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海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海医药
淮海医药

王文琦

双月刊

1008-7044

bbhhyy@vip.163.com

0552-2047063,3132072

233040

安徽省蚌埠市南湖路568号

淮海医药/Journal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面向各级临床医、药、护、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广大医学会、药学会、护理学会、预防医学会会员的学术阵地(投稿时出示会员证复印件,减50%稿处费),是反映基层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较快的医学情报载体,(凭单位证明可提前刊登)。多年来本刊除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一直保持与全国各医学情报部门交流,是广大从事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品管工具的护理信息系统对骨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温小飞严晓慧林岿然
    635-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工具的护理信息系统对骨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某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品管工具的护理信息管理,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信息管理。比较 2 组护理质量(器械准备、消毒隔离质量、仪器设备管理及护士配合技能)评分、手术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准备、消毒隔离质量、仪器设备管理及护士配合技能维度评分分别为(18。31±1。03)分、(18。65±1。54)分、(28。34±1。06)分、(27。95±1。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94±1。44)分、(15。25±1。33)分、(23。13±1。47)分、(25。13±1。17)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2。00%;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2。03±1。42)分,高于对照组的(29。34±1。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品管工具的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骨科手术室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围术期安全性。

    手术室护理品管工具护理信息系统骨科护理质量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丹王馥君肖文琼罗丽丽...
    639-64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 2021 年 7 月—2023 年 12月收治的200 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 组术后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21。18±2。07)h]、术后下床活动[(16。98±2。12)h]、胸腔引流管拔除[(3。02±0。65)d]及住院时间[(8。92±1。51)d]均短于对照组[(26。49±2。15)h、(20。53±2。24)h、(5。11±1。03)d、(11。83±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36±3。08)分、(42。72±3。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61±3。14)分、(49。98±3。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有效缓解围术期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快速康复护理肺肿瘤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心理状态术后康复

    心身并护双轨制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许方芳任静陈娜丽
    642-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身并护双轨制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4 年1 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 例老年CHD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身并护双轨制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 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每搏输出量(SV)]、不良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评定量表(SAQ)评分]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LVEF、SV分别为(52。58±2。19)%、(4。87±0。52)L/min,高于对照组的(45。38±1。54)%、(3。90±0。45)L/min,研究组 LVESD、LVEDD 分别为(50。82±2。94)mm、(55。27±4。89)mm,低于对照组的(55。18±3。20)mm、(61。19±5。2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41。49±4。91)分、(44。44±5。45)分]低于对照组[(54。48±5。53)分、(50。31±6。32)分],SA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MACE发生率(3。28%)低于对照组(1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身并护双轨制护理模式应用于CHD心绞痛患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心绞痛心身并护双轨制护理模式心理生态生活质量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黄晴蒋玉红魏木红沈冰洁...
    647-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313 人为研究对象,均需通过《流行病学》学习及考试,将2022-2023 年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157名学生列对照组,2023-2024 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 156 名学生列为观察组。比较 2 组学生课程成绩、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课程总成绩[(80。83±13。16)分]高于对照组[(77。91±1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预防医学[(81。99±15。21)分]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81。24±6。87)分]专业成绩高于对照组[(78。11±11。24)分、(76。12±8。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应用统计学专业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行病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总分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题参与度、思政内容讨论频率适宜、促进了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关注、提升了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培养了你的政治信仰、培养你的科研素养、增强了你的文化自信、培养你的科研素养、启发了思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进了你对专业认同感的提高 9 个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思政内容与课程的相关性强问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行病学课程思政的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效果、育人效果满意度分别为95。51%、92。95%、94。23%、91。03%、93。59%,高于对照组的82。05%、78。98%、83。44%、77。07%、8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流行病学》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课程成绩、思政育人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流行病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microRNA-146a与眼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牛雅昕黎玉璇蒋胜群
    65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微小RNA-146a(microRNA-146a)基因位于五号染色体,是一个长度为22 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蛋白的单链小分子RNA,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极其保守,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因子。microRNA-146a在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广泛作用,其可作用于相应的靶基因影响眼部生理和病理状态,与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microRNA-146a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与眼部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为研究眼部疾病与microRNA-146a的关系提供思路。

    眼疾病微小RNA-146a基因表达综述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代云曹磊
    65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还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血管钙化作为CKD患者及终末期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形成过程错综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细胞因子的参与及钙磷代谢的相互作用。血管钙化一旦出现难以逆转,增加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探究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管钙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骨保护素FGF23-klotho轴综述

    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骶前肿物1例

    魏亚楠单二波崔云伟周玉娟...
    658-661页

    骶前肿物经骶尾部入路切除术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