0。0107d-1)。高通量测序显示,超声波促进了厌氧氨氧化菌及其共生菌,其中Candidatus Brocadia提升了22。03%。同时严重抑制了部分反硝化细菌,使厌氧氨氧化菌的底物和生存空间更加充足。

    低强度超声波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氮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