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新型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新型材料
化工新型材料

林莉

月刊

1006-3536

hgxx@cheminfo.gov.cn

010-64437113

100029

北京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

化工新型材料/Journal New Chemic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化工科技信息刊物,创刊于1973年,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展和正在开发的具有某些优异性能或特种功能的先进化工材料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加工应用、市场动向及产品发展趋势。本刊内容广泛,应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读者和服务对象不仅有化工科研人员、生产加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营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而且还有从国防建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大用户和关注化工新材料的各界人士。《化工新型材料》为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6-3536/CN11-2876/TQ,,国内定价:13元/本,156元/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与产业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新材料是指在化学化工研发、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有新结构、新方法、新性能指标、新应用的化工材料,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表现在储能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用树脂及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已在风电光电、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封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将每年组织学会专家学者编写当年的化工新材料的科技产业进展情况,发表在《化工新型材料》杂志上与广大读者见面。

    化工新材料储能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用树脂高性能纤维

    具有结构健康监测功能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杜厚义赫玉欣黄烈然高子昂...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和荷载情况的复杂性,对其整体性和耐久性进行分析比较困难。采用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状况进行监测,提高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基于电阻传感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SHM方式及其应用,并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HM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应用

    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李羽佳王喜明姚利宏胡建鹏...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已成为功能型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具有性能优异、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等优势。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蒙脱土、云母、氧化物、碳酸钙、滑石粉、石墨烯、炭黑及碳纳米管等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在阻燃、耐老化、导电及电磁屏蔽等功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针对无机质增强复合材料在功能性拓展、无机质与基体材料复合、功能性内在机理分析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功能型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功能型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无机质植物纤维功能型复合材料性能机理

    介孔碳负载纳米金颗粒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许梦茹丁杰孙福祺何岸飞...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结构化孔道的介孔碳材料是纳米颗粒物良好的载体,可以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物的聚集。在介孔碳上负载纳米金颗粒物(AuNPs)合成的复合材料具备大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可调控的孔径和孔道结构、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可再生性等多重优势。综述了介孔碳负载AuNPs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如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沉积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以及复合材料在化学传感器、能源储存和分离吸附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技术在揭示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界面特性中的作用,指出复合材料与其他活性材料结合或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介孔碳材料纳米金颗粒环境功能复合材料

    生物质碳利用及制备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石莉岩梁精龙张慧琳
    27-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废弃生物质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废弃生物质碳的堆放与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质碳资源的回收问题。综述了现阶段生物质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生物质碳制备电极材料的方法进行总结,并简要分析了不同方法所制备电极材料的性能与工艺特点。最后对生物质碳制备电极材料现状进行了概括并提出展望。

    生物质碳电极材料性能工艺特点

    金属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修梦婷郑之裕王通朱利民...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以乙酰丙酮铁[Fe(C5H7O2)3,98%]、乙酰丙酮铜[Cu(C5H7O2)2,97%]、二缩三乙二醇(TEG)为原料制备小型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CuFe2O4)。小型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CuFe2O4)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负载在过氧化镁(MgO2)纳米片上以形成金属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材料(CuFe2O4@MgO2)。该复合纳米材料在肿瘤酸性条件下能产生大量高毒性的羟基自由基(·OH),对肿瘤细胞有较大的损伤作用。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Zeta电位等手段对复合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Fe2O4纳米颗粒分布在过氧化镁(MgO2)纳米片的表面,同时结合Zeta电位等表征证明该复合纳米材料的成功制备。体外细胞实验证明该复合纳米材料具备抗肿瘤治疗效果。

    金属氧化物静电吸附作用活性氧肿瘤治疗

    纳米纤维素/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陈家君刘凯歌于甜甜郑刚...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高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GO)为碳源,纳米纤维素(NC)作为物理间隔物,组氨酸作为氮掺杂剂和间隔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水凝胶(NCGHiss)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丰富的杂原子宫能团(N,O)和良好的孔径结构,NCGHiss在对称型超级电容器中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NCGHis10的超级电容器在0。3A/g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达到232。39F/g,在10A/g时其比容量保持率高达76。36%。此外,组装的器件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100。35%。

    组氨酸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水凝胶

    相变材料在设施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万红肖娜张龙梁涛...
    43-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能降耗技术是推动设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关键,相变储热技术因较大的储热密度和优异的温度调节能力,在太阳能热利用、温室墙体、土壤保温等设施农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述了相变材料的主要类型和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适用于设施农业的相变材料宏封装、定型相变材料和相变胶囊这3种相变材料形式及其制备方法,从主/被动相变储热系统的角度综述了相变材料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进展,指出相变材料性能强化、相变储热系统优化、设施农业室内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化是未来设施农业用相变材料的发展方向。

    设施农业相变材料相变储热

    轻质吸波材料的知识产权分析研究

    关萌苏晓岗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波材料已成为应对电子产品无线通信网络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问题及提升雷达隐身能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鉴于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轻质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2005-2024年间关于轻质吸波材料的专利数据,系统总结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特点以及主要专利申请人等信息。聚焦于泡沫、气凝胶和蜂窝结构三大领域,深入探讨了轻质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及知识产权布局策略,旨在为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吸波材料专利分析气凝胶泡沫蜂窝

    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渗透性能模型的研究进展

    赵娟艾宏儒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结合无机填料的优异选择性和聚合物基质的卓越渗透性,展现出超越传统聚合物膜的气体分离性能。针对目前流行的用于预测混合基质膜的有效介质(EMA)渗透模型,讨论了其基本假设和局限性。通过对渗透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这些模型在预测MMMs渗透性能时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模型发展的方向,旨在为高性能气体分离膜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混合基质膜气体分离数学模型有效介质法渗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