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成核过程研究进展

    张东旭刘成宋乐春黄启玉...
    3007-3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状液中气体水合物成核行为研究可用于评估油-气-水体系在亚稳态下稳定存在的时间,对低温环境下多相混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水合物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因而成为深水管道流动安全保障的重点问题和研究热点.本文着眼于油水乳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的成核过程,总结了实验研究中水合物成核速率的量化方法,细致分析和比较了当前研究中诱导期定义方法的异同,梳理了温度、压力、扰动强度、含水率和原油组分等环境条件和体系组成对水合物成核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及水合物成核速率预测模型.总体来看,油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的成核行为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和模型定量描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诱导期定义方法的统一和模型的工程化应用等方面仍需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未来,应逐步建立统一的诱导期定义标准和更为普适性的诱导期预测模型,借助谱学仪器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加深对水合物成核过程分子尺度信息的认识,更加深入理解水合物成核机理并逐渐实现量化模型的工程化应用.

    流动保障气体水合物油水乳状液成核行为诱导期

    绿氢在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减碳经济性分析

    张真张凡云祉婷
    3021-3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所制取的氢气(即绿氢)来替代使用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制取的氢气(即灰氢)作为石化和化工原料,可以促进石化和化工行业低碳转型.虽然当前绿氢成本较高,但在电价不断下降、化石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碳税、碳交易的综合影响下,绿氢的经济性将具有与灰氢相竞争的优势.本文以石化和化工行业中氢气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最高的三个子行业为研究对象,即合成氨、合成甲醇、原油加工,首先介绍了氢气参与到石化和化工过程中的工艺特征和发展趋势,包括传统工艺和新兴工艺,如电化学合成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生物油加氢脱氧;接着,对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氨、甲醇、精制柴油的碳排放强度;最后,对绿氢替代当前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的减碳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碳交易价格为100CNY/t时,绿氢具有替代煤制氢的经济可行性成本为14CNY/kg.

    二氧化碳合成合成气预测

    烷烃脱氢加热炉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协同烟压控制性能分析

    穆连波王随林鲁军辉刘贵昌...
    3029-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炼化装置加热炉为石油炼化生产工艺中高能耗、高碳排放设备之一,但低温下烟气冷凝水会腐蚀换热设备,增设排烟余热回收换热设备还会增加烟气系统阻力,对生产工艺造成影响,降低加热炉燃烧效率.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防腐、高效、低阻力及烟压控制是余热回收系统能效最大化技术难题.本文以炼化装置加热炉为对象,以烷烃脱氢加热炉为例,提出加热炉低温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协同炉膛烟压控制系统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力排烟余热回收设备,建立加热炉低温排烟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并跟踪实测,将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将炉膛烟压控制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范围内,控制精度达(-35±6.4)Pa;排烟温度由178.3~178.7℃降至54.3~78.7℃,系统节能率达4.75%~6.9%,烟气余热回收率达28.1%~40.4%,其中梯级换热比单级换热性能提高43.8%,㶲效率可达52.8%~63.7%,并减少CO2排放2884.5~4197.9t/a,且降低NOx和SO2等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污、降碳效果显著.为炼化装置加热炉的排烟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加热炉排烟余热余热回收梯级换热烟压控制

    负载金属型固体酸催化木质纤维生物质定向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

    何世坤张文豪冯君锋潘晖...
    3042-3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纤维生物质是一种存量丰富、绿色的资源,通过利用木质纤维生物质制备高值化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但可以缓解社会对化石燃料需求的压力,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双碳"目标.本研究制备了多种金属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催化生物质碳水化合物高效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通过表征手段研究所制备催化剂的特性,发现其具备双功能特性(B酸和L酸活性中心).其中,AlCl3作为L酸供应体,负载到催化剂表面,催化性能最佳.研究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葡萄糖、木糖同步定向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影响发现:在复合溶剂二甲氧基甲烷/甲醇的质量比1∶1、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0min的条件下性能最好,原料的转化率达到了100%,乙酰丙酸/酯的最大收率达到了24.96%.

