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白云

双月刊

1000-8942

hjgctg@163.com

010-82227638;82227678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环境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和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共同主办的综合性环保技术刊物.读者对象是从事环境保护科研、设计、生产、教学的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技术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

    杨慎华张璐晶彭永臻庞洪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氨氧化是污水处理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脱氮工艺,其中生物膜是富集厌氧氨氧化菌的有效手段.但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形成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长达数月甚至更长周期,阻碍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强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形成并富集厌氧氨氧化菌的系列方法,重点探讨了载体类型的选择、载体表面预处理方法、生物质固定技术、反应器类型、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和竞争性强化等措施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形成及菌种富集的影响.在厘清强化策略的基础上,阐述了各方法的优劣性和潜在的应用场景,同时展望了未来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技术的研究方向,可为厌氧氨氧化工艺的优化与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形成载体预处理固定化技术

    白酒包装洗瓶废水的再生利用及风险管控分析

    张倬玮巫寅虎周菊容李梦阳...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白酒包装洗瓶废水的安全高效再生利用,分析了废水水质特征,识别出不同再生利用途径的风险类型和主要风险因子,提出了管控措施建议.结果表明,洗瓶废水污染水平较低,污染物浓度略高于相应水质标准,悬浮物(SS)、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是主要风险因子,其引发的再生利用主要风险包括食品安全危害、由微生物生长导致的健康风险危害、磨损、堵塞和损坏设备等方面.不同再生利用途径的保护对象不同、关注的特征污染物不同,是导致风险差异的主要原因.去除悬浮物是洗瓶废水再生利用风险管控必要措施,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控制细菌数是不同途径的风险管控要点.洗瓶废水宜用于农业利用,其次用于工业冷却、洗涤及生产、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和洗瓶工艺.结合泸州案例提出了洗瓶废水再生利用策略和管控措施.未来应着眼于洗瓶废水再生利用风险全过程控制,拓宽废水再生利用途径,并将其融于城市水生态循环梯级利用模式中.研究的相关信息可为洗瓶废水的安全再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白酒包装洗瓶废水再生利用风险管控

    复合生物膜载体提高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性能研究

    孔领锐李心珏郑茹张阔...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作为一种自养生物脱氮技术使污水的低碳处理成为了可能.然而,维持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和保留厌氧氨氧菌的生物量仍然是PN/A工艺运行成功的主要挑战.采用层状硅酸盐矿物结合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生物膜载体,强化厌氧氨氧化菌的持留与PN/A工艺的脱氮效果,考察载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吸附性能以及复合载体对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生物膜载体的反应器的最高氮去除速率达131.4 mg/(L·d),显著高于仅有无纺布载体的对照组[97.2 mg/(L·d)].表面热力学分析和扩展DLVO理论的研究表明,层状硅酸盐矿物与微生物群落形成了强烈相互吸引力,其表面丰富的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静电引力与离子交换作用来增强菌群的吸附能力.研究制备的复合生物膜载体为PN/A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污水生物脱氮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复合载体层状硅酸盐矿物

    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的生态化过程

    谢琤琤许柯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再生和循环利用是开发非常规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污水的再生和利用率均较低,再生过程中能耗、药耗较高,绿色循环系统尚未形成.为此,从资源、环境、生态及安全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污水再生的生态方法,提出了再生水生态处理和生态化处理的关系和内涵;分析了再生水生态储存的方式和要点,提出了再生水资源化储存的水质条件和环境影响;讨论了水生态系统及敏感生物群落对再生水排放的生态响应和生态风险,提出了污染物共暴露风险阻断的主要路径;阐释了再生水作为城市地表水体生态需水补给的关键控制因素,提出了再生水与水体生态融合、促进水体生态恢复的实践策略.

    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生态处理生态储存生态风险生态恢复

    城市人工湖营养盐与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池善庆林财强吴礼贵邹小明...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福州市晋安湖不同点位的上覆水及沉积物中营养盐和抗生素开展了一年监测,重点解析了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引起的时空分布差异,对其引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湖体上覆水总氮浓度全年维持在较高水平(1.88~4.96 mg/L),而总磷在夏季表现出较高的浓度水平(0.15~0.55 mg/L),湖体在夏季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TLI值介于59.92~66.34).湖体沉积物总氮含量为30.0~1780.0 mg/kg,总磷含量为81.4~2585.0 mg/kg,显示为中度或重度的富营养化污染.上覆水、沉积物中检测到5种抗生素(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磺胺多辛、磺胺林、土霉素)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49~13.03 ng/L、0.23~4.80 ng/g,抗生素的浓度及生态风险在冬季高于其他季节.针对城市人工湖可能同时存在的富营养化风险和生态风险,需要考虑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选择更为有效的技术对关键点位存在的复合污染进行针对性治理.

