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静海

月刊

0438-1157

hgxb@cip.com.cn

010-64519485/86/89/90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学报/Journal CIESC Joru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学报》以促进国内外化工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刊载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栏目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现代化工技术。《化工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来本刊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严把稿件质量关。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实力强大的编委会,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校程序,保证了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保持了国内化工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地位。发表文章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文章达8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各种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化工学报》是很多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源期刊,如美国的《CA》、《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指标在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以来主要获如下奖项:2006 年获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2010 年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0 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B类2007 年论文“用石蜡-CO2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包覆”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 年论文“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2008 年论文“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 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通道内典型碳氢燃料的热解结焦行为

    李浩文兰昊郑幼丹孙勇辉...
    626-636,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料分子结构是影响主动冷却通道内热解结焦过程的重要因素.在预氧化的STS304(Φ3.0 mm×0.5 mm×1.0 m)流动反应管内,600~800℃、1.0 MPa下对比了正庚烷(n C7H16)、异庚烷(i C7H16)、甲基环己烷(MCH)、正十二烷(n C12H26)、甲苯(A1CH3)的热解结焦行为.实验定量获取了热解气液产物并计算了燃料反应热沉,通过称重法对比了非稳态结焦特性和沿程结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较低温度650℃下链烷烃的转化率较高,环烷烃次之,A1CH3在高于775℃转化率骤增.低温下MCH和n C12H26结焦速率较低,高温下MCH和A1CH3的结焦速率显著提高.直链烷烃裂解双烯含量最高,稳定的环状结构均有利于提供高热沉.i C7H16比n C7H16更稳定且结焦趋向更弱,但甲基的存在,产物烷烃化程度增加.五种典型燃料的结焦过程均呈现三阶段非稳态生长规律,低温下链烷烃结焦速率较大,高温下MCH和A1CH3结焦贡献显著提高.

    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热解焦化热沉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一致性研究

    陈宏江坤唐廷江黄易元...
    637-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的拓宽以及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的电压一致性是衡量或影响电堆性能的重要指标.对某公司生产的65 kW大功率电堆进行了单电池一致性的研究,考察不同运行条件对于电堆一致性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功率和给定的运行条件下,电堆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电堆输出功率、电堆温度和温差、反应气体计量比、气体湿度等对电堆膜电极一致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输出功率、空气计量比、气体湿度对于电堆一致性的影响最为强烈,输出功率增高、空气计量比和空气湿度降低均会大幅度降低电堆的一致性.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一致性的运行条件的建议.可为改善大功率电堆的设计和优化大功率电堆的运行条件,及促进我国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大功率电堆电压一致性运行条件影响

    Fe2+/Mn2+活化亚硫酸盐降解盐酸土霉素的机理研究

    贾艳萍阴东旭徐静仪张海丰...
    647-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酸土霉素常被用于治疗畜禽疾病,但是它不能被畜禽完全代谢,残留的盐酸土霉素进入水体危害水环境的健康.铁锰作为常见的过渡金属,通常以二价态活化亚硫酸盐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单独的二价铁与二价锰氧化还原电势低,活化亚硫酸盐效果较差.本研究采用Fe2+/Mn2+共活化Na2SO3降解水中的盐酸土霉素,考察药剂用量、pH、溶解氧、氯离子、碳酸根及腐殖酸对Fe2+/Mn2+/Na2SO3体系降解盐酸土霉素的影响;通过焦磷酸盐实验、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实验分析Fe2+/Mn2+/Na2SO3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识别盐酸土霉素的官能团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变化,推断盐酸土霉素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Fe2+/Mn2+/Na2SO3浓度比为1∶4∶20(浓度分别为0.1、0.4和2 mmol/L)时,在反应45 min、pH为9.0条件下,盐酸土霉素的去除率和矿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4%和49%.随着溶解氧从9 mg/L下降至1.89 mg/L,盐酸土霉素去除率从94%下降至17%;氯离子、腐殖酸和碳酸根均对盐酸土霉素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Mn(Ⅲ)和SO·-4 是降解盐酸土霉素的主要活性氧化剂,盐酸土霉素的降解经过电子转移、开环与酰基化等过程.

    Fe2+/Mn2+/Na2SO3体系盐酸土霉素活化自由基氧化

    熔渣气化炉喷嘴燃烧区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学云郁肖兵彭万旺沈岩松...
    659-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烧区是熔渣气化炉的重要区域,其对熔渣气化炉的工作状态具有明显影响.基于双欧拉模型探究了燃烧区的速度场、温度场和组分场的分布特征及燃烧区空腔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工业级熔渣气化炉燃烧区呈"羽"状,其先向炉中心延伸再斜向上发展;气体在熔渣气化炉中心区域的流动速度为2.5 m/s 左右,但未形成"高速对撞区";高温区出现在燃烧空腔外表面附近特别是正对喷嘴且靠近炉中心的区域,该区域的温度可以达到约2000℃;氧气主要分布在气化剂喷嘴前端约0.5 m的空腔内,一氧化碳的分布区域与水蒸气在空间上有较大程度重叠,二氧化碳主要在喷嘴前端空腔外壳附近生成,氢气浓度较高的区域则出现在燃烧区对应空腔的上沿;沿喷嘴轴线方向,气体温度呈先升至峰值再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气化剂流量的增大,燃烧温度极大值出现的位置逐渐朝炉中心处移动,并呈较明显的线性变化规律.

