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静海

月刊

0438-1157

hgxb@cip.com.cn

010-64519485/86/89/90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学报/Journal CIESC Joru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学报》以促进国内外化工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刊载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栏目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现代化工技术。《化工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来本刊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严把稿件质量关。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实力强大的编委会,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校程序,保证了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保持了国内化工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地位。发表文章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文章达8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各种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化工学报》是很多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源期刊,如美国的《CA》、《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指标在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以来主要获如下奖项:2006 年获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2010 年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0 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B类2007 年论文“用石蜡-CO2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包覆”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 年论文“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2008 年论文“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 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定床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吴德威汪郑鹏周玥李晓宁...
    300-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导电炭黑为碳基底,以SiH4为硅源前体,采用固定床CVD反应器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分别考察了 SiH4单独沉积及其与C2H4共沉积两种方案,并研究了以C2H4为碳源碳包覆对样品储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H4单独沉积会形成尺寸较小的Si纳米颗粒,且随沉积温度提高,Si的负载量降低.SiH4和C2H4共沉积过程会形成C@SiC复合结构,且随C2H4比例增加,单质硅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降低.在硅碳共沉积和碳包覆条件下,则会形成Si、SiC和C三种晶体共存复合结构,有助于提高样品材料的循环性能,但比容量明显下降.

    固定床气相沉积法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电化学

    PMMA/PEG600/CNT复合定型相变材料制备与导热强化

    唐溯郑子鏖魏翰泽许晓玲...
    309-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固-液相变复合材料由于碳材料分布不均引起的热导率低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并结合官能化表面改性方式优化体系中CNT的分散,提出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PMMA)/聚乙二醇(PEG600)/碳纳米管(CNT)的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首先,确定以PMMA为基底封装相变材料PEG600的最佳质量配比为3∶7,此时材料兼具良好的封装性能和蓄热性能.其次,利用原位聚合法利于调控体系黏度的特性,在PMMA/PEG600体系中最大程度引入CNT至浓度阈值,极大提升了复合材料热导率.当CNT质量分数为7%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438 W/(m·K),约为未添加CNT时的3倍.最后,针对CNT进行羟基官能化表面改性进一步强化导热性能.当羟基化CNT质量分数为3%时,含CNT和羟基化CNT的三元复合材料较二元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提升了8%和 92%.

    复合材料相变原位聚合法传热导热强化碳纳米管羟基化碳纳米管

    维生素A醋酸酯/环糊精包合及性质研究

    王新月徐小虎张海洋尹春华...
    32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维生素A醋酸酯(VAA)和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的包合物,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包合物的相溶解度、热稳定性、溶解度和分子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相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环糊精均与VAA形成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其中HP-β-CD的稳定常数最高,对VAA的包合效果要优于另外两种环糊精.热稳定性和溶解度变化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游离VAA相比,三种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均有大幅提高,其中VAA/HP-β-CD的效果最好,热损失率由52.6%下降至5.2%;水溶解度由1.9×10-4增至100 g/100 g.分子对接结果表明,HP-β-CD扩大了β-CD空腔长度,使VAA被完全包裹,并和VAA形成了分子间氢键,与VAA形成的包合物具有最小结合能.上述研究结果表明HP-β-CD是VAA的优良包合载体,能有效提高VAA的应用性能.

    维生素A醋酸酯环糊精稳定性溶解性分子模拟

    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性能模拟

    汪张洲唐天琪夏嘉俊何玉荣...
    329-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储能系统等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影响其性能,因此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效热管理研究具有实际意义.相变材料热管理技术具有温度均匀性好和无须额外能量输入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典型方形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探究相变材料热管理系统几何形状对电池热管理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用量相同时,圆柱形结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具有更好的热管理性能.

    电池热管理热管理系统复合相变材料数值模拟

    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定量实验研究

    赵焕娟包颖昕于康刘婧...
    339-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两种不同碳氢比例的多元组分进行爆轰不稳定性分析.在D=80 mm圆管中进行爆轰实验,分析多元组分的爆轰速度变化特性和胞格结构变化特性.分别从三波点轨迹间距、螺距和化学反应进程角度分析氢分压对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多元组分#1的爆轰速度与氢气预混气类似,虽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始终稳定在0.95VCJ以上;多元组分#2的爆轰速度与甲烷预混气类似,波动幅度较大.从胞格结构特性角度分析,发现爆轰螺旋头数的变化趋势与速度变化趋势相似.三种不稳定性分析方法均得到多元组分#1的稳定性比多元组分#2的稳定性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整体把握多元组分的爆轰传播机理.

    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甲烷反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