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静海

月刊

0438-1157

hgxb@cip.com.cn

010-64519485/86/89/90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学报/Journal CIESC Joru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学报》以促进国内外化工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刊载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栏目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现代化工技术。《化工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来本刊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严把稿件质量关。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实力强大的编委会,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校程序,保证了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保持了国内化工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地位。发表文章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文章达8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各种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化工学报》是很多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源期刊,如美国的《CA》、《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指标在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以来主要获如下奖项:2006 年获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2010 年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0 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B类2007 年论文“用石蜡-CO2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包覆”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 年论文“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2008 年论文“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 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HPPO工艺氧化液耦合除杂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董霄白志山杨晓勇殷伟...
    1630-1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丙苯过氧化氢法(CHPPO)是生产环氧丙烷的绿色新工艺,然而如何从异丙苯氧化液中脱除有机酸和Na+等杂质一直是CHPPO工艺的关键问题.针对现有碱水洗单元洗涤塔设备投资高、占地面积大、传质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开发了基于静态混合和聚结分离的耦合除杂技术,并研究了一系列操作条件对耦合技术分离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异丙苯氧化液高效除杂.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浓度为1.5%,碱液用量为氧化液进料量的4%~5%、纯水用量3%~5%、自循环量10%~15%的条件下,处理后的氧化液总酸含量低于10 mg/L,Na+低于0.5 mg/L.此外,耦合除杂技术在某石化工业装置上实现了首次工业应用,处理后的氧化液有机酸含量为33 mg/L、Na+含量为0.4 mg/L,满足环氧化工段对前处理的技术要求,同时减少了5%的碱、水用量,显著增加了装置的绿色属性.该技术为解决氧化液深度净化问题和促进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选择.

    异丙苯过氧化氢法CHP氧化液聚结传质分离碱水洗

    ZTIF基疏水微介孔碳的制备及5-羟甲基糠醛吸附分离性能

    吕田田原敏王江高美珍...
    1642-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生物质酸性催化转化的5-羟甲基糠醛(5-HMF)原液的组成为低浓度水溶液、多组分酸性副产物乙酰丙酸(LA)和甲酸(FA),因此需要设计疏水、耐酸和高选择性的吸附剂来分离5-HMF.以高N的沸石型四氮唑-咪唑骨架材料(ZTIFs)为前体,通过调控碳化和活化条件制备具有耐酸性、疏水性和合适微介孔分布的多孔碳,利用多孔碳和5-HMF的π-π作用可实现含酸水溶液中5-HMF的高效富集分离.以ZTIF-8为前体,通过调控碳化温度和活化碱碳比,制备并筛选三种具有不同N含量和微介孔分布的ZTIF-8基多孔碳;建立ZTIF-8基多孔碳N含量和微介孔分布与5-HMF吸附分离性能的关系;具有低N含量和丰富大微孔小介孔(12~30 Å,1 Å=0.1 nm)的NCZTIF-8700C-800A2是从含酸性副产物水溶液中高效富集分离5-HMF的吸附剂.

    吸附分离回收多孔碳疏水微介孔5-羟甲基糠醛

    基于分子碎片化学空间的智能分子定向生成框架

    文华强孙全虎申威峰
    1655-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定向生成能以超低人力、财力、时间成本高速推动新物质的发现和设计,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离溶剂、反应溶剂、催化剂、功能材料、药物等分子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碎片化学空间的功能驱动分子智能生成框架,以分子的功能指标为生成方向,以分子"骨架-装饰物"集合为基础,以结构碎片的化学空间为搜索范围,推动分子定向生成,深度挖掘具有潜力的新分子结构.通过生成类药性分子的案例演示,该框架能从较小的优异分子集(644)出发,最终生成五倍数量的同等级别优异分子(3158),表明该生成框架能够高效地进化出大量全新且优异的分子.该框架可结合实际化工过程中的功能目标和约束,推动过程尺度的绿色溶剂等全新最优化设计.

    分子生成化学空间分子碎片深度学习智能化工物质发现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矿物基础油泡沫破裂性能研究

    周康王建新于海魏朝良...
    1668-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润滑油中的泡沫会增加设备间的磨损,减少油品中的泡沫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选用四种矿物型基础油的代表性烃类组分构建了泡沫液膜的分子模拟体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液膜破裂过程的微观机理,并计算了单组分及混合组分液膜的破裂时间作为液膜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础油结构与添加剂、抗泡剂的加入对油基泡沫液膜破裂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液膜破裂的过程中,初始孔洞的出现,会显著加快液膜破裂进程,在各基础油体系中加入添加剂、抗泡剂后,液膜破裂时间变化与扩散系数的变化一致,符合泡沫破裂的排液机理.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从分子层面深入分析油基泡沫的稳定性及破裂机理,探索减少润滑油品泡沫的方法.

    矿物型基础油泡沫破裂时间分子模拟抗泡剂

    线粒体靶向的罗丹明衍生物用于肿瘤荧光成像

    王书鹏杜健军姚瑶樊江莉...
    1679-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两例以罗丹明为母体的荧光染料RDMID-C和RDMID-N.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染料分子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靶向细胞线粒体的能力.两例荧光染料在细胞器定位实验中与商业化线粒体染料的共定位系数较高,并在小鼠肿瘤中有较长的滞留时间,可以用于肿瘤荧光成像.

