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焊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焊接
焊接

朱琦

月刊

1001-1382

hjbjb@126.com

0451-86325919;86353779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77号

焊接/Journal Welding & Joi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融学术、技术、商业信息于一体,面向焊接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领导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处理对316L耐蚀层组织转变及性能的影响

    王建硕张智韦晨党丽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设计了 3 款不同Cr含量的 316L不锈钢药芯焊丝,探究热处理对堆焊耐蚀层组织转变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态铁素体数增加,热处理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都会降低堆焊层中铁素体含量,提高σ相的析出,造成堆焊层强度升高,塑性降低,甚至引发弯曲开裂现象.随着焊态铁素体数的降低,热处理后堆焊层耐蚀性有所提高,但 3 种不同铁素体数的耐蚀层均能通过晶间腐蚀E法检测.基于优化的耐蚀层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提出堆焊耐蚀层用 316L不锈钢药芯焊丝合金成分设计原则,通过控制合金元素含量,使焊缝中铁素体数范围保持在 5~8 之间.

    铁素体数堆焊耐蚀层σ相力学性能耐蚀性能

    基于温升演化的异质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

    刘柯杨光曾泽群魏巍...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升降法测定疲劳极限试样需求数量多、历时长、耗费大等特点,论述了一种基于温升演化的不锈钢-碳钢异质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通过对SUS301L-Q235B点焊接头单试样进行逐级应力加载,并借助红外热像仪获取试样实时温升变化,然后基于建立的疲劳极限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疲劳极限值为 4.883 kN.传统升降法试验测定的疲劳极限值为 5.00 kN,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误差为 2.34%,验证了红外热像法预测点焊接头疲劳极限的精确性,为疲劳极限预测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红外热像法温度演化点焊接头疲劳极限

    大型阀门环形焊缝变姿态焊接路径规划

    何天英余圣甫王雄文王洪运...
    14-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采用等高圆弧填充路径规划策略,建立了基于坡口尺寸和焊接道次、焊枪碰撞验证、焊枪角度修正的多层多道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将焊缝拟合成扇形焊缝、等腰圆弧梯形焊缝与扇环焊缝,计算出每一道焊缝的焊枪位置、焊枪角度、摆动幅度,对焊缝干涉判断,确定焊枪偏转角,实现机器人阀门变姿态焊接的离线编程,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机器人干涉碰撞.最终实现了大型蝶阀的焊接,焊接接头表面平面,无裂纹、未熔合的缺陷,经过超声探伤,无内部缺陷,焊缝合格率为 100%.焊接接头组织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晶粒细小均匀,其抗拉强度为 536 MPa,屈服强度为 468 MPa,断后伸长率为14%,0℃冲击吸收能量为 54 J.

    大型阀门机器人自动焊变姿态路径规划组织与性能

    P92钢焊接组织分析与残余应力模拟

    龚凌诸朱猛蔡宝杰徐火力...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P92 钢平板进行了 4 层 4 道焊接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对焊件显微组织进行表征,利用维氏硬度计对其硬度进行测量.同时基于SYSWELD软件在相同条件下对P92 钢平板进行焊接模拟,得到焊接应力场与应变场的计算结果,并使用生死单元技术对比不同焊道焊接结束后残余应力的动态变化,探究多层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与影响因素.金相试验结果显示,焊缝(FZ)处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最大硬度高达 436 HV;母材(BM)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平均硬度为 236 HV;热影响区(HAZ)从过热区到正火区硬度逐渐降低.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模拟所得残余应力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该焊接模型的准确性;横向拉应力和纵向压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焊缝处,纵向拉应力与横向压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热影响区与母材交界处,但随着焊道高度的变化,残余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不变;上层焊道热载荷对下层焊道的残余应力分布具有较大影响,固态相变效应不仅影响残余应力分布,还会使板件在焊接时产生较大的角变形.