    木质纤维生物质催化剂复合溶剂生物燃料酯化

    铜基催化剂电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研究进展

    陈富强仲兆平戚仁志
    3051-3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ECO2RR)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高能量化学品或燃料对碳中和具有巨大价值.尤其是以铜基催化剂进行的ECO2RR,其成本优势和卓越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最有前景的策略.在ECO2RR的各种产物中,甲酸作为优秀的储氢材料和内燃机燃料展现出工业化生产潜力.本文针对近年来过渡金属族的铜基催化剂在制备甲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ECO2RR制甲酸机理出发,综述了铜基催化剂在ECO2RR制甲酸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其中以典型催化剂为例分析ECO2RR生成甲酸的策略,包括形貌结构、表面价态、合金化、晶面效应、空位和碳载体等,重点讨论了活性位点数量以及关键中间体*OCHO的形成对甲酸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从原位表征、科学计算和反应条件等角度的展望.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铜基催化剂甲酸

    CO/CO2加氢制低碳醇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

    曾壮李柯志苑志伟杜金涛...
    3061-3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2)加氢制低碳醇(C2+OH)是碳一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煤、天然气、生物质、CO2等非石油资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途径.该过程具有工艺路线短、原子经济性高、操作可行性强等优点,是颇具前景的合成路线.改性的费托合成催化剂是该体系最具潜力的催化剂之一,但仍存在低碳醇时空收率不理想、反应网络复杂、产物分布难以调控及稳定性差等问题,高效稳定催化剂的开发极具挑战.本文首先从热力学上分析了CO/CO2加氢反应制低碳醇适宜的工艺条件;其次,对改性费托合成催化剂上CO/CO2加氢制低碳醇的反应路径进行了解析,并据此提出催化剂的设计思路.随后,介绍了铁基和钴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前体结构、助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高性能催化剂的构建策略.后续可借助于先进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进一步加深对反应机理的认识,并通过催化剂结构的精细调控,获取低碳醇时空收率和催化剂稳定性的提升策略.

    合成气二氧化碳低碳醇加氢催化剂

    不同气氛热处理对连续管道微波技术制备Pt/C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冯占雄张创刘德政汪云...
    3080-3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能源转换装置,成本高、阴极氧还原反应动力学慢和长时间运行阴极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长期稳定性差的问题,运用连续管道微波制备技术,制备铂载量为50%(质量分数)的催化剂,并分别采用氮氢混合气(20%H2)和空气两种不同气氛对Pt/C催化剂进行退火处理,通过表征和测试研究两种气氛热处理对其氧还原性能的影响.制备的Pt/C-300(20%H2)催化剂30000圈衰减测试后仍能保持71.4m2/g和243mA/mg的高活性,实现了兼具高活性和高耐久性,为高氧还原性能催化剂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燃料电池催化剂热处理衰减试验氧还原性能

    CuCe-SAPO-34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

    周皞王旭瑞赵辉爽温妮妮...
    3093-3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e-SAPO-4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C3H6-SCR).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引入的铈与铜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孤立Cu2+物种,提高了分子筛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性能,从而提高了CuCe-SAPO-34的低温脱硝活性.同时,双金属分子筛骨架上具有丰富的Lewis酸性位,有助于C3H6和NOx的吸附和活化.当Cu∶Ce=4∶2时,CuCe-SAPO-34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硝性能,在含有10%O2和5%H2O的柴油车尾气氛围中,在250℃最高能实现90%以上的脱硝效率.

    分子筛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丙烯

    木质纤维素基碳量子点合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陈志强夏明巍杨海平陈应泉...
    3100-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各种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被作为绿色碳源制备碳量子点,并广泛应用于防伪、成像、催化等领域.使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备碳量子点可以实现其低成本、大规模、快速制备.然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结构复杂,木质纤维素基碳量子的合成过程受原料种类、制备过程影响,且其荧光特性与其碳的内核结构与表面形态紧密关联.这些因素使木质纤维素基碳量子点的制备与调控过程难以精准进行,因此探究木质纤维素基碳量子点的形成过程机理和调控提质机制十分重要.鉴于此,本文对木质纤维素基量子点的形成方法、过程影响等进行了综述,分析评价了各种制备与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深入讨论了木质纤维素基碳量子点的合成机理与调控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挑战提出了展望.

    碳量子点木质纤维素合成机理光学调控

    过渡金属硫化物Co9S8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

    李莹莹刘安姜乐妍李晖...
    3114-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渡金属硫化物Co9S8由于具有比电容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是一类极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石墨替代储能材料.但Co9S8存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和导电性差等问题,导致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结构易破坏,容量衰减快,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市场需求.本文基于Co9S8不同类型复合材料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综述了Co9S8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结构设计(形貌和颗粒大小调控)、多组分掺杂以及表面包覆等策略克服该材料存在的缺陷,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与总结,简述针对过渡金属硫化物Co9S8的主要改性手段,并对其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可行性建议.

    过渡金属硫化物结构改性元素掺杂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