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科研部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科研部

钟阳春

双月刊

hjhyxb@sina.com

0535-6635441,6635480

264001

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88号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学术工作和对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主要为军内外高校师生、部队科技人员、科技院所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差异矩阵的光谱复原方法

    孙玮琢何培栋
    485-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透镜成像技术基于计算成像技术发展而来.利用单片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代替传统复杂的光学系统,利用后端的算法处理替代前端的光学处理,不仅简化了光学系统复杂度,而且能够获得满足需求的图像.目前,国内外对于单透镜成像技术在成像光谱领域中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基于单透镜成像技术的图谱信息获取研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文章针对单透镜成像光谱仪的混叠图谱数据,提出了1种基于差异矩阵的光谱复原方法.当只考虑光谱信息时,只需对轴上数据进行采集,再根据获取的不同位置处不同波长的强度信息,计算得到差异系数,构建差异矩阵,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即可实现光谱的复原.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利用SCC及SMSE进行质量评价,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单透镜成像成像光谱仪光谱复原差异矩阵

    基于TR-PIV的俯仰翼型流动结构实验

    陈吉风张传鸿彭傲雪史志伟...
    492-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翼型俯仰过程中流动结构演化复杂,呈现为多种类型涡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时变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ime 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R-PIV),对雷诺数Re=3.0×105,减缩频率k=0.03条件下,俯仰翼型近壁面流动结构的时空演化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上仰和下俯阶段的相同攻角下,下俯阶段的分离点位置更靠近前缘,剪切层不稳定性强于上仰阶段,这种差异与前缘壁面法向速度相对于来流的速度有关;下俯阶段,流场中观察到了沿着吸力面向后缘发展的逆时针旋转二次涡,二次涡促进了顺时针旋转的展向涡脱落,并与展向涡融合,使流场发生剧烈变化;上仰阶段,观察到前缘涡(Leading-edge Vortex,LEV)和剪切层涡(Shear Layer Vortex,SLV)2种不同类型的涡结构,两者在空间位置、结构形态、输运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也存在联系,剪切层涡促进了前缘涡的发展,前缘涡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大尺度的动态失速涡(Dynamic Stall Vortex,DSV),动态失速涡的发展也受剪切层涡的影响.

    俯仰翼型二次涡剪切层涡前缘涡动态失速涡

    航空涡扇发动机偏流板前扩稳控制技术

    刘亚君彭云龙邢洋杨怀丰...
    501-506,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航空涡扇发动机舰面偏流板前起飞时的气动稳定性,提出利用压气机进口温度和总增压比2种方法识别发动机进口温升,进而调节压气机可调叶片角度,以提高舰面起飞时发动机稳定裕度.此外,为改善偏流板前进气畸变环境,提出在主机状态不变前提下直接减小加力供油量,以降低发动机出口排气温度,实现发动机舰面起飞前主动扩稳,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措施有效可行,可为舰载战斗机发动机舰面起飞扩稳控制提供参考.

    偏流板发动机稳定性压气机可调叶片角度温度畸变

    基于模糊控制的惰化反应器温度控制

    郭晨阳付子祺胡万俊柴婷...
    507-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抑制飞机耗氧型燃油惰化系统整体式反应器内飞温现象的发生,为提升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利用Modelica语言对整体式反应器建立双温度模型,开展动态仿真,并设计了逆流式冷却措施.根据反应器温度特性,制定了相对应的控制策略,建立模糊控制器,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模糊控制器在逆流式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工作特性,以及冷却管道排布对反应通道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对逆流式反应器温度控制稳定性较好,有效抑制了反应器尾部的飞温现象;相比无温控管道,单侧和双侧存在温控管道时,单根反应通道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提升了1倍和10倍,添加温度控制后,反应器整体燃油蒸气转化率从10%提升至99%.隶属函数方差σ2对控制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方差σ2越大,控制精度越低,响应速度越快,要根据不同进口状态选取合适的σ2,以获得最佳控制性能.

    模糊控制惰化系统燃油系统惰化反应器温度控制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前插1页