    P92钢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SYSWELD固态相变

    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对铸态镍铝青铜空蚀行为的影响

    张弘扬廉影李阳马鹏辉...
    28-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铸态镍铝青铜抗空蚀性能,采用水下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观察并测试了加工前后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对比讨论了铸态和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后镍铝青铜在蒸馏水和人工海水中的空蚀行为,分析了微观组织与空蚀机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后,镍铝青铜组织细化,各相分布均匀,加工区中心平均显微硬度约为 400 HV,是铸态样品的 2 倍.在 2 种介质空蚀试验中,水下搅拌摩擦加工镍铝青铜累计空蚀质量损失均较低,空蚀 18h后SFSP态NAB在蒸馏水和人工海水中的质量损失分别是 2.55 mg和 4.85 mg,约为铸态NAB质量损失的 50%和 44%,具有更好的抗空蚀性能.晶粒细化和小尺寸晶粒κ相弥散强化是提高铸态镍铝青铜的抗空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水下搅拌摩擦加工技术铸态镍铝青铜空蚀行为抗空蚀性能

    摩擦驱动焊接小车牵引力和通过性分析

    张建军黄继强薛龙李茂勇...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焊接小车对变曲率半径工件适应性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改进焊接小车的驱动系统,建立了焊接小车在斜坡工况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焊接小车运动过程中的牵引力变化规律,为焊接小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焊接小车在外圆曲面和内圆曲面工况下的通过性,并计算出了 2 种特殊工况下特定结构和尺寸的焊接小车可以通过的最小曲率半径.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设计出了一款基于摩擦传动的焊接小车,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焊接小车在变曲率半径轨道上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可以为焊接小车的设计提供技术保障.

    焊接小车摩擦驱动通过性牵引力变曲率半径

    能量控制方式对不锈钢与钽激光焊接头裂纹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宋凡孟祥毅李思贝许博...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电推进系统阴极组件中不锈钢与钽的高质量连接需求,对两者进行了激光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焊常用的偏移量范围内,接头截面为熔钎焊成形模式,焊缝由固溶体和共晶组织构成.若光束大部辐照钽,或光束不偏钽但功率较高,钽母材的熔化量增多,其熔入焊缝会生成明显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层,层间和层内各处难以避免出现裂纹,因此最佳的能量模式为,激光光束中心不向钽偏移,同时在保证焊透壁厚的熔深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激光功率,以及相应配套减小焊接速度.界面层是多种化合物大体分层分布的结构,厚层接头的纵向裂纹多诞生于结合力最差的化合物分层面,测试结果证明最薄弱的分层面是μ(FeTa)和ε(Fe2Ta)之间,薄层接头的裂纹多萌生于化合物层和共晶组织之间,但扩展方向各有不同.

    不锈钢激光焊热输入裂纹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低温性能影响因素综述

    郭旭超张学刚焦帅杰王猛...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低温系统向 77K以下应用发展,低温工程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焊缝金属的低温强度、低温冲击韧性及抗氢脆性成为低温工况安全运行的关键性能.因此,该文详细阐述低温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强度、冲击韧性的影响及不同温度导致的两种氢脆行为,并深入介绍了铁素体相、马氏体相变、氮含量对焊缝金属低温强度的提升作用及这些因素与析出相、夹杂物对低温冲击韧性进一步降低作用,然后着重论述了奥氏体相的高稳定性对焊缝金属抗氢脆性的积极作用及铁素体相的不利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焊缝金属的性能同时受多种因素地共同作用,因此对于相同因素对不同性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低温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的使用安全性.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强度低温冲击韧性抗氢脆性

    390 MPa级船用高强钢激光-MAG复合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王树森邹德敏肖红军曹洋...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 8mm厚 390 MPa级船用高强钢进行了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焊缝形状和组织特征,分析了焊接接头硬度分布、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激光-MAG复合焊接焊缝呈"酒杯"状,热影响区宽度较小.焊接速度为0.8 m/min时,焊缝区组织主要为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焊接速度达到 1.2 m/min以上时,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比例显著减小,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比例增加.焊接接头硬度均高于母材,没有明显软化区.激光-MAG复合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随着焊接速度增大,焊缝区-40℃和-60℃冲击吸收能量显著增加.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船用高强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304不锈钢水下局部干法TIG点焊工艺

    郑传栋王岩刘刚周国丰...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上堆芯板定位销的水下原位修复,文中开展了 304 不锈钢水下局部干法TIG焊接工艺研究,并分析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定位销模拟件水下焊接获得的焊点成形较好,无显著氧化及表面缺陷存在.随着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增加,焊点截面尺寸亦显著增加,导致焊点压缩承载力逐渐增大.焊点焊缝区由γ-奥氏体和少量δ-铁素体组成,而热影响区由于热循环作用导致晶粒显著粗化.基于焊接效率和焊点力学性能,2 号焊接工艺参数能够实现对定位销模拟件的优质连接,对于水下焊接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局部干法焊接304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