    人工湖上覆水沉积物营养盐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价

    膜生物反应器研究新进展与应用

    李社锋张家琛冯巍陈培...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能够将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具有处理效率高、适用性强和应用前景好等显著优势.简要介绍了 MBR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类型,分析了有机负荷、污泥浓度、预处理、曝气强度以及温度等主要因素对MBR性能的影响.凭借易组装和高度模块化的特点,MBR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废水、农村分散废水、工业废水、海水淡化以及内容物回收等领域.通过典型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发现现阶段MBR工艺主要用于大型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污水深度处理以及小型污水厂对分散污水的回收.介绍了 MBR技术在膜材料开发、工艺优化、新式MBR、微生物、耦合工艺以及对新型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 MBR工艺的研究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解决膜污染和降低能耗是MBR工艺优化的重点研究方向.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水资源回收工程案例

    氯及氯胺消毒方式下管壁生物膜生长特性和群落功能研究

    张心悦孔赟施卫红黄咏洲...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物膜环状反应器,模拟培养氯消毒和氯胺消毒体系下的管壁生物膜,从生长特性、群落结构和功能丰度等方面探究管壁生物膜特性,研究不同消毒方式(氯和氯胺)胁迫下生物膜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氯相比,氯胺消毒下生物膜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更高,且活菌占比更大,表明在相同浓度水平下,氯比氯胺更能抑制管壁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细胞活性.氯胺消毒下生物膜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氯消毒,2种消毒方式下的生物膜群落结构和功能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氯消毒下,γ-变形菌纲(平均相对丰度63.8%)占据主要优势,Nevskia属(32.9%)和嗜甲基菌属(20.4%)为优势菌属;氯胺消毒下,α-变形菌纲(53.8%)为最优势菌纲,慢生根瘤菌属(10.4%)为优势菌属.与氯胺相比,氯消毒下生物膜的新陈代谢功能丰度更具优势,尤其是在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类代谢关乎有机物利用的功能方面,分别增加36%、41%和48%,为供水管网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和以生物膜为前体物的副产物生成控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管壁生物膜氯消毒氯胺消毒群落结构功能丰度

    脉冲电场破乳耦合活化过硫酸盐工艺处理乳化油废水

    胡筱敏姜舒淇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化油废水普遍具有有机污染物质浓度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特征.利用脉冲电场,实现油水分离,并结合脉冲电场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SO4-·,对破乳后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结果表明:脉冲电场破乳试验中,当电源电压为18 V,溶液pH=2,电源频率为800 Hz,占空比为50%,极板间距为2.5 cm,反应时间为50 min时破乳效果最好,对于初始COD浓度为78340 mg/L的乳化油废水,COD的去除率高达98.03%;脉冲电场活化PMS处理破乳后废水试验中,当ρ(PMS),ρ(COD)=3,溶液pH=2,电源电压为15 V,频率为3000 Hz,占空比(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为70%,极板间距为2.5 cm,反应时间为2 h时,乳化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率最高达60.8%;且相同条件下,脉冲电源+PMS处理体系较直流电源+PMS处理体系降解率高出6.4百分点.

    乳化油废水破乳过硫酸盐电活化SO4-·

    酒糟厌氧发酵-气化耦合制备燃气环境影响评价

    张笑颜王智李志宇李健...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发酵-气化耦合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质燃气化技术,具备显著的能源转化优势.为准确评估厌氧发酵程度对该耦合系统环境效益的影响,利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通过Gabi软件对所建立的不同厌氧发酵时间下酒糟厌氧发酵-气化耦合制备燃气模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厌氧发酵-气化梯度耦合反应系统基于能量流产生的环境正面影响可抵消基于物质流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从而使系统获得正面的综合环境效益.厌氧发酵时间为8 d时系统环境影响结果最优,其环境影响潜值为-2.02×10-9.对厌氧发酵-气化耦合系统的耦合程度进行控制,可在优化系统能量收益的同时产生最有利的环境影响,从而为耦合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酒糟厌氧发酵-气化耦合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

    钢铁工业除尘系统智能诊断技术与工程应用

    王冠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更加关键的作用.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战略要求,以推动各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除尘系统作为钢铁行业环保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依然较低.该项目根据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结合信息化网络平台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了环境除尘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刮板输灰系统自动化视觉检测技术、智能脉冲阀喷吹控制和漏袋诊断定位系统、风机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电气室智能巡检诊断技术等技术开发,并在宝钢湛江钢铁进行了工程应用.该技术提高了设备维检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人力成本,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进一步实现环境除尘系统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企业环保专业化运营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除尘系统智能化智能诊断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