    染料荧光成像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带功能手柄的二苯并呫吨类染料(EC5)用于生物成像

    李紧张晓东邱杨挺姚成...
    1687-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波红外光谱区(大于800 nm)的荧光团目前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理想的染料应明亮、光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并且易于衍生以便引入功能性基团.开发了一种具有双可修饰位点的二苯并呫吨类近红外荧光染料EC5,可用于荧光成像.以7-溴-2-萘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高效的5步级联反应得到EC5,并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及X射线衍射鉴定.EC5在二氯甲烷中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分别为871 nm和923 nm,荧光亮度高达38715,荧光寿命为0.70 ns.同时测试了EC5在极性溶剂中的聚集性、光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EC5即使高达100 μmol/L也不会出现聚集现象,高功率880 nm激光持续照射仍能保持吸光度几乎不变,同时高浓度生物活性物质亦不会使EC5染料降解,说明其具有优异的抗聚集性、抗光漂白能力及化学稳定性.最后使用EC5对BALB/c小鼠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的荧光成像以及防伪书写,说明EC5在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红外分子合成有机化合物染料成像

    5 kW重整甲醇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与性能

    张劲郭志斌罗来明卢善富...
    1697-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纯氢,液态甲醇具有储运方便、来源广泛以及体积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并可通过现场重整制氢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联合发电,有望解决低温PEMFC用氢难的挑战.优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HT-PEMFC电堆与甲醇重整器(MSR),其中HT-PEMFC电堆在160℃、氢/空和低化学计量比下的输出功率可达5.46 kW@80 A,而甲醇重整器输出气量达5 m3(标准状况)/h,氢气浓度高达74.8%,CO浓度仅为1%,满足HT-PEMFC运行需求.将MSR与HT-PEMFC进行耦合,采用高、低温热子系统并联的方式构建了高性能的MSR/HT-PEMFC系统,其输出功率与电堆在纯氢条件下的输出功率相同,而甲醇水溶液(体积比6/4)单耗最低仅为0.81 kg/(kW·h),表明该系统甲醇水溶液单耗低、输出性能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重整甲醇燃料电池甲醇重整器系统集成

    新型锑氧簇光刻胶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司友明郑凌峰陈鹏忠樊江莉...
    1705-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半导体行业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光刻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金属氧簇光刻胶由于尺寸小、结构设计灵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锑基金属光刻胶仅局限于含锑配合物.开发出新型锑氧簇光刻胶,通过对比金属有机组装Sb4O-1与自组装Sb4O-2的溶解度差异说明自组装策略优势.原子力显微镜证实Sb4O-2光刻胶可形成光滑薄膜,并获得低粗糙度值(均方根粗糙度<0.3 nm).电子束光刻(EBL)证明Sb4O-2光刻胶优异的图案化能力(线宽<50 nm),理论计算支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的新型自组装Sb4O-2"配体解离"机制.

    锑氧簇自组装光刻胶理论计算电子束光刻成像溶解性纳米材料

    羧酸端基Y型全氟聚醚的氟谱解析及结构表征

    张文惠唐茹意崔希利邢华斌...
    1718-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氟聚醚及其衍生物(PFPEs)是一类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特异的理化性质使其具有较好的商业前景.目前国内相关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对PFPEs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对Y型PFPEs的研究非常少,亟需加强对相关领域的开发和研究.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是解析PFPEs结构的重要技术,但由于技术封锁、制备困难等原因,有关Y型PFPE羧酸(PFPE-CA)的 19F NMR谱图解析尚不完善.本研究采用合适的制样条件,得到了清晰的Y型PFPE-CA的 19F NMR谱图,并对主链和端基中不同化学环境的F原子化学位移进行归属.对谱峰进行积分可计算活性混合物的组成以及样品的数均分子量.该分析方法准确、快捷,可为Y型PFPEs的生产及分离技术的突破提供研究基础.

    全氟聚醚羧酸Y型结构解析聚合物电子材料

    喷雾-反溶剂结晶法制备掺杂铝粉的复合微球

    刘静杨文博吕英迪陶胜洋...
    1724-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铝粉作为高能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含能复合材料领域.然而,制备高球形度铝粉掺杂的复合微球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采用喷雾与反溶剂结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一种制备纳米铝粉与有机分子形成复合功能微球的喷射-结晶途径.通过自主设计的内混三流式空气雾化喷嘴,将前驱液雾化成液滴,反溶剂接收浴接收后,溶剂与反溶剂发生快速的相互扩散和传质过程,含能分子模拟物蔗糖八乙酸酯(SOA)在液滴内部析出,将铝粉包裹在内,洗涤干燥后得到铝粉掺杂的复合微球.通过调控合适的雾化、溶剂与反溶剂、添加剂等条件,成功解决了干燥后复合微球球形度低、微球之间相互团聚等现象,最终制备出粒径分布窄、形貌均一、分散性较好、球形度和密实度较高的掺杂铝粉的微球复合材料.

    结晶聚合物添加剂掺杂蔗糖八乙酸酯纳米铝粉复合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