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预混紧凑缝隙式水冷燃气锅炉燃烧特性模拟

    王宁邓世丰曲腾邵怀爽...
    4871-4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量高、体积大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全预混冷凝式燃气锅炉,采用并排的水冷板翅插合形成燃烧器头部及冷凝换热段,二者之间设为炉膛,锅炉本体采用挤压铝工艺一体化成型,结构紧凑、换热能力强、耐腐蚀、工艺简单、成本低.由于模型对称,对其基础单元的流场、温度场、火焰长度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燃烧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燃气锅炉在12~24kW的热负荷范围内流场均匀,易于点火和稳定燃烧.钝体与火孔出口之间的距离为4mm、钝体宽度为1.0mm、过量空气系数为1.2、燃烧室长度为120mm,满负荷24kW燃烧时,锅炉排放的NOx<95mg/m3,CO<50mg/m3,锅炉本体尺寸仅为229mm×251mm×60mm,实现了燃气锅炉的超紧凑低排放,对全预混水冷燃气锅炉的节能减排及低碳设计、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全预混水冷燃气燃烧节能减排低碳

    风光储一体化水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调度

    孙启超聂美华伍联营胡仰栋...
    4882-4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和能源短缺严重制约沿海以及海岛经济的发展.将可再生能源与水电联产系统耦合,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风光储一体化水电联产系统的优化和调度模型.首先,建立了各单元的数学和经济模型,以系统的总年费最低为目标.然后运用遗传算法(GA)求解,优化得到春、夏、秋、冬4个典型日的系统最佳结构及容量配置.系统中水电的满足率大于99%,并且弃风、弃光率小于2%.最后确立了各典型日的最佳运行方案,包括风力、光伏、反渗透单元的生产负荷,供需匹配关系及各单元设备运行状态.结果表明:各典型日中风光互补供给功率均比较平稳,反渗透单元的运行负荷变化较大,但额定功率运行的时长均为50%左右.抽水储能单元也充分发挥其削峰填谷的作用,在各典型日的运行时长占比均超过75%.本文设计的系统为水电联产系统工业化运行提供指导.

    风光互补水电联产优化设计优化调度抽水储能

    多孔炭修饰的吸附催化一体化电极高效电解碳酸氢盐

    王正峰谢雨杭李伟科范永春...
    4892-4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碳酸氢盐体系可避免CO2解吸过程中的能量密集型步骤,更具经济性及技术可行性.但目前阴极存在原位产生CO2 快速逃逸现象,CO2 不能充分参与反应并导致CO2 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将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作为吸附层修饰电极,与CO2催化材料Ag均匀混合以构建吸附催化一体化电极,有效调控气体扩散电极孔隙结构,同时探究了不同炭材料的CO2吸附特性对电解碳酸氢盐性能的影响.在Ag∶AC=4∶1、Ag纳米颗粒载量为2mg/cm2、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共聚物(Nafion)质量分数为3.04%时,AC修饰Ag电极具有最高的CO法拉第效率,在100mA/cm2和200mA/cm2电流密度时分别达到59.02%和53.79%.稳定性测试表明该电极能够保持11h的高效运行,CO2利用率达68.61%.证明了AC修饰的催化吸附一体化电极在电解碳酸氢盐体系中可有效吸附CO2,提高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还原CO2原位还原CO2电解碳酸氢盐电极结构一体化电极

    不同含水率下的生活垃圾气化特性模拟

    陈巨辉王振名李丹王柏森...
    4900-4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不同地区的垃圾含水率有很大差异,为了探究垃圾含水率对气化特性的影响,更进一步地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本文基于Aspen Plus建立了垃圾气化的工艺流程模型,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下的温度对气化合成气组分、碳转化率(CCE)、低位热值(LHV)、气体产率的影响,气化温度提高促进CCE、LHV先降低后升高.结果表明升温和增加含水率可提高CCE、降低LHV,温度小于650℃时,增加含水率可促进气体产率,温度大于650℃时,增加含水率会降低气体产率;通过诸多气化指标得出垃圾含水率为25%、气化温度为850℃时为最优工况,在此基础上,40.63%的产气燃烧比例放热可以为干燥、热解、气化阶段提供热量,实现系统的热量自给.当气化温度和产气燃烧比例不变时,随着垃圾含水率的提高,气化系统对外界放出的热量先增加后减小.

