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森林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

    刘桂环文一惠华妍妍刘国波...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和"碳库",蕴含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森林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实践场景,可有效推动"四库"多重价值实现。本文梳理了森林生态产品相关概念,从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个方面梳理森林生态产品体系及其价值构成,阐明"四库"理念指导下的森林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从深化基础研究、加强统计管理、强化要素保障、推进试点示范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森林"四库"理念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生态系统

    面向"双碳"目标的"无废城市"建设挑战与对策

    赵锐王璐璐熊欣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废城市"建设是我国针对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提出的新型城市发展管理理念,也是实现降碳减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无废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试点区域面向"双碳"目标的典型举措,梳理"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困难与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面向"双碳"目标的"无废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无废城市""双碳"目标固体废物减污降碳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无废城市"建设路径探究——以湖南省为例

    罗锦程杨弋黄春林聂红英...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既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概述了湖南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进展,指出了突出问题,并从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顶层设计、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等方面,提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湖南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要点,以期为促进湖南省更高水平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

    "无废城市"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再生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贾昕宇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是处理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司法实践在适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生态环境行为修复与金钱修复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直接修复与替代性修复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与赔偿责任的关系问题均制约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落实。因此,有必要对以上问题进行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对其背后的立法原因和社会原因进行剖析,以期明确这三对关系,为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司法适用提供指引。

    生态环境修复直接修复间接修复行为修复金钱修复赔偿责任

    深化永定河流域协同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建议

    调研组李海林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廊道,具有关键的经济、社会、生态和防洪安全功能。本文系统梳理了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与面临的现实瓶颈,总结提出加强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顶层设计,科学推进河湖缓冲带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完善全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管理与配置机制,加快构建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估、保障体系,探索建立跨省(区、市)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5项对策建议,为深化流域协同保护与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京津冀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协同保护绿色发展

    光伏能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审视与完善路径

    刘晓豹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能源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光伏能源开发中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光伏能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了审视,指出其存在光伏能源开发立法缺失、光伏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健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并从"软硬法"互补、促进与限制并重、央地立法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光伏能源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光伏立法

    关于完善污染源自行监测弄虚作假遏制制度的探究

    潘庆陈远航孙媛文小明...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污单位和第三方监测机构如在污染源监测中弄虚作假,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由于监测弄虚作假具有技术性、隐蔽性和低成本性,而且排污单位和监测机构容易形成合谋,现有制度尚不能有效遏制污染源自行监测弄虚作假现象。为此,本文建议完善各层级立法规定,加快《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立法进程,压缩排污单位"逃避监管、推脱责任"的空间并使其承担主要责任,强化自动监测设备运维等主体的从业监管,理顺监测执法体制并夯实监督执法主体查处违法案件的能力。

    污染源自行监测弄虚作假排污单位监管

    基于全口径数据治理的污染源数据智慧应用

    李红卫周欣李童李泽浩...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污染源智慧管控需求开展污染源数据治理是探索污染源数据智慧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普遍面临污染源本底数据不全面、污染源信息不完善、污染源数据共享流通不畅以及灵活时空和关联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数据治理与数据应用工作开展相对割裂,污染源数据应用能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为此,本文提出一套支撑污染源全口径数据治理与智慧应用实践的方法论,将数据汇聚、数据融通和数据应用串联起来,进一步深挖污染源数据资源应用价值,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实践。面对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形势,污染源数据治理和智慧应用还需要从形成数据高效管理合力、规范污染源数据、明确有关部门权责、保障数据可动态流转及更新4个方面进行完善。

    污染源全口径数据治理智慧应用

    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进展与展望——基于生态文明视角

    崔奇和夏冰耿润哲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进程中,探索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解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收入差距等问题更具有紧迫性和特殊性。本文采用政策评估和计量分析方法,围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等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剖析,从完善美丽西部建设政策保障体系、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并拓宽人民增收路径、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扩大对外开放并加强国际宣传4个方面,就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生态安全高质量发展美丽西部

    行政法视域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研究

    周龙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等部分组成,其中心在于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文章基于行政法视角,探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行政法框架内的定位和作用,并从建立联动机制、协同监督和执法方面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传统行政管制协同合作的路径。

    行政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补足行政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