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海上溢油应急演练的海洋环境应急经验探索

    王振国张云程魏熙君张磊...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联合演练,特别是模拟已发生的真实的溢油应急事件,可以进一步磨合政企各单位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倒逼石油企业查找问题不足、梳理环节漏洞,提升区域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检验溢油应急预案体系及应急队伍建设成效.本文结合海上溢油污染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实践,总结出海上溢油污染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即一个责任、两个报告、三个第一、四个确定、五个环节.通过运用该经验,可努力做到"以速度换时间,以空间换时间",有效降低海洋环境风险.

    海上溢油应急演练风险防范突发事件

    流域海域局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发展

    王乙震孟宪智张世禄张俊...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履行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七大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流域海域局")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状,以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为例,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探讨了下一步在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上应着重做好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旨在更好地促进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更好地支撑服务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

    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孔凡青解鑫陈矜辛赵燕楚...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被誉为"华北明珠".基于"三水"统筹的理念,本文构建了涵盖水环境、水生生物和物理生境的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分析评价方法和权重.评价结果显示:白洋淀2022年度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3.6,水生态环境等级为良好.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白洋淀在水环境、水生生物和物理生境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物理生境综合评价

    新形势下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的对策建议

    郭建峰许维张辉王星...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河入海排污口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加强和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以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为例,分析了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面临的监管困境,并提出了细化激励问责机制、倒逼地方深入开展溯源整治工作,建立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强化入河排污口台账更新和监管的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入河排污口监管排查整治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研究

    王洪翠高薇张鹏宇郭玉玲...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天津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选择天津近岸海域的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等7项水质监测指标,通过PCA法对这些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出影响水质的3个主要成分,并分析了主成分与水质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机氮是天津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入海河流总氮作为主要陆源污染物,其排放量的控制对改善海域水质至关重要.污染物浓度分布在空间上呈现近岸浓度高、远海浓度低,北部海域浓度高、南部海域浓度低的特点,高浓度区域主要集中在河流入海口附近;在时间上呈现各季节水质情况波动较大的特点,总体而言春季水质最好,秋季水质最差,夏季水质受汛期影响最显著、波动最大.本研究可为天津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近岸海域主成分分析渤海湾水质污染

    基于污染因子的地表水环境分区及时间序列演变趋势分析——以海河流域为例

    段茂庆王乙震张世禄张俊...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机理,海河流域不同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性.本文以2020-2022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与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将流域地表水分为5个区.基于海河流域地表水2016-2023年逐月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分区内主要污染因子特征值及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掌握了各分区内主要污染因子变化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不仅对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分区管理和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地区的环境分区管理提供了思路.

    海河流域地表水水环境污染因子分区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视角下的海洋倾废管理研究

    张辉胡振石瑞强李彦卿...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倾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海洋倾废工作的具体实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生态环境部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作为海洋倾废的监管部门,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涉及倾废的章节进行了解读,结合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海洋倾废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下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确保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对海洋倾废的审批、监管、行政处罚全方位履职,以期实现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海洋倾废海洋环境保护法倾倒区生态环境保护

    渤海溢油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刘保占李彦卿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海洋航运业快速发展,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增加,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以渤海溢油事故为例,分析了溢油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系不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溢油恢复重建机制尚未建立3方面,提出了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加强溢油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溢油应急信息化建设、推动溢油应急市场化进程4方面的应急管理建议,以期为渤海乃至全国的海洋溢油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渤海溢油事故应急管理船舶石油平台

    气候适应立法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张媛媛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通过国家立法提升气候适应行动的优先性已众议佥同,但对于气候适应当以何种路径纳入国家立法,有不同的实践选择与理论争议.文中阐述了实质立法、分散立法和程序立法3种气候适应立法路径的理论基础,并在立法评估框架下分析了气候适应的立法需求与立法难度.3种立法路径的分歧源于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不确定性与气候适应影响交叉性导致的法律挑战的认识不同.实质立法路径强调构建完整的气候适应法域,但立法难度大,制度衔接难;分散立法路径倡导修订现有法律,但可能受制于交叉决策桎梏.本文认为,程序性框架立法是我国气候适应立法的最佳选择,可以在现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气候适应程序框架法,规定总体性的立法原则、组织机构等规则,留足空间供具体立法填补,兼顾规范的完整性和灵活性.文中对我国的气候适应立法建构提出建议:第一,应在"气候变化法"内明确气候适应的法律地位;第二,应在气候适应框架体系内规定气候适应原则、组织体系、责任分配和配套制度;第三,应以分散立法作为补充与过渡,加强我国法律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气候变化适应立法路径稳定性理论分散立法框架法

    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多元主体共治制度体系思考

    杨开华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治理存在治理体系不科学、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森林草原火灾治理现状,针对问题短板,从完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生态安全森林草原火灾多元主体共治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