    气化模拟含水率热平衡AspenPlus生活垃圾

    一步法加氢制生物航煤催化剂研究进展

    刘振涛梅金林王春雅段爱军...
    4909-4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两步法制航煤相比,一步法生产过程具有成本低、反应步骤简单、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一步法高效制航空煤油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需要同时具有加氢脱氧、异构和选择性裂化等性能.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植物油一步加氢制航煤双功能催化剂的选择与制备,并介绍了双功能催化剂中酸中心与金属中心对反应的贡献.具有十元环孔道的微孔分子筛具有独特的异构烃选择性,但与介孔分子筛相比,反应物与产物分子扩散阻力较大,因此合成分级孔分子筛或介微孔复合分子筛是未来催化剂载体的较优选择.同时探讨了活性金属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与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双金属、过渡金属、过渡金属硫化物与过渡金属磷化物表现出优异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最后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活性物种分散度的影响,高分散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航空煤油加氢脱氧一步法加氢双功能催化剂生物燃料

    多孔离子聚合物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廖旭周骏罗杰曾瑞琳...
    4925-4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C1资源,如何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多孔离子聚合物(porous ionic polymers,PIPs)由于结合了多孔聚合物和离子液体的优点,从而对CO2吸附和转化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从PIPs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质以及催化活性的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聚离子液体(自由基聚合)、超交联离子聚合物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基离子聚合物等多孔离子聚合物催化剂在CO2环加成反应的应用,总结了各类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结构特征,分析了PIPs在CO2环加成反应中的构效关系以及催化反应机理.最后,对PIPs用于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如何提高PIPs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应用范围以及降低其工业应用的成本.

    多孔聚合物离子液体催化剂多相反应二氧化碳

    H2O2低温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中试实验特性

    修浩然王云刚白彦渊刘涛...
    4941-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H2O2低温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技术在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低温烟气.本文搭建中试热态实验系统,选取工业蜂窝状Ti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表征,进行脱硫脱硝一体化实验研究,探究各因素对H2O2低温催化氧化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观下纳米TiO2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纯度高.在单独脱硝实验中,温度对NO氧化和脱除效率影响较小;不采用催化剂时,NO的氧化脱除主要依靠H2O2自身的氧化性以及少量H2O2分解生成的‧HO2,效果较差.采用催化剂后,随着H2O2/NO摩尔比增加,NO氧化及脱除效率与无催化剂时相比大幅提升.在脱硫脱硝实验中,无催化剂条件下SO2对NO的氧化和脱除效率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催化剂条件下,当H2O2/(NO+SO2)摩尔比为0.5时,NO与SO2对‧OH的利用存在竞争效应,随着SO2浓度的增加,NO氧化及脱除效率逐渐提升,SO2脱除效率逐渐降低.采用蜂窝TiO2催化剂,当H2O2/NO摩尔比为8时,NO氧化效率达90.4%,NOx脱除效率达63.7%,SO2脱除效率可达到100%.

    氧化催化剂烟道气脱硝脱除效率

    Cu改性MIL-100(Fe)催化剂的SCR-C3H6脱硝特性

    付维宁淑英蔡晨陈佳音...
    4951-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HC)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硝技术.催化剂有效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有机金属骨架MIL-100(Fe),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mCu-MIL-100(Fe)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对其催化C3H6选择性还原NO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u的引入使MIL-100(Fe)催化活性得到改善.2.3Cu-MIL-100(Fe)的NO转化率在275℃下可达到100%,275~400℃范围内可维持85%以上NO转化率及90%以上N2选择性,且具有较好抗SO2的能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机理作了进一步讨论.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加入适量Cu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增强催化剂表面对反应气体的吸附能力;XPS研究结果表明,Cu可以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数目.Cu与Fe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电子转移现象.H2-TPR曲线表明Cu使催化剂的还原特征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增强了其还原性能.

    氮氧化物选择催化还原碳氢化合物催化剂Cu改性抗SO2性能

    辐射冷却涂料及其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

    孙诗婉李欣周涵
    4961-4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发展节能环保的降温技术.辐射冷却材料及技术具有无需消耗能源即可辐射降温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辐射冷却涂料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方便等优点,展示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了辐射冷却涂料的制冷原理与研究现状,包括无机涂料、有机涂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涂料,阐述了辐射冷却涂料在建筑节能、人体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的应用.最后,从辐射制冷涂料的性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辐射冷却涂料的耐候性、开发涂料新应用与动态制冷涂料是未来发展趋势.辐射冷却涂料的研究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

    辐射冷却聚合物涂料太阳能纳米粒子

    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应变传感器研究进展

    慕铭赵伟伟陈光孟刘小青...
    4970-4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诱导石墨烯(LIG)是通过激光直接照射碳前体得到的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材料.凭借制备过程简单、可任意图案化、价廉质优等优势,LIG在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受到极大关注,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运动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本文着重介绍了LIG的制备工艺,激光参数、碳前体及掺杂改性等影响其结构-性能的因素,以及LIG在柔性应变传感器应用的最新进展,其中激光参数包括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图像密度、焦距及气氛环境;碳前体包括芳香族聚合物和天然材料;掺杂改性包括原位掺杂和后处理掺杂.指出开发生物兼容性高、可降解的碳前体是电子产品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需求,大变形、快响应是LIG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探索目标,多功能传感集成是LIG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电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结构激光诱导石墨烯应变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