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气候治理的韧性转型与展望

    王江许婷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气候刚性管理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中有局限性.将韧性理念应用于气候治理,引领气候刚性管理向气候韧性治理过渡,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而推动中国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路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治理理念,气候韧性治理体系可解构为主体结构韧性、治理过程韧性和制度体系韧性.重塑主体结构韧性以搭建主体多元、横纵交织的气候治理主体结构为要;优化治理过程韧性旨在根据减缓与适应并重原则,促进降碳、增汇并改善突发气候事件应急能力;增强制度体系韧性的路径是通过立法理念的更新和立法技术的提升,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法体系.

    气候变化气候治理治理体系刚性管理韧性治理

    中国式环境治理五十年:从单一主体负向激励走向多元共治激励相容

    王斯一吕连宏孙启宏李海生...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本文系统梳理了 1972-2022年中国式环境治理的历程和治理激励工具的历史演进.中国式环境治理从开启探索逐渐建立健全,由政府一元控制发展为多元共治,由负向激励为主转变为正负激励并重,创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共治激励相容模式.但在实践中,推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激励相容模式有效运转仍存在不足.据此,本文从坚持多措并举激励,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担当;正负激励"两手抓",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强化正向激励,积极引导和推动公众参与三个维度提出环境治理多元激励的政策建议.

    中国式环境治理激励机制多元共治激励相容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与国际经验借鉴

    刘頔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历史性的工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深入的过程中,绿色税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经历了起步、完善、成熟3个阶段,目前已形成"三个层面、四类优惠、五大环节"的绿色税制框架.然而,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绿色税收体系仍存在税种覆盖面有限、税率设计不合理、税收优惠手段单一、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为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思路,本文梳理了我国绿色税制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构成,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绿色税收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完善绿色税收体系的政策建议.

    绿色税收税收体系生态环保环境保护税

    委托代理视角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路径选择

    吴爽李哲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委托代理视角下探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可行路径,对于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实现所有者权益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建议借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从私法路径与公法路径协同的视角出发,独立定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工作,构建以私法路径为主、公法路径为补充的"公私协同、私法为主"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救济路径,厘清职责履行部门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磋商制度.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所有者权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文明制度向治理效能转化的理论阐述与实践路径

    杨桦胡春立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优势是中国独特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持续发展、不断强大的根本原因.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经不断完善,这从理论与现实双重层面为制度优势的转化提供了基本要求和根本动力.因此,为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必须在国际治理新格局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任务新要求下,不断稳步提升向治理效能的转化能力.在具体实践中,一要以大技术观引领绿色技术系统发展,二要以完善的适配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三要以深入的国际合作机制增强制度创新力.

    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治理效能现代化中国方案

    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之衔接探讨

    徐金海邢捷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制度属性上看,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均是以公权力部门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履职性行为,也是我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囿于具体规则、标准、程序等不尽完善,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存在并行、交叉甚至冲突等情形,由此便产生了"两诉".应在诉权与顺位等框架性建构内容衔接外,更多谋求如何建立衔接关系,如何有效开展线索、磋商衔接,如何发挥检察监督作用等实践性问题的解决.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

    湖北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王玥宋蕾宋琪妍张萌...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湖北省一直致力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包括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医疗废物综合治理,并逐渐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和法规制度建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湖北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污染防治现状依然严峻,仍存在管控力度不足、执法办案难度大、收集体系尚不健全、处置能力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本文建议继续优化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措施,加强执法协同联动,加强小微产废企业收运管理,科学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有序发展.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收集模式

    美丽海湾建设的"盐城样板"经验及启示

    吉颖晨何彬斌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川东港和东台条子泥为样板,剖析了美丽海湾建设思路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做法,梳理总结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并重、建立立法保护长效机制、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引导公众参与和推广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与经济协同发展、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结合等六大核心经验,并提出统筹保护修复、完善长效机制、注重科研与公众参与、深挖地方优势等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市开展美丽海湾创建提供理论指导与路径参考.

    美丽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盐城生态旅游文化传承

    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域外借鉴及发展探索

    魏薪郦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公益诉讼蕴含着对环境破坏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的双重属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和人民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期待由事后救济转向源头预防,这对环境公益诉讼的事前预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我国预防性公益诉讼的立法、司法方面进行分析,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对域外国家预防性公益诉讼经验的总结,提出构建符合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裁判理念、完善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法律法规、构建与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相匹配的司法程序的建议.

    预防环境公益诉讼环境风险公益诉讼

    《民法典》视域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法理分析

    葛月邻
    88-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