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行政处罚修复功能的理论证成与规范构建

    陈幸欢杨秀芹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环境行政处罚的理论及实践均注重其惩戒功能,而忽视了与恢复生态环境相对应的修复功能。同时,宏观层面行政处罚的修复导向不明确,微观层面行政处罚的具体修复规则缺失,导致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功能得不到彰显。在理论上,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功能与惩戒功能并行不悖,其应然功能格局为前置修复功能,并将惩戒功能作为修复功能实现的基础和保障。鉴于此,应按照"宏观—微观"的思路,实现修复功能的规范构建。宏观层面,明确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导向,将修复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的首要责任承担方式。微观层面,将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修复的目标;遵循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理性选择修复方式;从主体、标准和监督三个方面规范修复成果的验收;建立以修复效果为核心的分级激励机制。

    环境行政处罚修复功能惩戒功能生态环境修复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和完善

    许梦迪钟黄蓉张健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是规范生态环境执法的行政自我约束手段。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执法标准、落实普法责任制、提升守法意识和能力等多元价值。考察我国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的实践现状,尚存在规制效果不足、指导作用不强、检索不便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对此,可以从关注反面案例、加强案例说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库、开展案例研讨和评选等方面着力,保障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的良性运行。

    案例指导制度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研究

    车璐璐何军王夏晖戴超...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一些地方仍存在重视不够、机制不全、技术不适用、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十四五"相关规划中期评估研究,结合典型县(市、区)调研,综合评估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展,研判现实问题,总结经验做法,提出对策建议,即高位推动工作落实,提升项目入库质量,规范项目过程管理,科学选取技术模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保障设施稳定运行,以期为新时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农村生活污水适度处理资源利用经验启示对策建议

    跨界河流联合河长制形成机理与治理逻辑——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界水体联合治理为例

    姚清毛春梅丰智超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长制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环境治理机制且成效显著。然而,其以属地管理为组织运作逻辑,在跨域河湖治理中面临困境。本文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界水体联合治理为例,探讨了跨界河流联合河长制的形成机理与治理逻辑。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的整体性治理需求与碎片化执政之间构成一对张力,河长制难以应对跨行政区的利益纠纷、权力分割和组织跨域等治理难题,加之跨界河湖治理的多重复杂性以及跨界水危机频发等因素,不断推动跨界联合河长制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分析得出跨界联合河长制治理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突破固有的区域空间限制,通过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方式密切主体之间的互动;构建统一的区域身份,依托共同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等手段加深彼此之间的认同;推动区域整合和职能统一,建立多元共治的复杂网络,实现跨界河湖水污染治理力量的协调与整合,促进跨域河流一体化长期治理和制度创新。

    跨界联合河长制新区域主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跨域合作府际合作

    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逻辑动因、现实困境及纾解路径

    王琪毛杨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取代传统海洋生态环境决策与执行管理主义范式的新的治理模式,也是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本文在对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逻辑动因进行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压力型体制下价值目标失衡、结构惯性下主体参与失衡、资源垄断下利益分配失衡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数字治理赋能的纾解路径。数字治理作为一种兼具包容性、吸纳性、共享性的治理工具和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纾解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价值兼容、结构优化、成果均衡分配,从而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数字治理

    "无废工厂"理论机制研究及对策建议

    徐长玲刘尊文曹磊于永淼...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无废工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地提出了"无废工厂"的概念、内涵,界定了建设行业和建设边界范围,从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角度研究了"无废工厂"建设内容,总结分析了"无废工厂"建设面临的挑战,并从政策、市场和技术等维度提出了开展"无废工厂"建设的工作建议。

    "无废工厂"理论机制建设路径减污降碳固体废物管理

    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

    周汉德
    60-61页

    音乐教学与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策略

    常晓虹
    62-63页

    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析《物联网与生态环境》

    刘丽萍丁铎
    64-65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哲学思考——析《生态文明与生态哲学》

    宋晓敏李瑞雯
    66-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