    熔渣气化炉煤气化燃烧区形状合成气数学模拟反应动力学

    电晕放电与介质阻挡放电净化氰化氢的机理

    张欣薛宇马懿星王学谦...
    675-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晕放电以及介质阻挡放电两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式净化氰化氢(HCN),同时对二者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电晕放电中当输入能量比(SIE)达到8.3 kJ/L,HCN净化效率为76%,在介质阻挡放电中当SIE为11.9 kJ/L时,HCN净化效率为94%;通过Gaussian 软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引入外电场,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放电方式在HCN净化过程中的差异,在引入外电场之后HCN分子的分子结构以及体系能量均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的放电方式中,HCN转化的中间产物—OCN在电晕放电中主要转化为CO2与N2,而在介质阻挡放电中HCN更容易与体系中—OH结合生成H2O与—CN,—CN会在介质阻挡放电中的高电子、粒子密度的作用下聚合为C3N4.

    氰化氢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密度泛函理论

    不同碳导电剂对铁-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

    尹玉华方灿易清风李广...
    685-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空气电池(MABs)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比功率和比能量高等优点,而其中的铁-空气电池(IAB)更具有资源丰富以及高比能量等特点,但IAB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铁电极钝化、腐蚀、自放电、析氢反应以及体积变化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考虑到在铁负极制备过程中通常使用乙炔黑作为导电与支撑活性物质的作用,为了考察其他碳材料对铁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利用乙炔黑、石墨粉和碳纳米管制备了不同的铁电极,并与Pt/C空气电极组装成相应的铁-空气电池,对这些电池进行了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研究并测试了放电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修饰铁负极的电池整体性能优异,表现出较高的循环稳定性、较高的充放电电压效率以及功率密度.

    电化学纳米材料再生能源铁-空气电池

    海水中的污染物对逆电渗析电堆性能的影响

    王灵洁高海龙靳继鹏王志浩...
    695-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水淡化装置排出的浓缩卤水会造成盐差能的浪费,逆电渗析电堆可以有效回收这种盐差能,并直接转换为电能.但是以海水和浓缩卤水为工作溶液的电堆性能易受工作溶液中不溶性物质的影响.为揭示这种影响规律,对逆电渗析电堆进行了定期的污染物附着实验研究.首先定期测试逆电渗析电堆的输出性能,获得了电堆性能衰减的规律;进而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离子交换膜和隔垫上的污染物种类进行分析,探究各附着物引起电堆性能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运行初期(0~20 d),电堆的开路电压、最大功率密度、能量转换效率,以及内阻变化速度快;运行后期(20~45 d),浓缩卤水侧的压降增速较快.本研究可为逆电渗析电堆的清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回收盐差能逆电渗析可持续性膜污染

    多孔二氧化钛强化的相变材料储热机理研究

    刘昌会肖桐刘庆祎耿龙...
    706-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变材料在热能存储技术中的应用往往受到形状不稳定、低导热等限制.基于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反应,通过一步法原位合成了基于二氧化钛的新型定型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定型过程无须任何固化剂和有机溶剂,且无任何污染排放.此外,定型相变材料表现出理想的形状稳定性和防泄漏性能,并具有较高潜热(115 J/g).进一步研究发现未完全干燥的样品(SP)出现异常的双峰相变行为.以干燥时间为变量,通过对SP进行质量损失测试、组分分析等研究后发现,SP中残留的非石蜡液相物质和二氧化钛的协同效应促进了(110+111)晶体结构的生长,从而增大了结晶过程中石蜡的平均晶面间距,进一步导致被封装的石蜡结晶过程中(110+111)晶面与020晶面比例失衡,最终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曲线中出现异常的双峰相变现象.

    石蜡相变结晶再生能源可持续性

    温度及其波动对橡胶密封硫化过程影响的仿真分析

    张兆想蔡茂坤任志英贾晓红...
    715-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化是橡胶密封成型过程的关键工艺,对橡胶密封产品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目前橡胶行业多采用经验式硫化成型方法,对橡胶密封硫化演变过程缺乏理解,难以理论指导橡胶密封实际生产过程.针对这一制约橡胶密封质量提升的薄弱环节,开展了橡胶密封硫化成型过程数值仿真研究.基于胶料的积分型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变物性参数传热控制方程,建立了橡胶制品热-化学耦合的瞬态仿真模型,实现了橡胶制品成型过程时变温度场及硫化程度场的实时预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正确性.进而,仿真分析了典型结构密封件的硫化过程,探讨了模具温度、胶料预热温度和温度波动行为对橡胶密封硫化成型过程的影响规律,最后为橡胶密封实际硫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橡胶密封加工制造反应动力学温度波动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